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山那晚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突然间剪了无数的剪纸,之后又梦见自己瞬息之间把这些剪纸贴满了陈墩镇每家每户的门窗,火红一片,神助一般。阮山做这梦自己也觉得有点幼稚可笑。阮山人称“剪纸阮”,其实他并不是从小就喜欢剪纸的,只是自从做了陈墩镇中学校的门卫后,才跟他母亲学的,为的是打发日复一日漫漫的长夜。
阮山的父亲当校长之前是南下部队的文化教员。陈墩镇上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还能叙说当年阮山的母亲初到陈墩镇时的情景。大辫子,穿着碎花土布的棉袄,挎着个小布兜,羞羞地跟在阮校长的几步之后,一对大鞋,在老街矮闼门后一双双惊异的目光对视下,踩着陈墩镇老街的石板街,从轮船码头穿过老镇走进中学校的大门。中学校是文昌寺改的,大院子是教室,小院子是教师员工宿舍。阮山的母亲来了之后,给小院子里的每个窗户都剪了窗花贴了,红红的,一片喜气。可如今,阮山的母亲早已步履蹒跚。
阮山做上陈墩镇中学传达室的门卫,这已经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身患绝症到了弥留时刻的阮校长,躺在病床上,眼中一片无奈与茫然。那年,阮山的父亲还没有到该离休的年龄。
阮山顶替父亲,做了学校的门卫。那时的阮山,下身畸形,完全是个重残人。阮山致残,其实是在六六年的秋天。两帮血性的年轻人,拿了家伙集结。一帮护着自己的校长,为的是要护学校里原有的石碑、泥塑、钟鼓等寺庙里存下来的物件,另一帮则要砸碎那些寺庙里迷信的器物。最后的结局便是阮山为了护着父亲被人从山墙上推了下来,摔下山墙的阮山伤的是脊椎,且伤得很重,自那之后便只能坐轮椅了。
阮山做门卫是本心的,学校里的钟,是原先寺庙里的钟,镇上每每听到钟声的人都感到很惊奇,那钟铿然轰响,久久回荡,远不像一个重残人的所为。钟声是快活的,像阮山的心情。确实,每回敲钟时,阮山心里总在想,只有钟声才能到达校园里甚至镇上他不能到达的每个角角落落。
门卫阮山后来被人叫作“剪纸阮”,这其实已经是后来的事了。这些年当中,跟阮山一起做门卫的,还有阮山的母亲,母子俩的,互相照应着。阮山的母亲一手剪纸的绝技,也就在这些年当中,渐渐地传给了阮山。原先只是闲了消遣,却不料这阮山也是个聪明人,这剪纸技艺到他手里,便翻了好多的花样。渐渐的,剪刀翻飞之间,那纸中的人、兽、云、花、草,虚虚实实,乍看乍觉得好看。
阮山剪纸,开始只为学校里老师、学生家里办喜事、逢年过节时剪,剪些喜字呀、寿桃呀、祥云呀、松鹤呀,送他们。后来有学生考取大学,阮山便剪些鸿雁呀、高山远水呀,送他们。再后来,镇上文化站的干部要觅些民间艺术品送出去参赛,让阮山剪了一些。阮山花心思剪了几张大的剪纸,依次把陈墩镇的诸景诸物剪了上去,实的是各式的老房子老桥,虚的是镇中间弯弯曲曲的小河,配上些人物,倒像是幅全新的清明上河图,结果一送出去便被人家专家看好了,专家说他剪法稔熟,意境也好,结果在省里得了个金奖。这时,镇上、学校里便有人把阮山叫做“剪纸阮”,这可能照“泥人张”的叫法。
做那奇怪梦的那天正是阮山六十岁的生日。过了生日,阮山便自己开始感觉到浑身不自在了。开学前一天,学校的人事助理罗老师拎了些慰问品,走进了阮山的老传达室,看母子俩默默地剪着纸,坐了一会,未说一句话,放下慰问品走了。
罗老师走后,阮山跟母亲说,几十年了,学校多好,真的舍不得呀。
一直到开学的那天早上,早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看着眼前的校园惊呆了。细瞧,窗户上、门上,贴了好多的剪纸,校园里的矮树上、过道上、草坪上,铺着好多展开的剪纸,剪纸的图纸各种各样,有喜庆的,有吉祥的,有勉志的,一片火红,像是神助一般。
罗老师回过神来,急急去旧传达室,只见那小屋除了公家的物件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外,“剪纸阮”母子已人去屋空。
其实,看着阮山母子一直把学校当着家一般,罗老师几次都开不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