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到人的血脉里、心脏里。
或许是因为心脏感触到了什么,桓温哈哈大笑起来:“早就听说慕容将军有三好,皮相、兵法、纵横之术!如今不过相处几日,我桓温就已经领教到了三好中的二项,果然不同凡响!只是可惜,如今虽然是乱世,却到底并非春秋战国。否则慕容将军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怕是无须兵戎相见,就可以保证燕国太平基业了。”
慕容恪闻言也不说什么谦辞,只淡笑道:“言语之所以动人,只不过是因为,所言之事是真非假罢了。桓大将军难道不这样认为么?”
桓温挥手道:“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我是不懂的。慕容将军若是真的有兴趣,不如我把郗超那个家伙叫过来,你们怕是能好生讨论三天三夜。就这样罢!慕容将军,五天时间,希望你莫要让我失望。”
说罢,桓温不做多言,转身去了。
慕容恪看着他的背影,白皙到几乎透明的面庞上,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采炀凑过来,用鼻子顶顶他的手臂,慕容恪知道它的意思,不禁笑骂了一声,从腰间的袋子里又摸出一把豆子来,捧在右手里,喂给采炀吃。
天上一丝流云也无,看样子,雾气也已经散尽了。
到得最后,桓温也没能问出他想要的答案,虽然这种答案,并不重要。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罢了。
那又为何要问呢?
其实桓温自己也是清楚的,不外乎四个字——心有不甘。
有不甘之心,有不臣之意。
如此而已。
如此而已……
桓温只是不明白,如今在这个世上,与自己心境最为相近的,应该就是他慕容恪了。
燕国的国主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狗屁不懂的。之前他也曾经看过燕国的战报,慕容恪在前线打仗时,燕国其他乱七八糟的人、包括燕国的国君,也做过扯后腿的败家事。
这种事情,桓温经历过很多次。他很气愤,气愤到义愤填膺,气愤到无以复加,甚至气愤到想要一刀斩了传递圣旨的官员。
好在有郗超在身边,有他不停的劝慰,有他不停的告诫自己——时机尚未到达。
于是乎,桓温摔过碗筷、砍过俘虏、杀过降将,却从未真正的发泄出心中的怨怼之意。
这种怨怼,并未因为时间的存在而逐渐消融,反而如同发酵的酒,沉淀在密不透风的深处,缓慢的酝酿着。
就在这酝酿的过程中,桓温愈发冷漠,愈发冷静,也愈发像一头独狼。
每次上朝的时候,他都会冷眼看着朝中的这些大人物,看着御座上软弱不堪的皇帝,冰冷的如同太平洋的低气压。
狼子野心,他是有的。而且这心足够强大,这匹狼的力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有心,未必会这样去做。他在等,沉默又冷静的等待着。
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或许,就如同慕容恪所言,他桓温不过是一把利剑,而利剑的宿命,只是简单的杀戮罢了。
还于旧都。
四个字,简简单单。
这是他对国家的忠诚。也是他对自己的忠诚。
桓温相信,慕容恪是跟自己相似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对燕国的朝臣与皇帝,完完全全的俯首帖耳?怎么会在他们几次三番拖了自己的后腿之后,仍旧忠心侍奉?
这个世界上,不会存在这样的人。
如果只是简单的“看不出来”,那么,他慕容恪,在心性上要比自己强大的多。
桓温走回军营,感受着整个军营醒过来的味道,微微回头,看着那个完全被树林掩盖住的身影,心情万分复杂。
“哎哟,你们在哪儿抓的兔子?”
谢小满的声音传入耳中。
“川川会这一手,我们平时在外行军,都是靠着他的能耐吃点荤腥!谢参赞,您可千万别说出去!”
桓温寻着声音,绕过一面帐篷去瞧,果然见到谢小满正与三个士兵围在一个小篝火边上,旁边地面上血迹斑驳,其中一个士兵,正在用锋利的匕首割兔子皮。
“我不说,说这干嘛,我屋里还有点肉干,你们要是馋,我就拿来分点儿。你们的桓大将军也太抠门儿了,连亲卫都喂不饱,其他士兵该怎么办?”
谢小满看着“刺啦”一声在火上滴油的兔子,舔了舔嘴唇:“对了,你们看到薛大人没?我要找他。”
“看见了,之前还在那边洗漱来着,现在应该是在自己的营帐里。”
“好,我去找找。谢啦!”谢小满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