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 章父子兄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经过反复较量,阿保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于916年正式称帝,国号契丹。这个国号,后来被他二儿子改成辽,又被他孙子的儿子改回契丹,最后被萧峰的安答耶律洪基又改回大辽。

    现在,皇位是阿保机家的了,而且不用选,确立了皇长子继承制。只不过,皇长子继承制的第一个破坏者,就是阿保机自己(破坏制度是很容易上瘾地,手里有权,会手痒。渐渐觉得制度是给别人定的,不是给自己定的)。

    阿保机有个超级厉害的老婆,叫述律平,想当年,诸弟之乱时,述律平在大后方,被偷袭,阿保机的弟弟们抢走了旗鼓,就是唐太宗给他们的那个旗鼓,是部落长的象征,述律平带领人马,把旗鼓又抢回来了。然后,诸弟之乱之后,是八部落的部落长们的反对,述律平出主意,宴请部落长,放现在,任何一个听过评书的中国人都知道鸿门宴,可是部落民天真朴实,高高兴兴赴约实实在在地喝个烂醉,然后被一个一个切下人头。

    群龙无首的八部落,就这样被一个愚蠢的阴谋给平定了。事实证明敢想敢干敢于创新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我们这里是说,述律平是一个多么有份量的老婆,述律平不喜欢长子耶律倍。一个人不喜欢另一个原因很复杂。

    史书记载,耶律倍是一个精通汉辽文化,并在艺术有很高修养的人。而且这个人很喜欢汉人的政治制度,提倡以儒家思想治天下。史书说述律平守旧重牧轻农,金戈铁马,带领部落民众在草原上厮杀的一个女子,恐怕对儒家那一套很难感冒,就算她感冒,看看宋朝女人的小脚,大约也就呕了。

    再者述律平的重牧轻农的想法不是她一个的,而是契丹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一种思想从萌芽到推广有一个过程,汉文化最终取代了契民风,但述律平的作法,在当时,未见是错的。第一,时机未成熟时,耶律倍不是众望所归者。第二,在契丹未得到幽云十六州时,以放牧为主的契丹,谈重农那是扯淡,没有农业,对牧民讲君子远疱厨那是整人。不过,史家一直批评述律平的这种选择,原因,无非是文章都是文化人写的,重文轻武,正常表现。另外,长子继承制,是封建礼教里很重要的组成部份,述律平以契丹民族的民主选举制取代了他们的长子继承制,自然让文化人们觉得不爽,可是俺这个粗人,觉得挺爽。

    最后一点,纯是个人推测,一个人的爱好,决定于一个人的性格,耶律倍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很少喜好交际的,耶律倍画的马在绘画史上占一席之地,一个喜欢静静数小时面对纸墨画马的人,心思专一,反应可能就会迟钝一点,你可想而知,他好静,不好亲近,再严重点,可能有点孤僻。这个人,还喜欢音乐,通音律,懂医药,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耶律倍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但是,一个人再聪明,他的时间是有限的,他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我们已经看到。

    他的时间,绝大多数都不是用在与人相处上,一个独处时间过长,交际沟通会越退化,没有天才,勤奋决定一切,不爱同人交往,就会在处理人事关系上变成傻瓜。而做为管理者,主要的工作,是人的工作。耶律倍善长做某些事,但不是善长做人管人。而艺术家性格的人,有一个至命弱点,情绪不够稳定,敏感的系统不稳定,这是定律。做为国家管理者,稳定的情绪,对国家对臣民是非常重要的,感情用事绝对是至命的。其酸溜溜之性情,从他的诗中可以知道:“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他写完这首诗,投奔与后唐而去。

    然后,再看耶律德光这小子,他是一个好战份子不假,但这也许只是契丹风气使然。他不放耶德倍回到封地东丹国,又将东丹国民内迁,让耶律倍十分不满,这是耶律倍出走的□□,但是,内迁东丹国民,是耶律倍手下重臣的主意,让人叹气,你用的都是些啥人啊。

    耶律倍远走后唐之后,其实是成了后唐的人质,如果他弟弟是个坏人的话,借刀杀人其不快哉,然而耶律德光是一个契丹派野人,所以,他象他父亲一样,不但没对耶德倍下手,而且从那以后与后唐修好,再没攻击过后唐,怕人把他哥哥宰掉吧。后唐皇帝算是拣了块宝贝。(契丹国的皇子们一般都能活到寿终正寝,只有那种萧峰的结义兄弟耶律洪基误杀了自己的儿子,这位太子的冤死,让契丹臣民十分震动,竟致大失民心民望。可见野人们的礼教驯化还不够,如果向他们自幼灌舒三纲五常,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君君臣臣,自然会让他们失去自已思考的能力,也就不会产生任何不满了。)

    不但如此,耶律德光还把他哥哥的儿子养在身边,十分重用,当成心腹。天啊,想想赵光义,想想他哥哥的两个儿子与老婆,真让觉得,儒家那一套仁孝悌友出了啥问题?仁者爱人也,体现在哪儿啊?是不是因为国人太缺少这玩意,所以才大声提倡的?又或者,爱是不能说出口的,如果天天念叼着我要爱人我要爱人,最后会疯掉变成咬人的疯狗?还是,读书越多越反动?或者,五千文化太让人长见识了。

    而耶律倍,离家之后,也不再赌气,据说他常常派人送信给自己的家人,也就是他弟弟与他娘。后来唐明宗死后,皇位被他的养子夺走,耶律倍居然为唐明宗的嫡子抱不平(寄人篱下,仍思大路不平有人铲,以报答明宗知遇之情,此等人物,虽注定不是个好皇帝,却是个好朋友。遥想耶律倍小朋友,不太通世事,可是一派艺术家气质,念旧情,遇到不平站出来直言,可爱到不行,呜呼,让人豪情顿生。)而耶律德光得到这个消息,一方面他愿意为他哥哥做点事,一方面,他喜欢唐的土地,于是与石敬塘合作,灭了晚唐,很可惜,晚唐的末帝死时,想到了耶律倍,既然你是人质,没起到人质的作用,绑匪当然要撕票,耶律倍被人用锤子打死,叹息,不管他是压根没想到自己的安危,还是视死如归,都为之一叹。(据说耶律倍小子,外表平和,内里暴燥,经常暴打虐杀奴隶,还会吸宫女的血,辽史记载,说是性刻急好杀,而且是针对婢妾的(嗯,好象是有不太正常的性癖好,他有那样的娘,他变成一个仇恨女人的虐待狂似乎有其必然性)嗯,但是缺点是缺点,优点是优点,耶律倍是一个艺术家是一个变态是一个讲义气的朋友是一个不通世事的笨蛋。再叹一句,辽史虽然简单象工作日志,可是每个人如何如何从实道来,不象某些史料,如文学创作一般,细到记载伟人小时候的俏皮话,却将人定性,好人雪雪白,坏人墨墨黑。)

    这一役,耶律德光得到幽云十六州。

    也有人说,耶律倍的儿子,是在这时候被带回国,但是,我在辽史上,没找到相应记载。

    总而言之,可爱的野人德光先生,养着他哥哥的儿子,同时封自己弟弟为兵马大元帅与皇位继承人,当然一部份原因是他母亲的压力。述律平女士太辣了,当年,她丈夫刚死,有人反对她,或者反对她立德光先生时,她继续运用她那初级却狠辣的智慧萌芽问曰:“你想念先帝吗?”啥人敢说不想啊?她接着说:“真想的话,你就去陪伴先帝吧。”咔嚓一刀。契丹人都惊呆了,居然可以这样子做?可是野人们竟然想不到应对之法,后来述律平的初级智慧终于在汉人面前踢到板砖了,她居然笨到去问一个汉人降将赵思温:“你想念先帝吗?”该汉人即使没读过啥史书,也听过评书啊,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装在肚子里,这点小伎俩也敢在汉人面前显弄?刘思温很快乐地回答:“想啊。”述律平想让赵思温也去见先帝,刘思温却不肯去,她大怒:“先帝对你那么好,你为啥不去?”刘思温对曰:“先帝最亲近的人是谁啊,就是太后您啊,您不去,我哪敢先去啊?”

    述律平受到这种反击,明显超出她智慧能解决的范围,但是不要紧,野人没有她智慧,智慧人没她狠,她回答道:“我早就想去陪先帝,可是孩子小国家危难,我不能去。”她儿子二三十岁了,这话可真是够无耻的,可是不要紧,述律平还有震撼性表演,她当场拔刀,把自己手砍下来了,血溅当场,她说:“我不能去陪先帝,这只手代替我为先帝殉葬。”还有哪位想说话?你要是也敢把手砍下来,就可以开口了。盖当时契丹还有殉葬的说法,所以述律平在当时是很有风险的,如果大臣觉得,你这家伙让我们去见先帝,却不肯为先帝殉葬,她是很危险的。但是,她血溅当场的这一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