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子里都是贩卖竹制品的,有背篓,筲箕等家用物件,卖斗篷的都有两三家。ωWW.
花了一个时辰,日头已经高高的了,赵铁柱看着剩下的七八个斗篷,叹了一口气。
生意不好做啊!
临川府盛产竹子,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点篾匠手艺,所以,竹制品卖不上价,一个斗篷,半个时辰就能编好一个,价格就更低了。
一文钱一个,顾客还会挑三拣四,说你的箬竹叶放得不密实,会漏雨,黄蔑粗了份量重,戴着脖子受不了,黄蔑细了不经使,一年后又得买新的!
反正理由很多,老天一文钱,你还想压价,请问你想怎么压?
老爹已经习以为常了,赵信憋了一肚子火气,更多的却是无奈。
两人寻到牙行,管事给了个价,有水源的水田,三贯一亩,旱田和旱地一贯一亩。
至于坡地和瘦田这些,不要!直接不要!
老赵出了店铺,肝都在颤!
好家伙,赵家上好的水田,就只有两亩。
旱田三亩,这还是老三成丁之后,家里劳力多了,能挑水浇田,才保住的三亩。
旱地有二十亩。瘦地,就是那片五亩的竹林。
别看有二十五亩,但是产出不高啊,年景好的时候,平均每亩能产两石。
一石等于十斗,相当于300斤。
按一日两餐,一家九口计算,一石只能吃一个月,一年就得十二石粮食。
还有税呢?
税制和唐朝差不多,分租庸调三种。
赵家四个成丁,每丁每年缴纳“租”栗二石。
“调”随乡土所产,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此外,每丁每年必需服徭役二十日,就是“庸”。
算下来,只剩下三十石了,但是赵家没有种桑养蚕这些,所以得掏钱缴纳‘调’,服徭役,有时候是会死人的,所以有些年景,必须花钱赎买。
还得人情往来,还得给家里的小子娶媳妇。
总之一句话,一年到头剩不了三瓜两枣!
“老爹,别头疼了,跟我去办一件事!”赵信拉着满脸沮丧的老爹,快步向着另一条街走去。
在来的时候,赵信就观察过,有一家店铺,门面很精致,里面堆放的货物比较杂,但一眼看去就知道金贵物件,那就是赵信选定的目标。
“怎么停下来了?”老爹一脸的不解,“你小小年纪,还能办事了?”
“老爹,你在这里等等我,我去前面那里卖点东西。”赵信晃了晃手中的竹筒。
老爹也没有再言语,小孩子在野地里抓了点东西,就想着上街卖了之后买饴糖吃,太正常了,老大老二干这些事,还少了吗?
不过,五郎走去的店铺,看着怎么有点气派的模样啊?
福荣堂。
这是街面上少有的,有店招的铺面,其他那些,大多数连块牌子都没有。
小二看着进来一个小孩,而且穿着麻衣,一看就是来瞎胡闹的,“小孩,出去玩,这里是做生意的地方。”
“小二哥,我就是来做生意的,把你们掌柜请出来。”
赵信弯腰作了一个揖,笑着说道。
“嘿,小屁孩,睡觉还尿床吧?学着做生意了?”小二看赵信滑稽作揖的模样,开口调笑。
“小二哥可别看不起人,有志不在年少,无志空活百岁,速去把你们掌柜请出来吧。”
“哈哈,行行行,想见我们掌柜,诺,这就是!”
狗血的事情,倒是没有发生,小二那几句纯粹就是见赵信年纪小,调笑几句。
赵信抬眼看去,站在柜台上,正在敲打算盘的老先生,正在愣神,见赵信看过来,才回神问道,“小兄弟师从何人?这句‘有志不在年少,无志空活百岁’从哪里学来的呀?”
赵信以为这是个账房呢,原来还是掌柜。
“掌柜老兄,失敬失敬~”
刘掌柜又愣住了,话说这一个月愣神的时间的,也没有今天多啊!
我喊你一声小兄弟,你还真敢喊我老兄?我老刘这年纪做你爷爷都行啊!
不过,刘掌柜专业素养不错,马上询问道,“小兄弟有何贵干啊?”
“不知,你们这里收不收东西呀?”
刘掌柜打量了一番,注意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