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场指挥官,山木在指挥上还是有他自己的一套的,在第一次进攻失败之后他讯速的将前面的两个中队撤了下来,重新调整兵力,准备以正兵的姿态进攻大王庄这个巴掌大的庄子。在他看来庄子里的华军最多只有一个团左右的战斗部队,就凭着他手中的七百日军就是正面猛攻也能将华军给拖垮了,他知道就算华军方面想要抽调援军上来没有六七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是不可能的,除非对方敢直接从已经在日军攻击下摇摇欲坠的临沂四十军的防线抽调部队过来,否则五十九军的援兵在天亮前是不可能赶到的。从四十军防线抽兵,山木相信只要华军的指挥官还有一丝理智就不会考虑这个提议,那么自己就还有最少六个小时的时间可用,既然奇袭已经失败离,那就堂堂正正的与华军一决生死!只要在华军五十九军的援军赶到之前解决大王庄的这支讨厌的敌军精锐,就算是到时候本大队无法脱身被华军援军包围并消灭,在山木少佐看来也是绝对值得的。
而此时程家骥正在于俊才的前庄阵地上视察,他的运气不错他才来到前沿日本人就结束了第一次攻击退下去了,这虽然让我们的程大支队长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但是第一次上战场的他还是挺受罪的,日本人虽已经撤下去的但是在刚才短暂而激烈的战斗中,华军方面也损失了不少人,毕竟这是抗战初期日本人在装备兵员素质方面都占有绝对伏势。程家骥来到前庄火线的时候这里已经是血肉横飞到处是华军与日军的战死者遗体残肢,血淋淋的场景可是活生生,这可不是什么主旋律战斗故事片的拍摄现场,光是那股浓烈得让人反胃的血腥气味就足以让没有习惯这一切的人在生理上产生强烈的反应。更有甚者那些被华军的迫击炮弹直接击中炸的四分五裂的倒霉的小鬼子的东一片西一片的散落在战场上的碎肉更是让程家骥恶心都恶心不过来,直接一种生理上的反应让程家骥把昨晚吃的东西一口气都吐了出来。知道他是第一次上战场,又是这支部队的主管,周围的先遣支队的官兵们倒是没有人笑话这个神经不够坚强的主官,和程家骥同样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们早把胃里能吐的东西都吐光了。
“你这里伤亡多少。干掉了多少小鬼子。”程家骥看着适才身先士卒亲自操着一挺重机枪最少放倒了七八个鬼子身上还满是鲜血形象十分狰狞的于俊才说道。
“前庄这里足足死了二十几个弟兄,还有十几个挂了重彩,小鬼子也没有占什么便宜光是丢在前庄庄口的尸体就有不下三十具。这支小鬼子战斗力相当强悍要不咱们的布置还算顶用,只怕现在这个庄口早就在小鬼子手上了。"于俊才可是淞沪战场上见过大市面的,想当日罗店那个血肉磨坊以每天一个旅带速度消耗着大批的中国军队,那个场景可比这会子要血腥的多了。这会子的这些场面他可是见得多了,早就有些麻木了,就适才作战时沾在身上的血迹他也没有清洗,反正日本人不一会就会发动下一次进攻的,到时又会是血肉横飞,这时洗了也是白洗。
于俊才虽然对自己的这个小上司眼下的狼狈样子没有什么看不惯的,他自己当年第一次上战场时候的表现也不见得比程家骥眼下的样子好多少,这个小上司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到火线上来也已经让于俊才颇为佩服了。但他在心里对于刚才程家骥让人传达的不许趁势反击命令心里还是有意见的,这不,报告完日军和我军自身的伤亡情况后他就对程家骥的刚才的命令担出的比较婉转的异议。
“要是刚才咱们反击一下,说不定能再留下十几二十个鬼子。”
“要是这庄子里只有咱们这此人就是反击个十次八次的和小鬼子拼个精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眼下庄子里光是少将以上的军官就有五六个,要是我们真得把手上这点力量跟小鬼子拼个一干二净图个痛快,一旦庄子让小鬼子突破了,别说是丢了整个庄子,就是掏了一二个重要的地方,咱们就是把眼前这股小鬼子全剐了也抵不了这个帐。"程家骥并不认为于俊才这个当年参加过长城抗战的老兵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否则适才他根本不会执行程家骥的那个不准出击收拢部队整理伤亡。于俊才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他对于程家骥这个新长官远没有到心服口服的程度,于俊才这样的行伍出身又经过正规德式军事教育的精英军官,就算是在中央军中也是不多的,程家骥交不认为自己一下两下的就能够把这员战将收在自己的帐下。这可不是某些yy小说主角的王霸之气一上来再厉害的人物也会宣誓效忠并且再不生任何异心,他自认自己没有这个魅力值。
“要是你们刚才真的冲了出去,日本人说不定敢一阵迫击炮给你们来一个无差别攻击,只要小鬼子愿意搭上些人手,就能把庄子撕开一个口子,你是老行伍出身小鬼子这一手听说在淞沪战场上可没有少用。”见于俊才虽然没有再说话但是脸上的还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程家骥又进一步的将刚才不许出击的理由解释给于俊才听,毕竟时下他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战将可就是于俊才这一个人而已,跟他搞好沟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果然这一会于才俊听的这些话脸上已经没有不服气的神情了,而是对这个小上司又多了几分佩服。他毕竟是从淞沪南京这些大战役里混过来的,响鼓不用重锺,日本人狗急跳海的那点疯劲他还是知道的。
程家骥还想和于俊才多说两句的时候,日本人的重迫击炮响了,木下大队于十二时四十二分开始了对大王庄的第二次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