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数量有限,四千六百支斯潘塞连珠枪步枪版只配给了四个团,第一师的洋一团、克字团,第二师的洋二团、先字团,每团两营。
这样的安排,其他四个团当然心有不甘,但关卓凡对待斯潘塞连珠枪分配的原则是不洒胡椒面,实战中必须能够在敌人一个有限的区块上倾注足够的火力密度,以期迅速撕开一个突破口,然后由此而彼,冲击其余,形成连锁反应。
经过反复讨论分析,认为集中两个营的斯潘塞连珠枪火力应该就能达致这种火力密度,同时其他单发步枪部队跟进配合,形成火力梯级效应,最终迫使敌军完全崩溃。
五千支斯潘塞连珠、四千支后装单发撞针,叠加在一起,犹如一记重拳,砸在南军右翼的肋间,南军一口气吸不上来,就像一只野兽,被一刀捅进腰腹,猛地跃起,扭头想噬咬暗算它的人,但力不从心,半空中跌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
南军右翼终于支持不住,开始后撤。轩军并不追赶,而是折而向东,从侧面攻击南军中路。
南军的中路兵力远较右翼雄厚,但右翼仓促撤退,中路的侧背暴露给了轩军,一时间手忙脚乱,对托马斯的攻击迅速减弱。
混乱的情报不断传来,这支新加入战场的北军人数似乎不多,但不对——这个数字的兵力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火力密度的!
于是轩军第一、二梯队的兵力,从一万涨到二万、三万……最后南军判断,北军至少投入了五万援军。
每一支和这支北军接战的部队都很快败退下来。南军一片混乱。
当轩军第三梯队赶到投入战斗后。南军彻底懵了。
终于南军中路也撑不不住了。士兵们纷纷擅自脱离战线,军官们压制不住,成规模的溃退开始了。
中路败像毕露,左翼独力难支,也开始动摇。
这种情况下,南军统帅部认为无法再维持持续攻击的态势,为免遭成不可收拾的后果,下令:全面和北军脱离接触。
轩军第四梯队赶到时。发现已无仗可打了。
阵地上,松江军团和十四军会师了,欢呼声响彻云霄。
轩军的战力超过了关卓凡最乐观的估计,这个时候如果追击,是可能扩大战果的,但轩军孤军深入,过于危险,而托马斯军已经暂时失去战斗能力,必须撤回充分休整,无法为轩军提供掩护侧翼之类的帮助。
另外。天色向晚,这个时代。夜间基本是打不了什么仗的。
关卓凡想:好吧,我就等一等,反正,这支部队总是要在整个美国南部横卷而过的。
在图林等近卫军官的护卫下,关卓凡来到奇克莫加河畔。
这是一条浅而宽阔的溪流,无数的旗帜、军械被丢弃在沿河两岸。草丛中、河滩上,几乎走一步就能踢到一具尸体。有的尸体被淤泥半埋着,一只手伸向空中,手指不是软软地垂耷拉下来,而是保持着一个痉挛的张开的姿势,好像要抓住什么东西。
河面上还有许多的尸体载沉载浮,河水已经变红了。
关卓凡抬起头来,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混合着硝烟和血腥的气息。
天边残阳如血。
关卓凡找到了托马斯。
托马斯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抽烟。和那位传令兵差不多,他的军装和军靴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是什么颜色了。脸孔被熏染得黢黑,但眼睛依然明亮有神。
看见关卓凡,托马斯的目光生出异样的神采,他拄着一支步枪颤颤地站了起来,咧开嘴,露出一口看起来白森森的牙齿,远远地向关卓凡伸出手来。
关卓凡快走几步,紧紧握住了托马斯的手。
从这一刻起,乔治.亨利.托马斯便成为关逸轩一辈子的生死莫逆之交。
收拾完战场,趁着夜色,十四军在前,轩军在后,北军开始缓缓撤向查塔努加。
事后证明,南军确实调来了援兵,而且是全力增援。邦联西线大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