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各路名人来打卡(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褚老,褚老,不得了啦!了不得啦!孙奇逢来了,

    吴一夸张地用手在额头一抹道:“你看,全是汗啊。”

    “小吴啊,你是说直隶容城的孙奇逢来了?”

    吴一接口道:“可不是么,我已把他的一家子安排在宣传部的招待所里。”

    褚老道:“也好,来了一位真正的大儒,小吴啊,好生安排吧,目前黎城高等学院以筹备完,最好让孙奇逢去,想办法挽留他,他的号召力,可不一般,往后,像这种已出名的,还没出名的文人大儒,慢慢会汇集到这里,在学术上可以交流,在思想、理论、主义上不要去强迫,让他们自己去看,自己去理解,人民南路那边的学院区住房也快完成了,这些住房就是分配给以后有功人员,对解放区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准备的,全是单独的四合小院,院内主房、书房全是落地大玻璃窗,独立卫生间,抽水马桶、洗手池,米白色地砖,电灯照明,一共建了20套,还有小一号的三合院,里面设施差不多,也有20套,在人民北路上是四幢五层公寓楼房,一共120套房,每户240平米,除去主室,客厅,2厨房,2卫生间,书房,另隔有四个小房间,这是专门为现在的社会家庭设计的,因为有钱能买这房的人,一般家里全有小妾,丫鬟。四幢楼目前是整个黎城的标志性建筑,四楼合围着楼下一个小湖泊,四周建有楼台亭阁,沿湖有长廊,遍种桃柳树,原本是穿越众的居住地,后然一想,不需要,用大虎、新娟的话来说,我们的归宿不在这里,所以干脆成了房地产买卖了,现在预订的全是实力很强的商户,大户们,哈哈,条件也差不多成熟了,对哪些有进步思想的文人,好生相待,对那些只会空谈还顽固不化的不要理睬,这种文人最多,也很讨厌,我们想挡是挡不住的。”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直隶容城(今河北保定容城)人,明末清初理学大家,与黄宗羲、李颙齐名,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孙奇逢万历二十八年中举,后父母接连去世,在乡庐墓6年。期间,刻苦读书,经、史、子、集广为涉猎,并多与贤友切磋论学。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居孝期满的孙奇逢开始游学京师,广交名士。

    去年满清入关后,原本的历史走向是孙奇逢南迁河南辉县,河南辉县在夏峰村授徒讲学20余年,着书立说,研读各家经典,创立“夏峰学派”。黄宗羲评价“北方学者大出其门”,故孙奇逢又有“北方孔子”的美誉。

    可是现在,孙奇逢带着家小,正南下赶去辉县,半道上偶然间看到了某一期《黎城周报》后,立马带着家小,赶到了黎城,找到了《黎城周报》编辑部,上报到吴一手里。

    另有外国传教士汤若望,彻夜难眠,桌上的某期《黎城周报》赫然写道:“太阳中心说,地球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而月亮环绕地球运转,在太阳系中,有8大行星,分别为水星、火星、地球… … .”

    要知道此时的日心说,才刚刚被哥白尼发现,而要得到证实却在60年后,约翰尼斯-开普勒和伽利略-伽利雷证实。

    而另一篇为地球分南半球和北半球,两个极点为南极和北极,常年被冰雪覆盖,而赤道… … 。

    汤若望坐不住了,找到了当时任通政司的李天经。

    先来说一说李天经此人。

    李天经,字性参、号仁常,吴桥县城关镇驸马村人。祖父李懿,曾任明朝西宁道兵备副使,为边防名将,文武兼备。李天经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驿外郎、济南郡太守、山东督粮道、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光禄寺正卿(一品),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正,被誉为“李青天”,并且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天文学家。

    原本的李天经正要辞官,原因就是不当这个清朝的官,正打算以病老为名,辞归故里,这一天,汤若望来拜访,连忙引进书房,等丫鬟上茶完后,只见汤若望很神秘地掏出了一个装订本《黎城周报》,这一看不打紧,把李天经给吸引住了,短短的几篇文章,《黎城周报》是用来科普的知识,可在这二位看着后,是越来越心惊,要知道,李天经曾和李之藻、王应麟及外籍传教士龙华民、邓玉涵、罗雅谷、汤若望等人参与,经过不懈努力,历经五载,完成《崇祯历书》,它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内容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三角学,几何学,天文仪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交食,全天星图,中西单位换算等,共四十六种,采用第谷(1546—1601)的太阳系结构系统,计算方法中翻译了哥白尼(1473—1543)《天体运行论》中的许多章节,还有开普勒(1571—1630)《论火星的运动》一书中的材料,历法计算中不用中国传统的代数学方法而改成几何学方法,该书126卷,全是他审核的,而现在看到的是什么?五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还对这八大行星做出了解剖,行星的大小、质量、组成物质、温度及每一颗行星的卫星,星环等等,短短几千字,包含了一个太阳系,只能用震惊,震惊来形容了。

    大明理学家刘宗周不是坐不住了,而是气不过了,在大明像刘宗周这种文人很多的,不过别人如果碰壁要么回头,要么改变,可是刘宗周就是一根筋,那么先来说一说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着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那么刘宗周最后为什么要绝食寻死?也就是说明年1645年7月,刘宗周要绝食了,接下去就说说他的过往生平就知道,此人这样的死法是合情合理的,还带有一丝的悲壮。

    万历二十九年,也就是1601年,刘宗周高中状元,人生三大喜,一曰,状元及第时。二曰,同房花烛时。三曰,他乡遇故知。可是巧不巧,此时刘宗周母亲正好去世,刘宗周只能丁忧三年为母守孝,这是古人的大规,三年后,什么菜全凉了,只能在家苦读经书,做做学问。

    到了天启年间,时来运转,被朝廷任命为礼部主事,不出一年又升任右通政,就这样正式踏入官场,可是刘宗周跟其他人不一样,不入世俗,自己想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人在官场上不可能官运亨通。

    当时,魏忠贤当道,许多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