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作自己好像从来没听到他俩对话的样子。
推门进了正堂,端木易看见季安还没到,便先自己找地方坐了下来。开始整理着自己现在所掌握的信息。
刚刚那两位伙计所说的虎牢关,便是现在都城制邑西门关口的别称。这也意味着,若是郑伯真的把虎牢关以西的土地让了出来,那么现在郑都将成为郑国边境,只怕还要另立新都。
当然,这对于现今郑的国力来说,只是区区小事。即便需要出些财力物力,季安这些大夫们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但这么一来,只怕大夫们原有的土地也会随之缩小,而这才是季安真正受不了的。
而且,按着端木易对季安的了解,此人野心很大,城府极深,绝对不是一个甘愿安安分分作大夫的庸人。若他真有异志,自己究竟是助他一臂之力,还是趁早弃暗投明呢?
正在这般权衡着,端木易忽听得脚步声响,抬头看去,见季安已经来了。他连忙起身行礼道:“季大夫见谅,在下方才心有所思,怠慢了些。”
“无妨无妨,不知先生刚刚想些什么,可否讲与我听听。”季安笑着道,但扬起的嘴角中,总觉得藏着些什么。
在玩弄心计上,端木易自知不是季安的对手,但好在他刚刚得到了些风声。所以,此刻还并不至于让季安牵着鼻子走。
为了设防,端木易刚想以考虑吃喝的说辞蒙混过关,忽然又觉不妥。他琢磨着,季安为人心思甚密,自己不可能以同样的姿态两次获得他的信任。
于是,端木易只好换了番说辞:“我在思索与大夫一起面见郑伯时,该怎么穿着,怎么行礼,怎么说话,才不至于失了大夫的面子。”
“哈哈哈,”季安抚掌笑道,“先生可真是小心谨慎啊。”
虽然仍不知季安心中所想,但看他得意的样子,端木易猜测他已然上钩。
于是,端木易趁势刺探道:“季大夫,在下与大夫此番一同前来,为何没见到其它的大夫公卿?”
听到端木易的提问,季安眼中闪过一丝提防,接着又一脸狡黠地笑道:“不瞒先生说,此事我也才刚刚得知。这次,郑伯只召见了我一人前来,似乎是要说迁都的事。”
这要是放在平日里,端木易没准儿就信了。毕竟,真假参半的话,往往都比较容易让人上当。
但此刻,端木易是说什么也不会轻信了。
只是为了显得自己没那么多心,端木易还是拿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接茬问道:“怎么突然就要迁都?”
“据说是郑国最近几年国势大盛,征伐不断,天子便有了猜忌。这次郑伯要把西边的土地划出一部分赠予天子,所以都城也得动一动了。”季安说道,“看来有些时候,韬光养晦也不错。你说是吧,先生。”
说后半句话时,季安有意往端木易的方向看去,眼里带着些笑意,似乎别有所指。
这弦外之音端木易自然是听得出来,此刻对他来说,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寻找一个平衡。
在这个平衡里,他不能表现得太过聪明,引起季安的猜忌,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愚钝,引起季安的怀疑。
就比如说现在,他要表现得听出了季安的想法,又不能表现得太过确信这想法。这确实很难,所以,考验端木易演技的时刻到了。
为了表现出些许震惊,端木易刻意掉了手中的筷子,慌忙地伏身前去捡拾。
待抬起头来,正迎上季安笑里藏刀的眼神,端木易忙用有些怯懦的神情遮掩过去。
看着端木易手忙脚乱的样子,季安很是得意,略带讥讽地笑道:“先生这是怎么了?”
端木易立刻拿出一副尴尬的样子赔笑道:“着急吃,没拿稳,见笑了,见笑了……”
尽管表面上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端木易内心却在骂道:这个老狐狸,还想玩我,要不是老子听过青梅煮酒的故事,此刻还真不知道怎么应对了。
对端木易的表现,季安十分满意。在他心里,端木易不过是个自作聪明的读书人,此刻正完全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
虽然用影帝般的表演获得了季安的信任,但是端木易也意识到,这场饭局上,要是再想刺探到有用的信息,只怕是难比登天了。于是,接下来的推杯换盏间,他便小心了许多,不再试图打听什么。更多得则是在说些没什么营养的废话。
就这样,一个装傻子的人把一个把人当傻子的人当做傻子忽悠了半天,这场属于两个“傻子”的饭局便如此“和谐”地进入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