却说张安辞别左丰,李儒,与亲随史阿五骑入得城门,走马洛阳街。
时街面有行人,纷纷驻足观望,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公名誉帝都,不枉征战劳苦。”史阿此刻也沾了光芒,心中喜悦。
“本是臣子责,报以平常态。”
“是,将军。”
张安扬鞭至一老叟身前:“老丈,近街可有好酒?”
“将军一路前行,街头便有陈酿。”老叟是帝都人,达官显贵见过不少,应答如流,不带怯意。
“多谢!”张安甩缰直奔酒家,身后多叹将军风流,大汉天骄。
时至午后,帝都某宅院前聚集了如云的青衫客,个个目色着急,似乎在等某人到来。
“德祖,你是否听错了时日?”
此间为首者乃一少年,姓杨名修,太中大夫杨彪之子,数年前他与张仲定有一面之缘,那时张仲定只不过是一个有军功的商旅小户,今日已变成了众人敬仰的巍峨大山。
“就是今日,先生性格散漫,我等多等片刻吧。”杨修前年入的太学,天资聪颖加之父亲显官,半年光景便做了太学生的领袖,立志效仿郭有道,只可惜未得陈太傅。
“终于要来了啊!”一位太学生望向宅府门匾上硕大的“张”字,此番心情难与人诉说。
“德祖,你见过张公,他相貌如何?”
杨修仰头回忆了片刻:“酒不离手,目如海阔,声色微沉,喜笑,也爱听故事。”
“饮酒论已出到第九篇,木秀于林之天命说让人唏嘘,你家父亲为何不助先生,许两年为期,并州大定矣。”太学生喜高谈阔论,多数未经世事,不知各中险恶,如那未落墨的竹书。
杨修面上发烫,怨父亲不敢仗义执言。
“饮酒杂论,才情之硕,震慑古今。吾最喜七篇中的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七篇佳句应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先生求的是有志同道,只可惜满朝无人应和,还不如一宦官。”
“八篇山水志也是独绝,试问天下谁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尔等说的都是老篇了,先生自并州归朝也有佳作,可分予诸位一观。”杨修消息最为灵通,又好收集张安的酒后文章,故有了显能的资本。
“德祖快快读来,消磨这无趣时光。”太学生一众围在杨修身旁,少年得意,颇为享受此中目光。
“汝等听好喽!中平五年,余朝京师……”
文章如一画卷,走出一个神仙人物,众人轻叹陷落于画中,久久不能自拔。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该是何等的女子啊!世间岂有之?”
“诸位,文章已读完,若各位要抄录,明日请至府上。”杨修小心翼翼的收回竹简,儿郎梦女常有之事,但他梦中女子从未有如此清晰之面容。即便是有,也不见得有人会形容的如此纯粹真实。
“彩!”
“佩服之至。”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