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够了解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其实就是现代围棋制度的一个缺陷所在。因为按照现代规则,哪怕一位棋手连续输给李小强100盘,到了101盘的时候,他依然会和李小强分先对弈。。。因此举办这个升降赛的意义,其实就想丈量一下李小强和其他棋手的差距。虽然这个丈量未必精确,但我想有这个比赛总比没这个比赛好,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在这个比赛中,感受到一点其他不一样的东西。。。”
大家一听好像还真是这样啊,大家都觉得张大记者的话有道理。这样一来,大家对这个比赛的兴趣自然就更加浓厚。
这还没完,当另外一种声音出现后,从围棋界内部到围棋界外部,从职业棋手到普通棋迷,大家赋予这个比赛另外一层意义。
事情的起因很搞笑,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支持的,比如这个比赛也是这样。在比赛设想刚提出来的时候,同样有人对这个比赛提出质疑。质疑的人说既然要搞升降赛嘛,为什么要找一些年轻人呢?这样不是拉低比赛的档次了吗?
只可惜这种质疑声音就被人家一句话给完全打断:
“在这个世界上,职业九段加起来的总人数应该超过100位了吧?如果不经过精心挑选,就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挑出10位职业九段,然后让这10位九段和这10位年轻人来一次10局对抗,你们大家认为谁的赢面更大。。。”
必须承认,当这个论调一出,所有质疑的声音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是啊,别看这10位新锐虽然年轻,年龄最大的山下敬吾今年也才20,但是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一代王者肯定会在这些人当中产生。如果让一些普通九段和这些年轻人下一次10局对抗。。。大家当然没有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所有人的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些年轻人不仅不会输得很惨,而且赢面还非常大。
李小强代表着当今围棋的最高水平,那么九段代表着什么呢?说是代表着职业棋手的平均水平总不过分吧?
因此本次对抗赛,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丈量“最高水平”和“平均水平”的一次比赛。
当比赛被赋予这样一层意义,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比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当第1场比赛即将来临的时候,这个比赛的关注度达到了顶点。
这个时候大家又多了一个关注点,那就是在这10位年轻棋手中,会有哪位年轻棋手出来打头阵。
的确,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这是一盘一升降的比赛,每一盘棋都对后面一盘有很大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打头阵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举办这样的升降赛,年轻棋手的出场次序其实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是抽签决定,抽到谁就该谁出场,这样大家都没话说。
但是张大记者当初刚提出这个比赛设想的时候,他为了让比赛办得更有意思一些,就拒绝了抽签决定这种方式,而是让参赛棋手自己商议解决。
当然这也未必是个好办法,万一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为出场次序争吵起来怎么办呢?应该是现在的张大记者考虑问题还是比较周到,这个问题他早就考虑过,他也为此做了准备。
他为这个“国际纵队”聘请了3位领队,如果参赛棋手们自己的意见不统一,那么出场次序就由3位领队商议决定。
这样的比赛当然是不好麻烦棋坛老前辈的。因此张大记者聘请的领队,他们分别是中国的“儿童团长”俞彬,韩国的刘昌赫以及日本的依田纪基。大家的年龄更接近一点,万事都更好商量一些。
首场比赛终于快要到来了。现在3位领队就在为第1位上场人选发愁。问参赛棋手自己的意见,大家的意见也不统一,有想第1个上的,也有不想第1个上的,当然更多是无所谓的态度。最后大家的意见一致,就是交给3位领队决定,安排谁上就谁上。
“到底让谁先上呢?”
3位领队有点发愁了,如何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人选?3位领队暂时没有头绪。
就在这个时候,李石佛跑出来凑热闹了,他对3位领队提了一个建议:
“要找出一个合适人选,我认为最关键是比赛思路问题。第一局既然是让先,那么在第一盘比赛中,找一位棋风相对稳健,后半盘功夫更强的棋手是不是更合适一点呢?”
李石佛的建议让3位领队眼前一亮。是啊,李石佛的话听上去还是很有道理,那么就按照这个思路确定人选吧。
把10位参赛棋手的名单过了一遍,3位领队纷纷摇头:
现在的年轻人,可都是些好战分子啊,符合李石佛这个条件的,好像也只有中国的孔二杰和韩国的朴永训了。那就这样吧,先锋人选就在他们其中二选其一吧。
99年春节结束,第1场比赛很快到来。
“小强,你第1盘的对手会是孔二杰和朴永训中其中一个,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李小强哈哈大笑:
“我其他什么都不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李石佛这次出的绝对是个馊主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