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除了皇帝实在凶残暴戾滥杀无辜的,其他导致皇朝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军政不分家。大唐最典型的就是节度使制度。封疆大吏往往是既掌着民政经济大权,又握着兵权,皇帝是个明君或者只要不那么糊涂,朝廷正常运转,这些封疆大吏往往彼此牵制,就算有权有钱也不敢妄动。但若是皇帝太糊涂,底下的人难免压制不住自己的野心,德行这种东西太过虚无缥缈,指着它治国未免太过天真。
说到底,还是要靠制度。
其实后世的政治体制什么的也有问题,但总归比现在好。所以楚歌提了提后世的三权分立。
当然在这个时代扯民主那绝对是胡扯,受科技经济以及生产力的影响,这个时代中央集权是最好的制度。
不过三权分立的思想,想来也能给李倓一定的启发。
除了三权分立,还有别的诸如内阁啦,六部啦等等等等。
其实李倓本也忧心节度使制度的问题,听了这个理论,心里确实有了一定章程。
不过这个措施也并不彻底。楚歌想到唐之后的五代十国,以及更之后的宋朝,甚至终大明朝两百多年,始终无法笼罩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阴影之下,直至明末女真建立清朝,挥师入关……
蒙古和女真这两个民族所建立的国家虽然被写入历史,在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只要一想到他们的政权是建立在汉民数以十万计的累累白骨之上,楚歌就对这两个政权喜欢不起来。
所以一定不能让大北方的跑马场丢掉。
楚歌想着,让李倓拿出一张大唐版图,然后指着北方那一大片土地,说太宗皇帝时期这片土地归属大唐,如今也该回来了。
但是对于李倓来说,打下来并不算太难,要长久地守住就不容易了,毕竟那边的条件艰苦,当地牧民又剽悍好战,大唐的将领不太愿意去,要当地人自己守,怕是又要重演安史之乱。
楚歌也有些为难,便暂时把这事放下了,而后琢磨了几天之后才突然想起现代军队有个说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由此楚歌又想到,现在的政治制度这个时代没法套用,可是练兵的方法可以呀。除了让轮流驻防之外,还可以给士兵洗脑,永远忠于皇帝,忠于大唐,但在这之前,必要要提高士兵地位……
听楚歌说完,李倓觉得这个轮流驻防的法子很好,不但要轮流驻防,士兵将领还不许跟当地百姓过多来往,所需要的军饷粮草由中央统一安排发放。如此一来,将领的指挥才能照样得到锻炼,但却不至于在手底下养出一批某姓之军,只知某将而不知皇帝。所有的士兵,本该全都是他李家军!
至于将领担心不是熟悉的兵指挥不协调,那就将所有命令统一化,所有士兵的训练统一化,最终培养成一模一样的杀人武器,令行禁止。只不过这样一来,提高士兵待遇倒也确实应该。
大概的章程有了,李倓又扔下楚歌,跑去找李复等人进一步商量具体操作细节。
练兵方面古代跟现代相比差的真是太远了。注意到练兵方面有问题,楚歌便跑去天策府看他们操练。
在大唐的几支军队里,天策的训练其实已经是比较严格的了,但是他们的训练成果,比起在现代看过的国庆大阅兵,还是有很大差距。
楚歌毕竟也是看过军人题材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对于怎么训练也算有点了解,便留下来看看他们的训练,然后提出一些建议。
这么一折腾,就又过了半年,到了六月份。
因为最近一直呆在天策府,曹雪阳给她送了好几套天策校服,因到了夏季,曹雪阳又送来一套轻薄的夏装。
楚歌换好衣服站在树荫下乘着凉,欣赏着精气神已经大变样的天策府士兵,余光扫到一旁湖里的倒影——乌黑长发干脆利落地束成长马尾,轻甲红衣紧裹着身子,愈发显得身姿玲珑,高挑的身材却又英姿飒爽,只是背上形状古朴的琴跟整体的气质略有几分不搭。
楚歌扫了一眼便忽略了过去,随后又连忙折身看向湖里,凑近了仔细一看,不由瞪大了双眼——噫,这是什么时候……明明穿着长歌校服就是琴萝,怎么换了天策校服就成了军娘……这才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