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0第四十九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回来了?”

    李浩成迎上去,接过钟然手里的包。跟在黄杏身后的少年,则是挽着一个菜篮子,常年来玩若梅也认识,他就是李浩辰的二堂兄李浩午。

    “都说了建军不是外人,你们还一大早出去买这么多东西。老大家的,快别忙活了。浩午把东西放下,坐下歇歇。”

    这么多年下来,大伯母黄杏的态度,依然是表面亲热内里疏离。若梅一家没办法,只能客客气气的对待着。一边是老友儿子,一边是长子媳妇,李老爷子也没办法。看两边相安无事,他也乐得装作不知道。

    “浩申留在黄家了?”

    黄杏点点头,“我大哥早年出过国,英文比较流利,我想让他帮浩申补补外语。”

    若梅竖起耳朵,听着黄家的事。突然她听到李老爷子说出个熟悉的名字,“兴智这两年确实不错,浩申既然对这方面感兴趣,多学点也好。”

    李老爷子话中有点失落,若梅却是理解的。这几年逢年过节,他们总会来李家拜年,也能从中瞧出来一些端倪。李家长孙对参军一点都没兴趣,毕竟中国人的传统放在那,长子嫡孙是要继承家族衣钵的。但放在李家,儿子辈中李明方进了体系内工作,反倒是李明举去了部队。眼看半截身子入土了,长成的孙子却要同长子当年一样,选择另外一条路。

    这些不是若梅该管的,她只是咂摸着“黄兴智”这三个字,前世它可是常出现在电视里。作为外交部的负责人,他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

    前世李家倒了,黄家却如此风光,按照姻亲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上一层楼的黄家究竟做了什么?

    ……

    因为李老爷子的盛情挽留,若梅一家在李家吃了顿午饭。回到四合院时已经是接近傍晚了,夕阳的余晖下,枯藤老树昏鸦,这片四合院区透出一股宁静悠远的味道,细细咂摸又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姥姥,我们回来了!”

    咿咿呀呀的京剧声传来,中间偶尔传来“兹啦兹啦”的杂音,正房前的银杏树下,姥姥穿着一身花布衫坐在摇椅上,旁边摆着一台老式的收音机。见一家人回来,她拿起收音机,刚想收起天线关上,里面传来一阵声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北京时间下午五点整,下面播放一条新闻。”

    起初大家没太注意,姥姥站起身子,看了看有些昏暗的天空,“都回来了,也该做饭了。”

    “京城周边某县城的福乐面粉厂,非法雇佣童工……”

    林建军上前一步,接过收音机,里面主持人不带任何情绪字正腔圆的播报传出,“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以慈善起家的福乐面粉厂,竟雇佣附近乡镇的未成年人做工。我国《劳动法》第94条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

    伟大领袖□曾经说过,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在你们身上。领袖言犹在耳,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对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认真调查福乐面粉厂之事,还未成年人一个自由的生活空间,不要让他们的成长蒙上机器的阴影。”

    广播播过去,林建军却久久没有动作。

    “爸爸,”

    若梅把收音机拿过来,收好放在桌子上,“爸爸先坐下喝口茶,哥哥你把自行车放好。”

    海峰跑过去,把两辆大金鹿推到车棚。林建军终于回过神来,眉头凝成了“川”字。崔荷也有些疑惑,厂子里的事她也大体知道,再说闺女也嘱咐过用工一定要小心,厂里不可能出现未成年人啊。

    “爸爸,我有种直觉,这事是刘明珠做的。咱们厂子里的情况,四里八乡的都知道,随便打听一下也不可能出现这种失真的报道。而且广播电台,正好是刘明珠主管的部门。”

    “这!”

    林建军捏起了拳头,若梅抓住他的胳膊,“新闻已经播出去了,爸爸现在还是快点回去,了解下情况吧。”

    姥姥也走过来,“对啊建军,你先回去跟立华商量下。车到山前必有路,再说咱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总会有法子的。”

    林建军只是一时气血上涌,有人劝着,加上秋风一吹,他头脑也就清醒了。

    “娘,妞妞和海峰就拜托你了。孩子妈,咱们先回去看看怎么回事。”

    说完他拉起崔荷,转身朝外面走去。

    “爸爸妈妈等等。”

    若梅进屋拿了件衣服,“这会儿太阳下山天也凉起来,多穿点衣服。我觉得吧,咱们家的面粉质量摆在那,没有掺假也没毒,大家不会轻易因为这些不实报道的而不用的。爸爸妈妈,你们也别太担心了。”

    送走了父母,若梅起身回到院子满脸愁容。低头走着面前一片阴影,抬头一看竟然是姥姥。

    “姥姥。”

    “妞妞,今天练古筝了没?”

    若梅下意识地摇摇头,一大早就出门了,她哪有功夫练这个。

    “学习古筝,天分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持之以恒。去吧,现在是四点钟,练完了也该吃饭了。”

    看着姥姥分外严肃的表情,若梅转身进了房间。坐在绣墩上,看窗前银杏树落下一片叶子,独特的形状像极了翩跹的蝴蝶。翻开琴谱,一曲《梁祝》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初时还有些磕磕绊绊,但后来竟是越来越顺畅。

    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她忘记了时间,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等到一曲奏完,她的心已经完全静了下来。

    现在她可以冷静的来看待整件事了,事情多半是出自刘明珠之手。想起那日冯耀了如指掌的眼神,他都能猜到,那刘明珠和刘家老爷子定也会想到。虽然情书是爸爸写的,他们找不到破绽。但对这些久居高位的人来说,单单有疑问就足够他们出手了。

    若梅有些后悔,这次的事是她莽撞了。虽然收获了一个清静的学习环境,也出了一口前世的恶气,可她却为全家带来了危机。虽然现在家里积累的财富,足够他们一家生活一辈子。但面粉厂是爸爸妈妈的事业,如果就这样倒了,那他们肯定会很失望。

    不过她心里也有大概数,就如她刚才对父母说的那样,粮油米面这种基本生活物资靠的是质量,它不像其余高附加值产品一般,大多数卖的是品牌。

    现在的麻烦,主要来自政府这边。既然刘明珠敢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那她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而且刘家的势力在那,现在甚至还要加上一个吴家,县里肯定会有反应的。

    果然不出所料,等吃完晚饭,若梅接到了家里的电话。

    “妞妞,咱家的面粉厂被勒令停产整顿了。”

    若梅有心理准备,但事到临头她还是很难过,“爸爸,都是我不好。”

    “妞妞你听爸爸说,这次不关你的事。那个童工是邻村的一个孩子,你应该也认识,就是跟着爷爷奶奶过活的大柱。面粉厂的人看他可怜,就让他留在这跟着食堂吃饭。大柱这孩子也实诚,去年不上学后就在家帮他爷爷种地。忙完地里的事,就常过来搭把手,师傅也每天多给他打两份饭。今早大柱过来帮忙装车,正好被人给瞧见了。”

    若梅挂了电话,回到房间里脑子快速转着。他们家没什么仇家,这些年厂里也一直做慈善,而且该送礼也送礼,跟县里领导关系不错。因为这么点事就闹开,那除了刘明珠肯定没其它人了。想起五年前因为一次文艺汇演,刘明珠就压着厂里广告骗爸爸跑了好几个月,若梅百分之百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事的确不大,虽然放在二十年后那肯定是大事。但现在农村失学孩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爸爸厂里还算好的,不会招收童工,但村里其它工厂早就偷偷用上了。而且大柱这种情况,实在不算是用工啊。现在最棘手的,就是刘明珠和刘家。

    官大一级压死人,即使苦主有天大的冤情,当官的也只能听上峰的命令。刘家势力虽然主要在广电这一块,但市级的还是能压住县级的。

    怎么办怎能办,若梅拿着钢笔在纸上罗列着。办法倒是有,但不到危机关头,她真的不想再麻烦李爷爷一家了,这些年他们家欠李家的不少了。

    现在,只能这样了。想起爸爸早上的那句话,刘柳,你妈妈敢毁了我们一家,那我就先彻底毁了你!你要战,那便战!

    跑到正房,若梅拨下了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报社那个叔叔的报道还算数么?”

    “算啊,妞妞说这个做什么?”

    “京城名媛早恋被开除这件事,比我们家厂子雇佣一个童工,更要吸引人的眼球吧。只是,江叔叔还会帮忙么?”

    那边愣了几秒钟,林建军的声音明显提高了,“就这么办,这点妞妞放心,逢年过节你不是见过江叔叔么?妞妞先挂了吧,爸爸给他打个电话。”

    “好的,爸爸加油!”

    若梅挂掉电话,跑回自己房间。既然第一步已经出来了,那后面的事她大概也心中有数了。这次的事很麻烦,但是处理好了,她们家的生意也许可以更上

    作者有话要说:我国的《劳动法》,是95年开始实施的。但俺写的是平行世界,哈哈这不算bug!</P><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