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快说啊!”听到有希望,洛思琪一下子就急切了起来,也顾不得在她面前的只是个小孩子了。
不过就在洛思琪急切起来的时候。小师弟却依然慢悠悠的问她:“师姐你知道周朝九鼎么?”
洛思琪没想到姬复周突然会冒出这么一句来,周朝的九鼎洛思琪是不怎么知道,她上学时只学过司母戊大方鼎。
她便问姬复周:“有司母戊大方鼎么?”
姬复周便是一愣,接着便摇了摇头,对洛思琪说:“师姐你要是不知道,就听我讲给你听吧!”
原来大禹建立夏朝后,在以前先王子孙诸侯国林立的基础上,又分封了很多诸侯国,时间长了,有些诸侯不免离心离德。为了检阅天下究竟有多少诸侯国,维护夏朝和诸侯国的统属关系,大禹决定召开一次诸侯大会。因这时适值各方诸侯来朝,夏禹趁机举行郊祀之礼,众诸侯都留在阳城助祭。到祭祀的时候,大禹稽首伏地,深深祝祷。典礼官高声朗诵祝文,各方诸侯细细听去,前半部分是为国祈福、为民祈年,后半部分说天下受之于舜,将来亦必定传之贤人,决不私之一家一姓,以副列圣授受之意:‘兹查群臣中惟皋陶老成圣智,夙著功德,今谨荐于皇天,祈皇天允许,降以休征,不胜盼祷之至‘。
祭毕之后,诸侯纷纷散开,又复聚拢来。大家对于大禹深深不满。一个诸侯说道:‘真是好笑,他荐皋陶于天,皋陶老病垂危,朝不保暮,哪个不知道?他要禅位于他,岂不是虚领人情吗?‘一个诸侯接着说道:‘我听见说夏禹的儿子启纠合了无数心腹之臣,想承袭王位。大禹哪里肯传贤人呢?‘后来不太满意的诸侯就都纷纷归去。
且说大禹郊祭之后,看见诸侯不服而去者有三十三国之多,心中不免纳闷。计算起来,不服之国以东南两方为多。于是大禹决定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
洛思琪听小师弟讲了这么多关于大禹的事情,可她对大禹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上学时学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之后的事倒是第一次听闻。不过姬复周说了这么多也没说到关于他说的九鼎的事,于是她便问他:“我说师弟,你说了这么多,我怎么还没有听到关于九鼎的事呢?”
小师弟摆摆手说:“师姐你别急啊,这就到了,这就到了。”
在大禹再聚诸侯的大会上,各方诸侯都带来了朝贺的礼物,大国献玉,小邦献帛,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大禹大享诸侯后,对各诸侯又重加赏赐,并申明贡法,要求务须按照规则缴纳。同时,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护各诸侯国的权利,使其不受邻国的侵犯。涂山大会之后,诸侯们高高兴兴分道而去。大禹也率领群臣返回都城阳城。走到半路,忽然传来急报,说皋陶去世了,大禹听了,不胜伤悼,返都之后,就又改荐伯益于天。这样,从前疑心的诸侯知道误会了大禹,就在坚决拥护大禹的同时,也积极进献各类贡品。
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但为免诸侯责备,大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并将从前治水时所遇到的各种奇异禽兽、神怪等一并铸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种是神,那一种是奸。
洛思琪听到了这里算是明白了周朝九鼎的来历了,但这九鼎怎么能和治好唐小虾的失忆症有关系她还是不知道。幸好小师弟并不是一个特别啰嗦的孩子,接下来,他果然开始讲到关于九鼎的妙用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