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农户则赶着马车买回去做冬季取暖之用。
见赵行德一路上望着那些巨木的惊诧眼神,傅知仁笑道:“这些大树生长几乎上百年了。”他指着那运送石炭的船只道:“为了避免滥伐木为柴,丞相府规划了若干四通八达的渠道运载,关中数百万人数十年之功,总算让大部分人家都可以石炭取暖,解除一方生灵之厄运。”他言谈里颇为骄傲,还未从军前,傅知仁便在军士组织下承担过疏通渠道的劳役,树林保持水土,渠道是命脉,缺一不可,已为关中人所共知。
赵行德颇为感慨地点了点头,汴梁数十万家冬天也用石炭取暖,但在这之前,周围的林木曾经惨遭砍伐。而大部分距离漕运主渠的乡村地带,每到冬天,为了御寒之急,百姓连桑榆都会砍伐,朝廷率下禁令仍然法不责众,现在关东的人烟繁盛处,是很少见到这般粗大茂密的树林了。
赵行德惊讶地发现有一条木质的轨道直通码头的炭场,不断有马拉着石炭车停在栈桥旁,又由几个壮汉将石炭分装成一包一包的,再装上小船,由水运到乡村各处,再由农家赶着马车运回去。
“这石炭价格颇不便宜,普通农家能负担得起么?”赵行德沉吟道,以他所知,就算在汴京,开封府每年都要出数十万斤石炭卖给贫民,饶是如此,冬天冻死人的事情还时常发生。
“用石炭和木柴的价钱差不多吧,”傅知仁想了片刻,解释道,“石炭从地里挖出来,价钱大都是运费,渠道贯通之后,这一块已经大大降低。而按照律令,伐木为柴的话,要先在附近种一棵树苗,十年之后,长成大树,方才能将原先那棵大树砍掉。有这功夫,还不如买石炭划算。”他顿了一顿,道,“有些做林木生意的商人,能花上十年的时间种树,取得木材,不过大都用来建屋造器,不舍得烧掉的。”
“禁止随意伐木为柴,只怕推行起来甚是艰难。”赵行德叹道。这时代比后世更加寒冷,宋国也禁止滥发林木取暖,可一遇寒冬,还是法不责众,甚至皇陵附近的风水林,都有百姓偷偷砍伐,其它地方就更不用说。
傅知仁也感慨道:“是啊,冬日苦寒,伐木为柴可以解燃眉之急,而遗万世之忧。以石炭取代木柴,若不是丞相府定策于先,逐年修筑渠道,削减运碳的费用,学士府众先生十余年教诲百姓其中利害,百万军民心悦诚服,还真不容易推行。”
赵行德是关东的士人,傅知仁对他也存着几分客气,只要不涉及军国大事的,都详细解说给他听,二人说话间便来到了一片夯土筑墙茅草铺顶的房屋面前,赵行德一眼便看见在他之前渡过黄河的那几十个农人已经站在院子里,正排在一张桌子前面做着甄别登记。
“律令不容闲散流民,凡是关东来人,都要登记去向,不得在国内肆意游荡。”傅知仁带着些歉意的解释道,“我的同僚会根据流人各自的情况和意愿,给你们安排去处。”他和赵行德尚算谈得来,便又多嘴了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问话的时候,你可要记住。”
道路曹的胥吏潘少微,生就一副人畜无害的和善脸,他看着面前老实巴交地关东农人,正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问话:“第一个去处,留在关中工坊,管你吃,管你住,干活儿也简单,每个月还有银钱拿。第二个去处,安排你在沿途的田庄工坊做短工挣盘缠,运气好去石山,运气不好去小海,说不得要餐风露宿,那边蛮人烧杀打仗是肯定的,不保你有命还乡,第三个去处,倘若有一技之长,丞相府、大将军府便可择优录用,或者发给告身,三个月内去都市自寻一条生路,若无法谋生的,则听从丞相府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