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清朝来奉天承运、代天治民了!”弘毅上来先拿本朝受命于天说事儿,答案自然是一群频频点头的顶戴花翎紧紧附和。
“再者,皇家也是家,显祖皇帝和太祖太宗,就是我大清皇族的祖宗。列祖列宗的圣训,也就是家训!满洲祖宗留下的持家之法,也就是家法。家训不可擅变,但家法却要应时应运做一些修改。家训为本,家法为术,术利而固本,术废而蚀本,此乃正道。我皇阿玛早就命人编修《太祖圣训》和《太宗圣训》,正是要正本固本,要让祖宗家训代代而传,不可偏废。”弘毅回头看了一眼宝座上正在微笑颔首的皇帝,回过头来继续。
“而这家法,却是要虽是调整完善才好。比如说,八旗草创之时,太祖圣训: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个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个甲喇设一固山额真。也就是说,每旗应该包含二十五个牛录,共计七千五百人。实则太祖在位之时,正黄旗四十五个牛录,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镶红旗二十六个牛录,正红旗二十五个牛录,正白旗二十五个牛录,镶黄旗二十一个牛录,正蓝旗二十个牛录,镶白旗更是仅有一个牛录[2]。安郡王,我所言对否?”弘毅主动发问。
“不错!”岳乐急忙首肯。
“可现如今,这八旗所辖披甲人远不止如此了,哪个旗下没有个一两万人?假使死守家法不变,难不成今天各旗先要裁撤大批兵丁才好?”弘毅大声发问,五旗旗主都是默不作声,不敢接话。
“我来说吧,这是万万不可的!毕竟南方残明欲孽还在作乱,北方罗刹虎视眈眈,我们大清绝不可以坐以待毙,这军力,现如今只能增、不可减!所以说,只此一件,就足以说明,家训与家法的关系——祖宗家训必须长盛不衰,而祖宗家法却要常备常新才好,只要这家法是为了将祖宗家训发扬光大、万世不悖!”
“八旗制度,也就更需要常备常新!大清江山出自八旗弓马,也必须依靠八旗才能坐稳江山,开万世基业。假使一成不变,我们在木兰演武场的教训就会在战场之上重演,八旗的威名就会在固步自封中烟消云散。难道,仅仅为了一句‘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谬论,就要让大清将士拜拜血染沙场?难道就要在将来退回关外、让出天下不成?故而,只要是利于我大清万代基业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敢于尝试,敢于改变,变则通,通则久!玄烨今有一题本,恭请皇上圣裁!”
弘毅终于说出了结论,回过头来冲着福临深深一礼,却又取出一折题本,交到吴良辅手中,这才退回本位去了。
“哦?玄烨也有题本?好,吴良辅,快快读给朕和诸位爱卿听听。”福临十分高兴,也充满了好奇。
“嗻!”吴良辅领命后,就在当中高声诵读起玄烨的题本。
原来,弘毅提议于户部设立八旗俸饷处[3],专掌八旗官兵俸饷及赏恤,并管八旗户籍档册。题本还对八旗的俸饷如何供给做了明确规定:上三旗由国库全额收支,下五旗田产收入八成归国库,二成归原来的旗主和副旗主,俸饷不足部分,由国库另行贴补,不占用那四成旗主和副旗主的“自留地”。
如此一来,刚刚才没有了旗权的下五旗旗主们,一下子就劫后余生一般,满心欢喜起来。
要知道,没有这个八旗俸饷处之前,别说两成全旗的收入了,就是一成他们也是囊括不入自己的腰包的!因为,大部分都被那些握有实权的梅勒章京(副旗主)们裹挟走了。
偷眼瞧着这些个封建王朝的贵族老爷们居然这么容易就满足与自己抛出的一点点小甜头,弘毅真的十分感念后世那些人民史观的正确教育!既然如此,各位就等着看好戏吧!
[1]爱新觉罗·塔克世,中国明朝后期女真建州左卫领袖,史书中又译为塔失、他矢。万历十一年(1583年)时,同其父觉昌安试图赴古埒城劝降叛明的内弟阿台,不料尼堪外兰破城后纵兵屠城,塔克世与觉昌安均死难。塔克世是努~尔哈赤的生父,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追尊为显祖宣皇帝,
努~尔哈赤生母亦同时尊为宣皇后。
[2]以上
努~尔哈赤时期各旗牛录数量,均出自《清实录》,有据可靠,绝非弘毅胡扯。
[3]清官署名。属户部,科称俸饷处。正史中,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置。掌八旗官兵俸饷及赏恤,并管八旗户籍档册。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