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一封密信
最后一句倒引起了左少阳的共鸣,也想考考自己,看能否搜肠刮肚想出一两句诗词来应景。便背着手道:“他写得诗词不少呢,你想听什么的?”
“眼前的景就挺好。”白芷寒道。
左少阳沿着石径慢慢往前走,一轮明月下,池塘一冬的残荷并没有捞走,夹杂在新生的嫩绿荷叶里,夜『色』中,影影绰绰,显得格外凄凉。顿时想起李商隐的那名诗来了,当下拖长了声音,慢慢『吟』诵道:
竹坞无尘水槛清,[]大唐小郎中299
相思迢递隔重城。
冬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白芷寒站住了,望着月『色』池塘,细细回味,由衷赞道:“好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园子里的花掉落之后,我都全部收集起来放着,只是这池塘的残荷,总觉得不好收拾,又觉得拔了反而少了几分韵味,可又想不出韵味出在哪里。现在你听你这诗,才知道这韵味却是跟梧桐、芭蕉一样,只有在雨夜里听着,才分外的触动心弦。”
李商隐这诗左少阳原是不知道的,后来看电视剧《红楼梦》听到林黛玉说起过这句诗,便上网一查,看了这诗也很喜欢,就背下来了,这诗是李商隐寄宿在朋友家的园林里,怀念友人而写了这诗。写诗当时是秋天,所以第三句原诗是“秋阴不散霜飞晚”,为了应景,左少阳把“秋”字改成了“冬”,现在刚刚开春不久,塘中枯荷这样的残冬景象偶尔可见,倒也贴切。
左少阳道:“我也很喜欢雨夜静坐窗前,,写写字,又或者就那样静静地坐着,享受这雨打浮萍的清幽寂寥。”
“是啊”这几句说到了白芷寒的心坎里,“所以我在阁楼四下里都种了芭蕉梧桐,还有一湾池水,我喜欢白天看雨景,细雨蒙蒙的,趴在窗台上,能一看好半天。夜里下雨,看不见,只能听,而且滴滴答答,冷冷清清的,太凄凉了。”
“这倒也是,”听他说的寥落,便想起李清照的词,随口『吟』诵了两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白芷寒又呆了:“少爷当真是出口成诗,若说还是那位不知名的人写的,我怎么都不信了。”
左少阳笑道:“还真是他写的,我其实不会写诗,只是记『性』好,背了别人的几,拿来糊弄你。”
“是吗?”白芷寒话语显然是不相信的,左少阳越是这么说,她就越觉得左少阳这种含蓄内敛的文采,更让人心仪,不禁幽幽瞅了他好几眼。又道:“对了少爷,你先前那‘留得枯荷听雨声’中,有一句‘相思迢递隔重城’,这相思,却是相思的谁呢?”
“这个……,嘿嘿,我都说了,这诗是别人写的,我怎么知道他当时相思的是谁?”
“这人一定是心中最挂念,又相隔千万重的。”
左少阳站住了,这静夜里,提起来,到让他想起来相隔千年的父母亲人,不知他们可好。
白芷寒见他呆立荷塘边径上,望着明月呆,想着果真让自己说中了,不禁心中暗忖,能让少爷如此动心的,一定是位绝世美人,却不知是何等样人,能让少爷如此相思。
左少阳呆立半晌,这才轻叹一声,摇摇头,背着手踱步来到阁楼下。
这荷塘边的阁楼分上下两层,下层是个大堂。左少阳迈步进去,白芷寒忙晃火石点燃了手里的灯笼,在旁照亮。左少阳抬头一看,只见大堂正中挂着一幅画,是一湾寒池,边上满是绒绒的白雪,一树腊梅,迎寒俏立,美艳不可方物。应该是外面池塘冬景的写照。题款字迹娟绣,写了一诗:
历尽水霜雪中埋,
不问东风默默开。[]大唐小郎中299
芬芳未了化为泥,
寒风难禁暗香来。
左少阳看罢,觉得这诗意境很熟悉,意境很像北宋6游的《咏梅》,似乎是从那诗的合诗注脚,别有一种滋味。细看落款,正是白芷寒,不禁回头望向她。
一盏红灯笼,照得白芷寒温玉般脸蛋红扑扑的。白芷寒仿佛猜出了左少阳的想法,轻声道:“那天,我听少爷你在那树腊梅下『吟』咏了两句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很是喜欢,后来闲暇时便画了这幅画,想起你说的这两句词,就写了这合诗,只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左少阳道:“想不到你书画双绝,不仅画出这么好的一幅画,还写出这么好的一诗,意境并不逊『色』于原词。当真厉害”
“随手涂鸦,少爷见笑了。”白芷寒有些不好意思,“我一直以为那两句是少爷随口『吟』诵的,原来是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