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撇嘴;她自然不是针对自己幼妹有任何的不满,而是看到幼妹满脸堆笑地讨好太后,心里就觉得不舒服。
自从上次去坤宁宫相邀,太后并没有马上答应来参加茶会;虽说后来宋丞相出面终于说动了太后,但是玉妃就此记恨上了太后。
在她的眼里,自己皇儿的事那就是大事;无论谁,只要是没有拿出十分的热情来对待这件事的,那就是证明了对自己皇儿的这事没有放在心上。
任何人、任何事,她都可以不上心;但是涉及到皇儿的事,那是必须要上心的。
所以对皇儿的事不上心的人,在玉妃看来就是反对自己的人;眼下太后对皇儿的事不上心,那自然就该对着太后也提防着点。
至于幼妹,那是自幼捧在手心里的;自己和母亲都不对着她加以颜色,现下却在讨好着太后,玉妃的心里自然是不爽的。
太后见宋二小姐说起,便也笑着开口道:“我看着此处灯光倒也喜人,要不就用灯光为题?”
顿了一下,又说:“也不拘着一定要成首诗什么的,哪怕说一句也成,只要诗句中有灯光就行。”
太后一说完,离轿子近些的,便纷纷附和,说太后英明;离着稍远些的,有些听不清楚,便急着问前面的人,太后到底说了些什么。
一时之间说话声此起彼伏,等大伙差不多都听清了,那议论的声音倒是小了下去;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在构思诗句了。
也就一会的功夫,便有一位公子的声音抢先说道:“太后容禀,在下想到了一句;良夜灯光簇如豆。”
“此句甚好。”太后一听这句诗句确实还是不错,也是应景之作,便随口赞了一声。
这下,更是激起了众人的兴致。
“太后,在下也想到一句;灯光夜夜多如月。”
“小女也有一句:灯光酒色摇金盏。”
“……”
一时间倒是十分热闹,顾香冷也是看热闹看得高兴;暗想这些参加茶会的公子小姐,倒也都是颇有些才情的,可见古人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普遍是很高的。
不过,要说起描述灯光的诗句,自己最喜欢的还是辛弃疾的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想到这儿,顾香冷下意识地扭头便向看来时的路,是否也是灯火阑珊,是否还有一位翩翩公子站在那儿。
可刚一转头,便发现了游庭钧就在自己身后才两步的地方站着;见自己回过头来,便微笑着抱拳算是打了个招呼。
顾香冷没有提防,小小地吓了一跳;等回过神来,却是马上朝着游庭钧回了一礼,小声说道:“游公子,多谢!”
游庭钧自是知道顾香冷此时的“多谢”两字是何意,可惜身在此处,很多话都不能多讲;只是笑着朝顾香冷摆了摆手,示意香冷不必放在心上。
顾香冷也是知道此处不能多说,但是毕竟游公子帮了自己大忙,便又朝着游庭钧伏了一伏;游庭钧慌得虚扶了一下,想了想,向前跨了一大步,站到了顾香冷的身边,轻声说道:“顾小姐待会看到一个人,便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