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强渡黄河(中)
大河北岸。
密切关注南岸动静的刘杲,突然发现北岸下游百数米,火光闪烁中,数十米名兵卒聚集成团,似乎正与岸边的一户渔民对持。
刘杲眉头一皱,唤过一名亲信,指着百数米外的骚乱,吩咐道:“你去瞧瞧何事?”
亲信去而复返,回禀道:“隔岸为小*平津屯军之地,故附近舟船少缺。因州牧急于渡河,部将们便令士卒,强行购买附近大小船只。”
“下游之家,为一杜姓渔农。兵卒以五千钱,暂时购买其家中三条渔船,但是这杜氏渔农,却是犟头,执意不肯卖船。且无论士卒如何说法,再加钱数,这渔农皆是不愿。”
“州牧军令紧急,周围船只难聚,是以士卒也不愿退让。那些士卒便因此与杜氏渔农对持。”
刘杲随口道:“若是渔农不愿,且劝服不成,便由得他……”却是刘杲以为,渔农既然不愿卖船,士卒们便该去寻找其他愿卖之人。
刘杲话刚出口,便被华歆打断:“如今征调船只有多少?”
亲信回答道:“大略四十余艘。因为隔河面对小*平津,北岸的渔民稀少,船只亦难寻。便是因此,士卒才会因三条渔船,与渔农对峙。不过附近乡里之间的木匠,已经尽数被征调,正在加紧赶制新船。”
四五十条渔船……
六千步骑……
这是个怎样对比!
刘杲顿时无语。
华歆已经开口吩咐道:“兵事紧急,岂能随意拖延。令士卒速速了结此事,务必征调来船只!”
亲信得令而去。
闻听华歆话语,刘杲皱眉道:“子鱼所言,莫非令士卒蛮横行事?”
自刘杲建军起,颇为重视军纪。说服黑山贼,征伐西羌时,因为刘杲声名浅薄,军纪推行效果,尚且不是很好。而入并州来,刘杲大权独掌,言出令随,全权严格执行军纪。
刘杲所练军伍,虽然没有天天吆喝“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何如何,但是却严格执行“不扰民”政策。刘杲收降来的黄巾士卒,很多都被刘杲以军纪为藉口,唰到屯田处、煤矿田、砖窑厂,充任警戒安保。
也是因此,再加上年初,刘杲忧心天气变化,大搞兵卒下乡,义务助农,刘杲在并州的人心,尤其是乡野村民之间,一路高涨。
对与自己部队,刘杲唯一自豪的,便是军纪严明,有公令无私情,不比同时期各路刚刚凝结势力的,类如公孙瓒等军阀。今日士卒搜集不到船只,与渔农对峙,而非直接逼抢,便是因为刘杲数年如一日,在军中贯彻实施、严明军纪的效果。
也是因此此种理念,刘杲才会对华歆所建言,隐隐有点反感。这是刘杲深知“千里之堤,溃在蚁穴”,任何军纪法规,只须打开一道缺口,便能放出无数魔鬼。刘杲不甘心让自己军伍,也如历朝历代的精英部伍一般,逐渐走向衰落。
华歆听出刘杲隐隐的不满,呵呵轻笑一声:“兵阵杀伐而已,何必言仁义?伯兴莫非还欲以宋襄公为表率?”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