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朱棣早就知道他们会想出这么个办法来,所以,早就有应对的说辞了。
“诸位爱卿多虑了,大都里本来就有皇宫,朕在那里住了多年,繁华之程度,不下于应天的宫殿。而且,朕刚刚坐上龙椅,就征发百姓,大修宫殿,这种劳民伤财的行动,朕是不会去做的。”朱棣望着下面的人,似乎已经看透了他们的心思一样,继续说道:“朕意已决,五日之后,就是黄道吉日,在五日之后,朕要将大明朝的首都,迁到大都去!大都,改名为北京,应天,改名为南京,南京作为留都,以备朕的南巡!北京会早就保留好了鞑子时的那些官员的府邸,各位到了北京之后,绝对不会露宿街头的。”
北京,南京!这些话从朱棣的嘴里说出来,下面的人心中此时已经完全清楚,这次火烧奉天殿,只是一个借口,皇上,是有意要迁都!
皇上年纪还小,居然就这么多的心机,他在大都住惯了,想要再回去,就得让己方这些人,拖着一家老小,也都住到大都去…
“皇上,那钱粮之事,关系重大,还请皇上三思啊!”别的方法不管用了,只有这一个救命稻草了,礼部尚书朱升,哭得鼻涕都出来了:“现在在应天,随时都有江南的稻米,到了北方,运输不便,恐怕,北京搬去数月,百姓就得饿肚子啊!”
朱升也不想搬,他已经非常老了,这一路颠簸,到了北京,恐怕骨头都散架了。
“朱大人无须多虑,想当年,鞑子的时候,大都繁华也有上百万人口,也没有见那些人饿肚子啊!”陈风说道:“现在,漕运依旧便利,而且,借助着我们水运的发达,可以从海上运输粮食,这些,都不是问题。”
“但是,到了冬季,运河会冰封,而渤海也会冰冻,那个时候,又靠什么来解决钱粮运输问题?”朱升问道:“要是在那几个月里,只靠那些商人们的话,粮食的价格,会变得很高。”
任何一个朝代,商人都是不受欢迎的,他们不从事劳动,靠着买卖来赚钱,这让很多自命清高的读书人都看不起。
但是,在大明朝,由于有陈王爷的关系,商人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了,这也引起了这些酸臭的文人们的不满,而现在,朱升就是在代表文人们,变相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态度了。
听到了朱升的话,陈风笑了笑:“朱大人,这件事,就不用劳烦您费心了,我们还会补充陆地上的运输。”
“陆地运输,耗费会很大啊。”朱升说道。
“不会,因为,我们采用的是全新的工具。”陈风说道:“这件事情,正在筹划之中,再过一两年,大家想要从北京回南京,只需要七日的时间,而且,还不用颠簸。”
不想在北京住了,想要回来探亲,也就七日的时间,陈风这话一出,众人更加惊讶,那究竟是什么?
陈王爷,绝对没有说过谎话,既然这么说,那就一定能办到,不过,究竟是什么,却让他们开始好奇了。
“我们将使用蒸汽机车。”陈风说道:“现在,蒸汽机车在扬州和泰州之间,已经来回开始试用了,我们即将铺设从北京到扬州的铁路,以后,只需要在黄河和长江换乘船只,其余的路线,全部坐蒸汽机车就可以了。”
蒸汽机车!陈风这次回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蒸汽机车开始试用的消息。
在扬州和泰州之间,蒸汽机车终于开始使用了,这两天,陈风跑到扬州去,就是去亲自坐这蒸汽机车了。当看到那铁制的火车,在铁轨上开始行走的时候,陈风就是莫名的激动。
有了蒸汽机车,就相当于有了大动脉,从大都到南方,铺上一条铁路,这样,南北货物的运输,人员的往来,就会方便很多!
可惜,由于这个时代,建造桥梁是件很复杂的事情,能够承受住火车行驶时的震动的跨越长江和黄河的大桥,是不可能建造成功的。
虽然历史上,也有过跨越长江的大桥,不过,要么是铁索桥,要么是使用船只搭起的浮桥,而火车的桥梁,需要比它们坚固多了。
所以,只能在这些天堑之处,改为用船渡过,只能在这两段之中,使用火车。
即使如此,这也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了,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会是天文数字。这样的工程,只可能在陈风的手里完成。
因为,这个项目,是陈风提出来的,同时,也获得了朱棣的完全支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