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表态道:“曹场长以垃圾场的名义打个报告上来,我去找乐主任签字。要尽快,不要耽误时间,免得误事。”
在王桥和乔勇查看倾倒点时,建委工作人员也进场勘察地形,为修建焚烧炉做准备工作。支书杨宗奎陪着建委工作人员。积极向他们介绍本地出产的条石和片石。
由于承诺修焚烧炉时用当地产的条石,请当地村民帮工,垃圾场紧张的形势得到初步缓和。这让王桥感觉压力稍为小了一些。得到一时喘息之机。
另一件比较遗憾的是肇事车辆始终没有找到,昌东县工伤赔付的原则是先解决交通事故再解决工伤,环卫所垫付了环卫工人的医疗费用,还给交警中队报了5000油费,这让乔勇心痛得很。
而王桥是城管委副职,不分管财务,没有乔勇那种切肤之痛。他更关注的是将事情办好。
周五,王桥带着乔勇来到山南。
王桥有一位大学同学在省环卫局工作。这位同学原本准备陪王桥参观垃圾场,谁知临时有事要出差,他特意给垃圾场场长打了电话,请垃圾场场长接待来自昌东的王桥。
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打电话。场长自然不会怠慢,亲自到大门处等候王桥,然后带着王桥和乔勇参观垃圾场作业区,详细讲解垃圾场处理工艺。
山南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三千多吨,采用的是卫生填埋技术,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分区填埋,山南垃圾场填理占地面积大,分为作业区和掩盖区。作业区是倾倒垃圾的地方。掩盖区是用泥土将垃圾覆盖,同时用导气石笼将气体导走;二是作业区有推土机等机械,用于将垃圾分层碾压;三是建有大型的渗漏液调节池。
王桥站在垃圾场边。举目四望,除了一块正在操作的工作面没有用泥土覆盖以外,所有垃圾填埋区域都用泥土覆盖,覆盖区内长出茂密的野草。微风吹过,很有风吹草低现牛羊之感。
王桥是有心人,一边向场长提问。一边着重考察垃圾场的除臭和灭蝇工作。
省垃圾场灭蝇工作相当到位,场内基本看不到苍蝇。
在垃圾场作业区边缘。味道扑鼻。在距离垃圾边缘两百米左右,还能闻到比较大的味道。超过五百米,没有风时基本闻不到臭味。但是在六七百米的距离,有风吹来,还是能闻到隐隐约约的酸臭味。
花了一个多小时,场长带着王桥、乔勇将垃圾场走了一遍。
离开垃圾场后,王桥作出了总结:“就算采用了山南市的卫生填埋办法,达到了它的管理水平,也不可能在500米以外完全杜绝臭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尽量减少臭味,让村民能够接受。”
乔勇对山南垃圾场的管理水平很是佩服,道:“山南垃圾场每天要处理城区产生的三千吨新鲜垃圾,保留了六七百米的作业面不能覆盖,能把臭味控制到这个程度,我们坐飞机都追不上。”
王桥道:“和山南垃圾场相比,阳和垃圾场管理太粗放了,我们对照山南市垃圾场的管理手册,一项一项治理。”
小车进了山南城,乔勇看着宽阔又复杂的城市道路有些发懵,道:“桥主任,山南的公路太复杂了,我是两眼不抹黑,完全找不到路。”
王桥道:“我来开车。”他在大三就拿到驾照,拿证后经常开着姐姐的车在山南城里四处游荡,水平不差。
乔勇从来没有见过王桥开车,迟疑地问:“桥主任会开车,有驾照吗?”
王桥道:“有驾照。”
两人交换位置后,乔勇见王桥开车动作熟练,这才放心,道:“桥主任开得很好啊,以前从来没有见你开过车。”王桥道:“我只有两年驾龄,在你们这些老驾驶员面前,连小菜都算不上。”
环卫所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台车,除了会计和办公室的女同志外,每个人都会开车,而且都有开大车的驾照,王桥开车技术在里面确实不值一提。
小车开到东城区,停在山南大学外面的老味道土菜馆门前。王桥提前打招呼:“山南是我的主场,中午饭你就不要管了。”乔勇急忙道:“那怎么行,难得请王主任吃顿饭,怎么还要王主任掏腰包。”王桥道:“我读书时长期在这里吃饭,等会我还要请老师和同学,你真的不用管。”
土菜馆里相熟的服务员和厨师都热情地过来和王桥打招呼。艾敏闻讯从二楼办公室下来,道:“难怪我早上起床耳朵痒,原来是蛮哥来了。”
乔勇原本以为王桥在读山大时经常在这家馆子吃饭,算是熟客,可是见到女老板与王桥谈话的神情,觉得王桥不仅仅是熟客那么简单。他猜不透两人关系,来来回回瞅了好几眼。
在土菜馆稍事休息,王桥开车到校园将黄永贵一家人接了过来。雷成带着夫人韩萍来到老味道土菜馆以后,正式开席。
乔勇一直在昌东县环卫所工作,顶多和县里面的局长、主任们打打交道,难得见上县领导一面。到了山南,席上坐着的人不仅有山大中文系副主任黄永贵,还有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雷成,都是有身份的人。他不禁对王桥肃然起敬、刮目相看,不再敢有丝毫小瞧之心。
(第一百八十八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