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管理者首先应同员工面谈。面谈时要注意下列原则:
时间上选择一个星期中的前几天而不是接近周末的后几天,选择早上而不是下班之前。
选择让员工感觉有**的地方,譬如办公室附近安静的咖啡厅,可供散步的花园或公司内会议室,以使得面谈的过程不受干扰,让员工轻松自在地和盘托出。
使用“我”而不是“你”的关心语言。譬如,“我对于你造成的意外事件感到焦虑不安”,而不是“你这样焦虑不安,以至于引起许多意外事件”;“我对你的不理睬命令感到生气”,而不是“你用不理睬命令的方式激怒我”;“我要与你谈谈”,而不是“你来找我谈谈”。
注意聆听而不作任何建议或判断,此外,要将谈话的内容保密,会谈后不与其他同事讨论细节。。
与员工交谈后,如果发现员工还有不良行为的倾向,则要设法转送给公司特约心理辅导专家,或者提供心理治疗的机会,让员工自行选择。不良行为来自各方面:容易生气,悲哀或恐惧,感到孤单、忧郁、情绪不稳,酗酒或吸食药物,亲朋好友的去世,高度的压迫感,容易失眠,有自杀的想法,有体重肥胖的烦恼,缺乏自信,害羞,对工作、对自己或对这个世界感到悲观,人际关系不良,缺乏激励自己的**,家庭及经济的困扰。
虽然,把有个人问题的员工转给心理专家之后,主管也应该负起追踪到底的责任。也应在第一次面谈之后的两个星期之内,主管与员工必须再度沟通,鼓励员工表明自己的想法、感觉与意见,甚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经过坦诚的交流,纯粹的上下级关系才有可能向朋友关系靠拢,而一旦建立起这样的朋友关系,你的领导手段会一下子丰富很多。这一过程中,领导者以怎样的方式和内容与下属说话交流就成为很重要的一环。
第一是需要上级掌握下级对什么感兴趣,并想从你这学到什么?到底部下对哪方面的问题感兴趣呢?首先是工作问题。彼此应就直接相关的工作问题坦率地交换意见。如果是在欧美的话,仅凭占用八小时以外时间谈工作一条,就可以诉诸法律。当然在日本就不必有这种担心,但也不能在谈话中只围绕这一话题。
第二是有关公司的情况。这不光是本部门本科室之内的情况。如果公司业务广泛的话,大概部下都会想了解有关其他部门的问题。好容易才进人了一家大公司为什么要做个井底之蛙呢?然而,有太多的上司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完成自己部门的生产指标上,完全不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职能,患上了自闭症。做部下的都想了解自己所在公司的今后发展方向,非常感兴趣公司将怎样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而很多上司却每天为完成生产指标而搞得头昏脑涨,自然无法了解上述问题,导致交流难以进行。
第三是公司之外的事。不会进行这方面交流的公司是把公司等同了社会。他的眼睛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这样的上司,怎能成为部下的老师与朋友?外面的世界远比公司要大,不了解社会,意味着个人能力的欠缺。换言之,如果上司无法就社会话题与下级交流,则表明其社会生活能力的低下。年轻人常会认为工作狂类型的上司平淡无味。他们希望看到上司在工作以外的另一面。那些连周末都只知辛辛苦苦加班,到了退休茫然无措的人,确实很难让人感受到其个人魅力。
对于上司所渴望实现的梦想、人生观的变化等,也是部下想知道的。如果上司不能就什么是生死、什么是爱恨与部下交流的话,两者之间的距离势必会加大。
如果彼此之间就以上内容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在上下级之间肯定能产生信赖,下级就会以得到朋友而满足,即使有点儿意见,也会碍于朋友的面子而照吩咐去执行。
9。说了不算不如不说
——少诺重信的说话技巧
做领导的有一种失败,是最不受人同情的,那就是言而无信。用得着大家时,又是许愿又是承诺,好话堆满一箩筐,说得大家纷纷为此效命;而当用不着时,则虚与委蛇,记性也不好了,以前说过的全忘了。这样的领导失去了群众基础,失去了人心,一旦遇到什么工作失误或是错误,立刻就会墙倒众人推,无可挽回地一败涂地。因此当领导的一定要一诺千金,这样在与下属打交道时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