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名册上,除非考了功名,入了仕籍,否则就要吃兵粮。 沈瑞笑着听了他的抱怨,没有接话。 有明一朝,除了开国时与靖难时群英荟萃,出现不少出色的武官,剩下就是平定宁王之乱的王守仁,还有明中后期那几位抗倭名将。 大明朝天子,防着武将权重,可是爱用太监做监军。 谁敢出头,谁又能出头? 就算有武将得了功劳,不是被抢了,也是被掩了。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正适合大明朝的边军。 族兄弟四人进京,少不得先见徐氏,后去见三老爷消假。 兴奋了几日后,三老爷心绪也逐渐平静下来,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不过因陪妻子的时间增多,对于东宅修建顾不上,就做了撒手掌柜,全部交给沈瑞去打理监看。 沈瑞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对于这些事虽是初次接手,可有管事在,不懂的开口问就是了。 只是看到花园本有一处半亩荷塘的规划,如今就要动工开挖,沈瑞仔细想想,觉得不妥当,就去寻了三老爷。 “三叔,这处荷塘是不是改成旁的?牡丹园或是菊圃之类?”沈瑞问道。 三老爷摇头道:“平白改了作甚?你大伯娘爱吃藕,你三婶娘也爱荷花……” “可家里以后有幼儿,小孩子最是调皮……”沈瑞道。 不是他防患于未然,实在是水火无情。 南边的孩子,常听闻有溺死的。 即便沈家这样的人家,小孩子落地前后定是奶妈、婢子的跟着,可总要以防万一的好。 以三老爷的身体,说不得这个孩子就是他唯一的骨血,怎么重视都错不了。 三老爷这才明白沈瑞所指,不由脸色一白:“是我糊涂了……竟没想起这一茬……”说到这里,又有些不放心,叫人取了东宅图纸来,盯着看了半响。 “要是你三婶给你添的是弟弟还好说,等稍大了随便分一处屋子就行……要是给你添个妹妹,可还得有闺房……”三老爷说着,对于这东宅之前的设计,就有些不满意起来。 沈瑞笑道:“家里这么多屋子,还会少了地方住?三叔担心的忒早了!” 三老爷轻哼了一声道:“你是臭小子,晓得什么?女儿家最是矜贵,这闺房可不能设在随便地方……” 不过他看了图纸半天,心里却拿不下主意。 沈瑞怕他因此事耗神,少不得多嘴道:“不是有玉姐的例在……” 三老爷想了想,点了点头,在图纸上划了一处地方,本是花园一处读书小轩:“那就在这里起个小三间的二层阁楼!” 他轻飘飘的交代一句,剩下还是沈瑞张罗。在已经定好的工程上,推翻原来的,也不是简单的事。就拿这木料、砖料来说,原来准备的,现下肯定不够用。 还有花园拢共就那么大地方,此处屋子扩建,旁边就要跟着腾地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不是一处两处。 冬喜见沈瑞从早忙到晚,读书的功夫都少了,少不得担心,私下道:“二哥,会不会耽搁了读书?要不要与太太说一声?” 沈瑞摇头道:“不必。不过忙着两日,等都吩咐妥当了就好了。” 三老爷将事情都推开他,徐氏也任由他安排,都是在给他立威。 即便之前因三太太怀孕沈宅下人里有些动荡,可如今也都悄无声息。 沈瑞本想要直接问徐氏孙沈两家事,想了想又觉得不妥当,便请了周妈妈过来,旁敲侧击了几句。 周妈妈是徐氏陪房,随着徐氏进沈家三十余年,当年的事情自然是晓得得真真的。 只是主人们没说,她哪里敢多这个嘴?吱吱呜呜的岔开话,离了九如院,立时往正房去了。 沈瑞要的,也是这个效果。 不好直接问徐氏,可也不好稀里糊涂下去,否则就有为了富贵不顾生恩的嫌疑。 到底告不告诉他,如何告诉他,还是让徐氏那边拿主意为好。 听了周妈妈的话,徐氏沉默了半响,叹气道:“我晓得他是个聪明孩子……罢了,这事总要与他说的,去请瑞哥过来……” 周妈妈闻言,不由迟疑:“太太,要不等过继后?要是瑞少爷受不住?” 沈瑞进京三月,周妈妈虽没有投靠,可也示好了几回。 同三房没落地的孩子相比,周妈妈自是希望沈瑞做长房嗣子。 即便沈家对不起孙氏,可徐氏却对得起孙氏,有这份渊源在,沈瑞只有更孝顺徐氏的。徐氏摇头道:“他既是聪明孩子,就晓得怎么是对自己最好……如今问这一句,不过是不想当个糊涂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