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给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父母。他们对孩子有合理的、适度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同时,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与孩子的沟通流畅,充满温情。他们采用的是“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都很出色,有很强的自信心,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情绪乐观,积极,学习勤奋,成绩良好。

    专制型父母高要求、低反应。对孩子的行为高标准、严要求,但对孩子的需求和关爱却很少考虑,孩子没有与父母协商的权利。这样的父母就像暴君,他们的孩子,虽然在学校有较好的表现,但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

    溺爱型父母低要求,高反应。对孩子的行为没有什么要求和标准,也很少限制他们的行为,而对孩子却有求必应,充满了关爱和期待。他们的孩子,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控能力特别差,对父母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和无尽的要求,而在任务面前则缺乏恒心和毅力,显得任性、冲动、幼稚,这种情况在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忽视型父母低要求、低反应,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和标准,也不关心孩子的需要,他们只是提供简单的衣食物品。这样的教养方式,可能是因为巨大的生存压力,或者家庭关系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孩子生活态度消极,学习成绩差,自控能力弱。还有研究表明,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有较高的犯罪倾向。

    4.3 实验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个性能力等心理方面的发展

    从鲍姆令德的实验研究中,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个性能力等心理方面的发展,其中四种教养方式中,权威型父母的教养方式最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4.4 教育策略:给孩子积极的教养方式

    从实验中,我们得知,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个性能力等心理方面的发展,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首先父母先要评定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家长们可以按照四种类型教养方式的特点评定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是什么样的,自己是哪一类型的父母。

    然后以孩子的性格为标准,看看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给孩子造成了影响。如果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就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让自己的教养方式更积极一点。

    我们知道,高要求、高反应的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最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做一个权威型父母,对孩子高要求、高反应。

    5. 过于舒适的环境不利于成长发展

    心理观察:座椅实验

    5.1 该不该让孩子吃苦?

    由于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而且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现在很多的父母都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吃苦,总是想办法将一切好的东西捧到孩子面前。这种状况在年老的长辈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因此有很多的家长都很担心,孩子从小就养尊处优,没吃过苦,以后在社会上能面对挫折吗?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老一辈的辛辛苦苦的奋斗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吃苦,能够有一个无忧的成长环境吗?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都在思索,究竟该不该让孩子吃苦?

    在古时候的中国有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的环境里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这个观点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学者提出来的,不过国外的心理学家们也展开了类似的研究,即环境的舒适度对人的影响的研究。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相关的研究,找寻一下我们想要的答案。

    5.2 心理实验:木椅和软椅

    这一类的研究大多数是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就通过不同舒适度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来验证了这么一个道理。

    这位心理学家选一个班的学生作为被试,并随机把被试分成成绩相等的两个组。然后让其中一组学生坐在舒适的沙发椅上学习,另外一组坐在很不舒服的木椅子上学习。

    学习过后,对两组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评定。通过测试的结果,实验者发现:坐在木椅子学习的学生比坐沙发椅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要高出许多。可见坐在木椅子上学习比坐在沙发椅子上学习的学习效果要好。

    这为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学生坐在木椅子的事后,因为不舒服会不断地调整坐姿。从表面上来看,这好像是学生无法安神,让他们好动,但实质上学生们却因为不断调整坐姿,进行适当的活动给自己的脑部供应了更多的血液和营养。相对而言,坐沙发椅的学生,由于椅子舒适,所以一直一动不动,这样的状态致使他们身体血液循环相对减慢,脑部得到的血液和营养也相对减少,因此学习效果就相对差了一些。

    5.3 实验结论:过于舒适的环境不利于孩子学习、成长

    教育学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结论。

    结论:过于舒适的环境不利于孩子学习、成长。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个实验的说服力度不够,虽然其结果是经过严格的心理和生理的测试。

    5.4 教育策略:适当的让孩子坐坐“木椅子”

    虽然有人说这个实验的结果力度不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知道:当环境过于舒适的时候,人们就会懒于思考,懒于挖掘自己的潜力。

    所以作为家长,还是不要给孩子提供过于舒适的环境,适当的让孩子吃吃苦,坐坐“木椅子”。

    当然,这不是说让孩子们体验一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苦,只不过是让心疼孩子的家长在教养孩子的时候适当的保留一点,给孩子提供的环境不要过于舒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的提供一把“木椅子”,让孩子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不要因为过于舒适而懒于动弹。

    6. 是什么毁掉了孩子的积极性

    心理观察:内外因实验

    6.1 不合作的孩子

    有一次去朋友家,走的时候,朋友说顺便和我出去一趟。便对着在房间里玩游戏的5岁的儿子说:“谁来帮我收拾桌子,回来我给带好吃的东西。”她儿子在房间回答:“带什么?”朋友说:“巧克力。”满以为儿子会帮忙收拾桌子的朋友听到了失望的答案,他儿子说:“不干,吃腻了。”

    结果最后朋友以一盒小可爱的冰淇淋换得她儿子帮忙打扫桌子。我问朋友,如果她儿子连冰淇淋也吃腻了呢,这该怎么办。朋友说:“还能怎么办,换一种呗。”我有点好笑,心想,如果他不稀罕零食了呢,你满足不了他了呢,你又该怎么办?

    其实我朋友拿来哄孩子的招数在很多家长身上都可以见到,但是很少人会意识到我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如果某一天你所提出的物质奖励再也满足不了你的孩子,你该用什么办法是你的孩子如你所期望的完成一些必须的任务,怎样让你的孩子继续配合你?

    6.2 心理实验:绘画与奖励

    其实家长们给孩子的这种物质奖励,是孩子行为的一种外在诱因,但是驱动个体行为的动力不只是有外在诱因,还有一种内在动机。而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部驱动力引起的动机,如对某件事情的兴趣。

    心理学家把动机分为这两种,并展开了对这两种动机对行为的影响的差异性的研究。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对于个体的行为,究竟哪一种动机更好?

    实验选取的被试是一些会绘画的孩子,他们被实验者随机分成了两组。其中,实验者对第一组许诺“画得好就给奖赏”,对第二组则只是告知“我很想看看你们的画”。

    实验时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绘画。绘画结束后,第一组的孩子们得到了实验者的奖品;第二组的孩子们则只是得到了实验者们称赞的话。

    实验进行3个星期后,实验者发现第一组的孩子大多都不情愿主动去绘画,绘画的兴趣明显降低;第二组的孩子们却一如既往的很有兴趣地积极绘画。

    6.3 实验结论:外在诱因会对个体的内在驱动力产生负面影响

    从实验的结果,实验者得出结论。

    结论一:外在诱因引起的行为的强度、持久性都不如内在驱动力引起的行为。

    结论二:外在诱因的存在还会对个体的内在驱动力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下降。

    实验的结果引起了很多教育学家和家长的警示,让人们认识到了外在诱因的不良影响。

    这个实验结束后,很多的科学家又在不同兴趣组里进行,实验的结果都与这个实验一样。这充分的说明了外在诱因对行为以及行为的内部驱动力的不良影响。

    6.4 教育策略:正确对待行为的内外驱动力

    从心理学家反复的实验证明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教育孩子的启示:

    (1)物质奖励要谨慎。

    物质奖励是外在诱因的一种,如果在个体行为后给的物质奖励过多,就会对孩子行为的内部诱因产生很大的损害。如果有一天,孩子对行为所给的物质奖励没有了兴趣或者是不再满意,那么这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所以,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时要谨慎。

    但是很多家长都缺少这个意识,想要孩子干某件事情的时候,直接就以物质进行诱惑。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简单实用,所以一直用这个方法使孩子配合。

    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当你们总是用物质进行利诱的时候,孩子的内部动机就会被外部诱因给抹杀,从而使孩子的行为积极性被抹杀。比如说当你用1千块钱让孩子在班里那个第一名的时候,孩子会渐渐的认为自己只是为了你的钱而努力学习,而会忘了自己是因为喜欢在学习上体验的成就感而学习。这样,就相当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变得只与你的钱挂钩,当他有一天不再对你的钱感兴趣的时候,也就是他丧失学习兴趣的时候。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物质奖励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避免让它影响到孩子行为的积极性。

    (2)培养孩子的内部驱动力。

    内部驱动力是一种持久的行为驱动力,能够有效保持孩子行为的积极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行为的内部驱动力,多给予孩子精神奖励,有利于维持培养的成果,加深影响。比如说以拥抱、亲孩子来奖励孩子。

    内部驱动力有对事情的兴趣,自己的内部需要等。兴趣很好理解,而内部需要的话,就比如说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说,孩子喜欢做模型,是因为它能够在成功做完一个后,体验到成就感,体验到自我实现感。家长可以据此,适当的培养孩子对某一件事情的兴趣,引导孩子在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培养孩子的内部驱动力,让孩子形成内部动机。

    7. 对于孩子来说,变化即不安

    心理观察:孤儿养育实验

    7.1 变化,对于孩子来说好吗?

    一些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由于自己本身有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就把孩子寄托给孩子的祖父、祖母辈养育。等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再把孩子接回家里来过几天。

    很多时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都很乐意帮助照看孩子,因为孩子会给他们相对空闲、孤独的晚年带来很多的欢乐。而孩子的父母也觉得这样做自己比较轻松。

    但是这样经常变化的养育环境与养育者,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影响呢?估计人们很少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不过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当婴儿的抚养者不断变化的时候,容易使婴儿产生不安的情绪,变得暴躁,反常。这个实验结论来源于20世纪美国几所大学共同研究的实验结果。

    7.2 心理实验:会“变化”的母亲

    实验是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参与研究的有康奈尔、明尼苏达州和东部伊利诺斯州等大学的研究机构。最初,实验的设想是想要通过养育婴儿来研究最新的“育儿理论”。

    实验的被试是一群孤儿,被试都是研究机构从附近收养孤儿的福利院“借”来的,一共有上百名。

    实验的内容也很简单,实验者请了一些女大学生做实验的帮忙完成实验。请来的女大学生的数量是8-12名(各大学研究机构里所用的数量有细微的差别),实验者安排给她们的任务是:轮流照看研究人员从福利院“借”来的孤儿被试。

    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被8-12名女学生轮流照看的婴儿的反应与变化。

    结果发现,这些婴儿因为“母亲”的脸不断变化而变得不安和恐慌,实验者认为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母亲看成了会不断变化的“变形怪物”。

    这种抚养者不停转换的实验一共进行了两年,两年后,被照顾的孤儿被送往收养家庭。从此,孤儿们开始由一个不再会发生变化的母亲照顾。结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孩子们非常不适应由一个不再变化的母亲来照看自己,他们总是哭泣、容易暴怒、行为举止也变得反常。

    7.3 实验结论:不断变化的母亲的脸会给婴儿带来不安与恐慌

    从这里,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不断变化的母亲的脸会给正在成长的婴儿带来不安与恐慌,不利于婴儿的健康生长。

    即抚养者的不断变换,会给婴儿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负面的影响升值会影响到儿童以后对正常生活的适应,及儿童的心理与行为。

    这个实验的影响颇大,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实验很不人道,因为它人为的使数百名孤儿的心理变得不健康,给这些孤儿们留下了心理隐患。因此,当伊利诺斯州儿童福利院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开始阻止实验的继续进行,但是法院并未批准。直到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们才承认自己的研究是错误的。

    7.4 教育策略: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

    虽然实验中改变的是“妈妈”,并没有提到环境的相应改变,但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依然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就算家长们有自己的工作,也不要将自己的孩子寄养于不断变换的环境中,相对安稳的环境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不过生活中,有些家长因为都有各自的工作,忙不过来,因此在孩子出生后经常没有时间照料。亲戚多的家长中就会有一部分把自己的孩子不停地寄养在不同的亲戚中。

    但是这种抚养者不断变换的抚养方法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给孩子带来不安和恐慌,也容易使孩子在安定下来的时候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就算再忙,也不要把孩子寄养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中,不断地更换孩子的抚养者,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