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127章

    功碑完成后,刘福禄发现勒石后碑有王天印的名字,还数他募捐最高。

    这事奇了,他刘福禄可是一直关注着王家人的,他没有一次见这个王天印来工地露露面。

    问刘宝库,他说:“那是潞泽辽北镇守使参赞王加举捐赠的,说是在碑文上刻上王天印的名字。”

    刘福禄明白了,意识到这王加举不是一般的人,这才是他最难对付的人,他不怕那些不讲理的,而是怕那些太讲理的。

    大池告竣后,善后饮水护堤之事还在继续,乡民已经开始在大池里挑水吃。从“济旱池”正门进去,下五步台阶一弯腰就能舀满水桶,甚是方便。

    修缮文庙是乡民逢节祭拜之事,济旱池的落成却是乡民每日每时之常用。就连刘福禄也觉得自己这一善举深得民心,都有一种飘飘然的成就感。

    显然,刘福禄此举是得到了大家的尊崇,而王大户家族长王世浩却是夜不能寐,只觉得有上千双眼睛在看着他,上千只手在戳他的脊梁骨,特别是看到乡民抬着、跳着水桶高高兴兴从大池里来到大街上。

    他听从王天印自始至终没有参加济旱池的工程,其实他跟刘福禄在庄上都是同辈人,并没有什么过节,刘福禄的一些举措他也是支持的,碍于王天印的势力他就听从了他。

    结果大池工程告竣后在碑文后面却有了王天印的名字。

    这个消息是王家的那些孙辈告诉他的,他从全体乡民开始修挖大池后就没有出门到东小龙山转转,大池修成后他更是没有脸去,觉得自己没有参与这样的事情而感到羞愧难当。

    王天印给大池募捐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以为这是王天印将他给耍了,一时没想开就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上吊了。

    王家族长王世浩死后,王天印继任了族长,王世浩埋葬当天王加举回来过,坐着一辆黑色小轿车,围观的百姓将整条街围的水泄不通,他们虽然是来观看王家的隆重葬礼的,却意外被王加举坐着的小轿车吸引了,一个传一个,就像一阵风,连外庄的百姓也相继从十几里开外赶来看这辆小轿车的稀罕了,还说是外国进来的车子,大清皇帝都没有坐过的车子。

    那拉棂的孝子排了至少有半里地长,围观的人都在拉棂的队伍中找寻这个专门坐着外国轿车来送葬的王加举是个什么模样。

    王加举跟王天印那样都是瘦长瘦长的身材,头上戴一顶青色礼帽,一身青色制服显得松弛下垂的跟身体不够协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官服。王加举是孙子辈分,就排在拉棂的最前面,分明显眼。

    刘福禄也悄悄尾随在拥挤的人群中朝王加举瞄了一眼,心想这小子真是跟王天印一个模样,像从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一看就比王天印有内涵,有心机。别看人家王加举替父亲王天印捐了那份钱,上了碑文,那才是最厉害的,让他刘福禄张着嘴冒热气。人家分明就是瞧不起他,他还不如一个甲长刘宝库的面子大。

    王天印跟王世浩同辈,虽然轮年龄排下来还轮不上王天印继任这个族长,就是王加举那天来那么一遭,这王家族长就定为王天印无疑了。

    这就是人家王加举的厉害,是真正的本事,杀人不见血。刘福禄想。儿子刘保金连人家这本事一篓子都没有,白白当那个京官。

    刘福禄听说东山游风约又在起事了,说是老百姓承担不起现在的苛捐杂税,自从民国后,县长命令对本县的土地人口做了一个彻底的清算,由乡约所逐村逐户核查造册,然后加盖县府印章,实行一亩一章,一丁一章,地亩、人头都要收缴印章税。

    刘福禄也是觉得这个税收是有点苛刻,上面造些名堂想着法子地向百姓摊派,什么亩税、丁税、盐税……又出来个“印章税”。再想个法子按照“丁倒累户,户倒累甲”这个办法向百姓收取。

    就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如从前那样自如了,那些摊派的任务就像架在他脖子上的一把枷锁,喘不过气来。幸好这个“丁倒累户,户倒累甲”的制度,遇事不是他一个人发愁,虽然多了一些领薪资的。

    在这三年中,他是一心操在修建大池上,那些地亩地丁税他都是交给各甲长、户长进行的,并且实行“丁倒累户,户倒累甲”的制度,公事公办。他还没有感觉到某年某甲某户欠交或不交捐税。

    当然了,他本来就是个富裕户,他一定是体会不到那些没有钱没有地而且拖家带小还常年有病的穷丁户。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