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白义仁点了点,也不再多问,便带着两个尾巴,到处逛逛看看。
“这是什么坦克。”白义仁站在一辆停在那里的坦克面前问道。
“这是T-34坦克。”两个尾巴还没回答,坦克的驾驶舱位置的盖就被打开了,一个带着帽子的驾驶员头伸出来,给了回答。
“这就是T-34吗?”白义仁很是稀奇的围着坦克转了转,之前见过这坦克,但只是远远的看,现在这近距离接触,让他看的更清楚。围着坦克转了装,用力的拍了拍有些草绿色的装甲,拍的“哐哐”响。车身并不美观,但也并不妨碍他欣赏这辆车,踢了一脚大直径的负重轮,围着车子转了一圈后,又站到坦克的正面来了,看着那根炮管,便问:“这坦克炮管的口径是多少。”
“76.2mm”那个驾驶员有气无力的回答,“对了,你谁啊,不去训练跑着来看我的驾座干嘛。”
“我是。。。”白义仁准备回答,不过他的尾巴抢答了。
“这位是重庆派来的新来副师长。”其中一个尾巴说道。
“啊,原来是副师长啊,敬礼。”驾驶员赶忙直起身体敬了个礼。
“恩。”白义仁很满意的点了点头,似乎找到了属于他的威严。满意的看了眼驾驶员,然后背着手走了。就在他转过身后,他的一个尾巴从哪个驾驶员竖了个大拇指。看来他被耍了,不过他自己并不知道,还乐在其中。
“你们这是不是还有一种叫59的坦克?”走在路上,白义仁忽然问道。
“是的。”一个尾巴回答。
两个尾巴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再由之前回答的那人说:“可以!”
“那走吧,去看看59坦克。”白义仁说道,心里有些小激动,终于能看到那种坦克了,装备了100mm口径的加农炮的坦克,看起来各种狂炫酷霸拽啊。
在两个尾巴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一个坦克仓库,这里停放着的都是59坦克,一些后勤人员在给坦克做保养,或者一些乘员自己来,每个乘员必须要学会坦克的简单维修技术,防止在战斗的时候损坏的时候没人会修。
“这就是59坦克吗?!这么多。”看到停在车库里的一辆辆草绿色的坦克,白义仁惊讶道,不过想想那张纸上所说,准备几百辆59坦克,的确不少。
站在一辆59坦克前,白义仁摸着冰冷的装甲,看着粗大的炮管,心里激动万分,铸造的半圆型炮塔,在他看来很是丑陋,他不懂这辆坦克的设计人员怎么把坦克设计成这样。
“为什么这坦克的炮塔是半圆型的,这样不是很丑吗?”白义仁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谁说丑了,一点也不丑啊。”一个尾巴回答道,“而且这样半圆的形状,跳弹率高,炮弹不容易打的穿。”
“哦。”白义仁点了点头,但心里觉得依旧很丑,或许是因为在德国呆久了,不知不觉染上了德国人的审美观。
德国制造坦克都是大块头,垂直装甲,审美观只是占一小部分原因,主要原因还是传轴系统贯穿车身、乘员的舒适性这两点。
德国坦克的传动轴是从前往后贯穿整个坦克车体,这样的好处是行使时车体的平衡性好。不仅德国,美国的谢尔曼,格兰特不也是很高吗?和德国坦克同理的。
成员舒适,看历史照片会发现,苏联坦克兵都带安全帽,但是德军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见装备过安全帽。就是因为德军坦克平稳、空间大、舒适。
德国的坦克技术不亚于苏联,而是他的设计思路的问题。德国人口少,强调精兵,所以需要提高士兵的生存力和作战的持续时间,要是t34那种简陋的行走装置,颠不了多久坦克兵就累死了,但是毛子人多死得起,不怕。德国人耗不起,所以为了舒适性,他们不得不把坦克做大,结果防御降低,又去加厚装甲,结果重量上去了,又加上了交错负重轮,终于达到了各项战术指标,而诞生了一个很复杂难生产的昂贵的奢侈品。
说苏联如果要达到德国人所要求的那种全面的战术要求,他们照样得把坦克造得又大又笨重又复杂。但是毛子现实中是牺牲一些性能保留关键性能。毛子牺牲的性能比如车体钢板的加工质量(气泡钢板)、车体不舒适、炮弹易蓄爆、IS-2仅仅能带28发炮弹而且大多是高爆弹对硬目标无法穿透,火炮精度奇差,炮弹装填速度奇慢。别说现实,就是毛子自己做的坦克世界里已经很偏袒自己的阵营的不平衡情况下、毛子的坦克依然火炮精度差、射速慢。它保留的关键性能就是车身低矮、优良的避弹外形、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就如很多网友所说,毛子的坦克设计思路是靠数量取胜。个体质量1v1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
说德国技术不如毛子,那是不可能的。充其量是思路问题而非技术问题,毛子坦克在海湾战争、车臣的表现都表明就单车性能而言,毛子的技术并不那么逆天,在高科技战争条件下,毛子过去的那种靠数量取胜不怕死人的战术已经过时了。2002到现在国际公认世界最强的坦克还是德国或者美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