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寺院的俗事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经济来源

    佛教僧人虽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但他们首先是人,也就免不了与人间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真正“不食人间烟火”。首先一点,僧人也必须吃饭穿衣,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才可能参禅拜佛。而佛教寺院除了保证本寺僧人的衣食住行,还要招待往来的游方僧人,要保证佛像面前一年四季香烛供品不断,要建殿堂、塑佛像、开法会、刻经书……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一个“钱”字。从这一点上说,佛教僧人与世俗凡人要面对同样的问题。那么,中国僧人的经济来源何在呢?(1)寺院田庄

    寺院经济是中国佛教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惟一稳定的基础,而中国寺院经济的基础又主要是寺院的土地和庄园。

    中国寺院拥有土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点已经不得而知。但最晚在东晋时代,寺院就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田产。据《高僧传》记载,东晋时代的著名僧人道安,因为相貌丑陋,一开始不被师傅赏识,命他在田里干活,连着干了3年,他却毫无怨言。这说明,在道安时代寺院已经有了田地。到南北朝时代,皇帝及王公贵族向寺院舍田的记载屡见于史书。比如梁武帝敕建大爱敬寺,就赐给寺院良田80多顷。到了隋唐时期,这种“舍田”的现象就更加普遍。

    寺院田产的另一个来源是信徒的施舍。这些信徒包括已经出家的僧尼和在家的居士。早在晋代,就有寺院周围的村民,因信奉佛教自愿把自己的田地施舍给寺院。在宋朝,还有这种情况,一些出家的僧尼,在出家时连同自己的资产田地一同舍入寺院。如成都超悟院僧人文英,出家前经商,十分富有,后来信奉佛教,于是把所有资产捐入寺院,抛弃家庭出家。他用自己的资产及其他信徒的施舍,为寺院购置了300亩田产。还有一些信奉佛教的官僚地主,他们向寺院施舍的田产数量往往相当巨大。比如宋代初年,节度使田钦全和他的妻子,把家庭全部田产舍入寺院,其总数达到8546亩。而南宋初年,大财主杨和王一次施舍径山寺田地13000亩。

    许多寺院还自行购买土地。自东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寺院就不断得到皇帝、贵族官僚以及广大信徒大量财产的施舍,寺院也因此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金。从北魏开始,寺院购买土地的现象就已出现。隋唐以后,虽然由于均田制等土地制度的实施,使寺院购田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依然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例子。比如唐宣宗年间,长安附近的安国寺就购置了一处庄田,包括房舍、田地及树木,并立有契约,t由地方官员签署。

    宋代,一度曾下达禁止寺院向民间购买土地的禁令,但没过多久,这条禁令就形同虚设。宋代寺院购田的记录屡屡见于各种史籍。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皇帝下诏特许明州阿育王广利禅寺购买田地。寺院住持德光禅师将朝廷的赏赐,以及大臣、居士们施舍的钱财用来购田,总计买田4000余亩,每年收获5000石谷子。

    寺院就是通过上述种种方式获得大片土地的。从北魏、隋唐开始,寺院广占田产的现象就很普遍。发展到宋元以后,寺院占地的规模越来越大。南宋时,一些大的寺院拥有的不动产田地多达数万亩。辽代,有一昭华寺,拥有540顷寺田,合计万亩以上。不难想象,这样规模的寺院实际上就是一座庞大的庄园。《续高僧传》中曾记录一座这样的寺院:

    “京邑清禅寺,……九级浮空,重廓远摄,堂殿院宇,众事圆成。竹树森繁,园圃周绕;水陆庄田,仓廪碾碾,库藏盈满。京师殷富,无过此寺。”

    这段记录描写京城的清禅寺,在重重殿堂院宇之外,是繁茂的竹林、青翠的田园。这座寺院不仅有水田旱地,还有碾房一类的手工作坊,以及装满了各种东西的库房。在整个京城,也没有比这寺院更富的了。

    寺院的庄园除了种植农作物,还有其他各种收入,其中工业作坊和商业活动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从敦煌发现的寺院账本中知道,敦煌净土寺仅磨坊一项收入就相当于粮食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宋朝,江南各寺拥有碾房、油坊一类作坊是极为普遍的,它们给寺院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收益。此外,寺院从事的手工业还有制砚、制墨、冶铁、冶银、纺织、刺绣、饮食、船坊、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