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新花样,不过便是依着高祖初年的井田分封制度稍加改动罢了。我初步是这么想的,凡是唐州、南阳、方城一带的百姓每户人家以人头来算,男丁算一人,女子算半人,按照每户总人数分配良田。我叫人去粗布估略过,将周遭的良田分为上田、中田、下田三种。男丁一人可分下田二十亩、中田十五亩、上田八亩。我看过这三地三十余县的百姓加到一起约莫有四十万,算上逃走的十多万剩下二十来万,分完田亩还有剩余。”
稍顿了顿,李括接道:“我会在这三地青壮中征集乡勇以作预备军,乡勇农忙时尽可以忙于田垅,农闲时再由老兵带着训练,也算是重建折冲都督府吧!”
听到此处,薛贵终于明白了李括的意思,这个做法若是真的得以施行,唐州一带民众的自保能力将大幅提高。
“这些参加乡勇的青壮会适当分配一些剩余田亩,当然数量多少视他们训练刻苦程度而定。至于每年需缴纳的米粮嘛,我初步定在两成。”
李括一口气将自己的设想倾数说完,便等着薛贵分析。
“将军真是大善人啊,我替唐州百姓谢谢您了!”薛贵听得十分感动,眼泪顺着面颊直淌了下来。他冲李括深施了一礼道:“十取其二,便是我大唐开元年间都没有过这等事啊,有您这句话,我相信来年那些荒地斗会种上麦子、粟谷!”
李括摆了摆手道:“你无需谢我,非常时期大伙儿当齐心协力一致抗敌,安贼虽然强大,只要我们心气儿足未必没有机会。”
薛贵连连道:“您说的太对了,那我,我该怎么做呢?”
李括叹了口气,背负着起了身:“我虽然来到唐州已有半载,却并没有完全建立起威信,怕是不能够让三地百姓全然信之。届时我会在各地州县衙门外贴出告示,由军卒通知道每家每户。不过,为了让百姓心安,我会选出一些门户以作表率,薛老掌柜你便是其中之一。”
薛贵听后诧异的道:“您说,您说要分给我田亩?”
“嗯,当然,我今日来便是为了此事。”李括点了点头:“我知道你老关系广,见识的人多,希望能够帮李某多加宣传。”
官衙传播消息的速度永远比不上民间街头巷尾的口耳相传。李括选择酒肆、茶馆这种地方作为传播渠道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
“可是,可是我不是农户啊。您,您怎么”
“我家将军刚才可说过只有农户才能分配田亩?他说凡是唐州、南阳、方城三地的百姓,不论身份皆可以分到田亩。”
王小春看不惯薛贵动不动就目瞪口呆的样子,刚忙站出来堵住了他的嘴。
“将军,将军,您真是我们三地的大恩人啊!”此时的薛贵已经是泣不成声,一边用袖口抹着泪水一边说道:“此举一出,我敢说临近叛军控制州县中的百姓都会争相向三地涌来。若大唐的将领都像您这般,我大唐收复失地,平定叛乱之日将不远矣!”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排位便是不变的真理。除却士子,农户便是最尊贵的阶层,而居于四者之末位的商贾地位远远低于农户,甚至没有入朝为官的资格。
而现在,现在李将军竟然尝试打破这种故有的模式,走一条崭新的道路。
薛贵仿佛看到了一张繁盛无比的图景,在不远的将来唐州一带有良田数十万亩,百姓更是富庶强悍,敢于向骁勇善战的叛军主动发起攻击。
因为他们是唐人,因为他们是唐人!
ps:关于田亩制度不想说啥了,我也懂得不是很多,其实我对于安史之乱的平叛一直持有的看法就是这样,高筑墙、广积粮。毕竟当时叛军实力确实强于中央,这你得承认。但我打不过你,还耗不过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