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初到“……这叫什么事啊!堂堂的京城大学的毕业生,居然给分配到了山沟里……”
“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就是喝大酒,儿子分配的事也不管管,哪怕托托关系,找找人也不至于给分到乡下去……”
“……你个婆娘跟着瞎吵吵什么,你以为我不关心儿子的工作啊,可严宁的情况和别人不一样,你家人事局的刘局长不都说了吗,严宁是省里下派下来的,人事档案都在省里呢,他没权安置,你不懂就别跟着瞎胡闹……”
“我瞎胡闹什么了,咱儿子可是京城大学毕业的啊,分到乡下去了,还有什么前途,难道像你似的,一辈子当个小兵,让人喝嗤来喝嗤去的……”
回到家中的严宁着着实实的休息了两天,旅途的劳顿一扫而空,当然,如果没有老妈的唠叨,严宁的感觉会更好。当父母知道严宁毕业分配到了东海镇以后,老爸还好点,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偷偷的找人打听着,希望能在县里换个体面的工作,可老妈却是立刻就毛了,数落完这个,数落那个,大有不把心中怨气发出来不罢休的意思,严宁跟着解释了几遍,也劝不住老妈的脾气,索性大被一蒙,找周公下棋去了。
星期一,严宁早早的来到了榆林县委组织部,部长不在,主管干部调配的冯副部长接待了严宁,简简单单的客气了几句,便叫了一辆桑塔那轿车,亲自送严宁到东海镇上任,想来是早已安排好的。这冯副部长人很严肃,话不多,在车上也只是和严宁随便聊了聊,便双眼一闭,养神去了,明显对严宁这种选调生兴趣不大。
虽说组织部管干部,但冯副部长不愿意搭理严宁,严宁也犯不上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没羞没臊的巴结别人的事,严宁还干不出来,既然你养神去了,咱也休息休息,难得的好空闲,正好疏理一下这东海镇的情况。
东海镇只有两万多人,虽然不大,但历史悠久,是北江省最早存在的几个镇子之一。东海镇虽然叫东海却没有什么海,这里曾经是满族先民的重要活动区域,海在满语里是湖泊的意思,东海即东面的湖泊,通过名称就知道东海满族文化底蕴深厚,北方特有的流人文化便是在这里形成。东海四面环山,笔架山,虎啸山、金鸡岭、大金山、小金山几座山脉相连,连绵起伏数十里,十万八万的人撒进去,连个影儿都看不到,山上水量充沛,山间溪水汇聚在镇子东侧,便形成了方圆十多里的东海湖,东海镇由此得名。
东海镇交通发达,北满铁路在东海镇分道,铁路线是北江省西北各省的主要交通枢纽。独特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东海人独特的生活习性,解放前,东海镇附近的山林里,大大小小的土匪足有一百多股,可是说东海人是土匪的后代,骨子里保持着土匪的秉性。所以,东海镇民风彪悍,东海人性子野,脾气大,一言不和就拔拳相向;易聚堆,好喝酒,酒后撒泼的事自然少不了,因此,马路边,饭馆里经常能看到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人互相撕打的壮观场面。
榆林县距东海镇六十多公里,车况不太好的桑塔那轿车跑了足足有一个小时。当车停在一座青砖红瓦的欧式二层楼前,严宁知道镇政府到了。
不紧不慢的跟在冯部长身后,严宁左右打量了一下镇政府的办公情况,办公楼就不说了,看这青砖的样子,墙角、房檐上布满了青苔,少说也得有百十年的历史了,走廊里普通的水泥地面,漆黑漆黑的,不少地方出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