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zt节度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下北库”。其余边疆形势也孰

    不乐观,因此自开元以来,边军城镇日多,这些军镇设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行军留镇

    ,一种是派兵镇守。天宝元年时期,缘边军镇八十余处,以八节度使统之。同时,由于

    募兵制的抬头,军队素质也随之变化,军队对将领有了更多的依附性。唐初以防丁、行

    人为主,军城镇戍为辅的防御体系,就是这么逐渐演变,逐渐形成了节度使制度。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采访使制度的设立和二使归一。

    如果把缘边节度使与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割据等量齐观,简单地看成边疆节度使向内地

    的移植,就太浅薄了。

    编辑本段唐朝节度使

    节度使之设立,可上溯到高宗景云年间。这时它所统领的军队主要还是府兵和兵算等征

    点制军队,只是当边疆上逐渐增设久镇长征之兵时,它所统领的军队素质才为之一变。

    但就其权限来说,仍基本上未超过唐初的都督:“都督掌管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

    戍、粮禀,总判府事。”只是节度使作为诸军统帅,所领兵力更为广大些罢了,人们往

    往把节度使兼支度营田使看成是“有其财赋”的证据,实则不然。支度使是管军资粮购

    的事务官,“凡天下边军有支度使,以计军资粮仗之用。每岁所费,皆申度支会计,以

    长行旨为准”。支度使由节度使兼任时,一般由副使、判官主其事。屯田或营田是为了

    解决边军粮食供应问题,“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绝则没屯田,以益军储”。这种办

    法自汉代已然,不足以说明节度使独立的财政权力,至多只是表明节度使仅仅有权调配

    本镇的军费开支而已,而军资的支付则必须以中央度支所定“长行旨”为准。这里就出

    现了采访使这一概念。

    采访使全称采访处置使,始置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3),前身是唐初不时派遣的巡察

    等使。贞观十五年,分天下为十道,朝廷巡抚使、存抚使的派遣络绎不绝,由于位轻职

    微,所以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于是在景云二年(711),朝廷设置二十四都督府,每

    个都督府相当于省长的地位,但由于考虑到权柄太重,容易造成太阿倒持的状况,所以

    这一实行办法还是搁浅了。但是由于领土内人口的急剧增加,所以在开元二十一年,关

    于设立更高一级的地方官又重新被提上了日程,张九龄奏请设立了十五道采访使,朝廷

    要求采访使“准刺史例入奏”,到开元末年,采访使的权限已经是“许其专停刺史务,元和年间方镇图

    废置由己”了。

    初期的采访使是没有军队的,政权与军权没有合二为一,一样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

    面。天宝年间采访使和节度使的区域划分并不完全吻合。常常是一个地区又有节度使又

    有采访使。但是随着边疆战争剧烈化,多元化指挥难以胜任,于是终于出现了采访使与

    节度使逐渐归一的状况。

    天宝九年,安禄山在已经是平卢节度使加范阳节度使的情况下,兼领河北采访使,终于

    可以做到一方军政财务自己一把通抓。在安史之乱时期,由于玄宗下令给予各道节度使

    自调兵食、总管内征发,任免管内官吏等权利,采访使的权限已经被节度使架空。

    所以在乾元元年(758)下诏,罢省采访使,改为观察处置使。此后,这个职务例由节度

    等使兼任,藩镇的军权和行政督察权彻底合而为一。

    唐代藩镇割据的格局,到此才正式形成。

    唐节度使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东汉安帝永初二年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军事,为诸军节度使。曹魏景元四年263,魏军伐蜀,由司马昭指授节度。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语以明确指挥权限,如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蒲城河北诸道总管及东讨诸府兵均受其节度,但尚未用作职衔。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南北朝时,刺史大都加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