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江北大营里的清军高层将领们一番商量后,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按兵不动,死守扬州。
也就是,现阶段什么都不做,坐等中华军主动来攻!
清军不动,这倒是让中华军第一军的东进过程中无惊无险,一路直抵扬州府城南部的瓜州,然后掩护镇江的第五军从瓜州渡江。
渡江过程中,自然是由海军战舰全程掩护,而扬州城内的清军似乎也没有出城袭击的打算。
整个渡江过程平平缓缓!
而等第五军也渡江之后,那么中华军在扬州城外就已经汇集了两个军的庞大兵力,辖有第一师、第三师、第五师、第一骑兵团、第五骑兵团将近两万五千人的皇家陆军部队。另外还有第二协防师、第九协防师、第十协防师、第十二协防师、第十四师协防师一共五个师约两万人的协防军部队。
上述两个军加在一起,总兵力大约在四万五千人。
而此时城内的清军各部加起来。只有五万多人而已,只比中华军多了万把人。而多出的万把人很难是具备了兵力优势,因为大家都知道,两者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实在太大。
因此扬州城内的清军就是玩起了龟缩不出的战术,试图用长时间的坚守来拖垮中华军,这种战术之前清军和太平军使用的非常多,彼此间很少进行大规模的野战,一般都是打长期的防守或者围困作战。
但是现在清军对上的可不是太平军而是中华军,施清瑄等中华军的高级将领可不会在扬州城外安营扎寨,然后围困扬州好几年。这种事也只有清军才干得出来。
对于中华军来,既然顺利抵达了扬州,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进攻再进攻!
六月二十二号,做好了充足准备的中华军正式对扬州发起总攻。
城外的中华军阵地上,众多十二磅野战炮已经大口径的臼炮开始持续对扬州城内外的清军进行炮击,一时间扬州城上空是炮声连连,烟雾弥漫。
而在陆地上的中华军炮兵们对扬州进行大规模炮击的时候,长江上,林达标站在镇太号的舰桥上看向北方。
尽管林达标作为海军将领是半路出家。但是这几年来用心用力,把帝国海军从零开始,建设为一支拥有大战舰数十艘,兵员近万人的大规模海军。里头所付出的心血是旁人无法得知的。
而现在看着自己麾下的这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林达标一脸的豪迈!
经过数年的发展,帝国海军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支只有五百人规模。只有两艘商船改装战舰的水师营了,如今的帝国海军拥有四百吨以上的战舰足足有六艘之多。而百吨以下的近海炮舰有三十多艘。
其中有两艘最早外购的商船改装战舰,分别是八百二十吨的镇松号、四百二十吨的镇绍号。剩下的四艘都是从上海造船厂订购的专业战舰。
第一艘自造的是镇沪号,该舰依旧是风帆蒸汽明轮混合动力,排水量有五百吨,装备四门三十二磅加农炮和一门六十四磅臼炮以及多门中口径的舰炮,不过该舰作为第一艘自造的战舰,在吨位上挤下太多火炮,导致重心不稳,航海性能不佳。
虽然该级舰性能不咋地,但是作为急缺战舰的帝国海军来是有总比没有好,所以后续有订购了一艘,是为镇苏号。
接下来帝国海军又订购了两艘战舰,这就是镇太级战舰,该舰依旧是风帆蒸汽混合动力,但是用的却是暗轮,而不是以往的明轮推进,这可以是上海造船厂的一大技术进步,该级舰排水量有六百吨,配属了四门三十二磅加农炮,两门六十四磅的臼炮,另外还有若干十二磅、六磅的舰炮,航海性能比之前的镇沪号出色的多,其二号舰则是镇嘉号
再过来帝国海军订购的就是千吨级别,采用纯蒸汽动力,暗轮推进的战舰了,不过该级舰刚下订单,什么时候能建成服役还是未知数。
其实相对于这些几百吨上千吨的战舰来,目前帝国海军更需要那些只有百吨左右的内河炮舰,这从帝国海军一口气订购了足足十六艘兴吴级内河炮舰就可以看得出来。
兴吴级内河炮舰由于使用方便,而且个头随便一条江河都能进去,加上十二磅舰炮的火力也不算弱,所以帝国海军是频繁使用,在订购了十六艘之多后,还让上海造船厂那边拿出升级版来继续订购。
为此上海造船厂那边在基于兴吴级的基础上,略微扩大了设计,弄出了一个排水量大约一百五十吨的新型内河炮舰,同样是蒸汽动力,暗轮推进,不过使用的蒸汽机马匹要更大一些,所以虽然船体大了一些,但是理想航速依旧可以达到十二节。
而火力上,则是直接装上了两门十二磅舰炮,比以往的兴吴级炮舰在火力上要提高一倍。
目前海军已经向上海造船厂下了四艘的订单,后续是否追加就得看服役后的实战表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