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鲜卑人派大军插手中原战事,出兵协助董卓的时候,项明是无比暴怒的,可一味地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仔细思索之后,项明还是决定去信请求秦正出兵。
纵使他确实有信心率领诸侯联军击溃包括董卓与鲜卑人在内的所有敌人,但他完全不敢保证己方的诸侯是绝对齐心协力的。
而且,即便胜利,代价也绝对会是极为惨痛的。
项明不希望在讨董一事之上浪费大量的时间与兵力,因为这会影响他此战以后的一系列布局,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会尽一切努力将战争压制在这半年之内。
这就需要秦正对凉州进行进攻,从而影响董卓的决断。
只要秦正有所行动,那么无论董卓是否回援凉州,其麾下士兵都不会像凉州无碍那样奋勇战斗,总会有人心忧凉州的情况,战斗力也将锐减。
最终,只要董卓想要谋求一线生机,必定会率军回援,这样一来他与鲜卑的联盟便不攻自破,这场战争也有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
而秦正那边,正巧也在等待一个入场的时机。
此时,匈奴中的两位上帝之鞭已经开始了最终决战,整个戈壁都成为了他们驰骋的战场。
这种情况下,或许有小股残兵败将会逃亡到西域,却绝对不会有更大的威胁,加上鲜卑也派出大军支援董卓,使得秦正一下子没有了任何压力,可以将注意力放到中原战场。
在秦正看来,西域这股力量也可以决定战争的走向,无论自己帮助哪一方,都将极大程度地提升这一方胜利的可能,并且可以从中获取极大的利益。
因此他一直在寻找加入战场的时机。
但秦正毕竟是一方诸侯,此前已经宣称不加入这场战争,现在又出尔反尔,即便他并不在意名望有失,却也不愿轻易反悔。
毕竟,在没有蔑视一切的实力之前,还是要遵从战争游戏最基本的玩法,师出有名是一个必须的条件。
好在,项明的一封信件及时地解决了秦正的这个苦恼。
从秦正的角度来说,也是希望加入诸侯联军的一方,不愿同异族为伍,而且,与其董卓口说无凭承诺的益州,秦正更为看中的是西域与中原的交界地带。
若是他能够趁此机会吞并凉州,就等同于攻取了中原的门户地带,他可以以中原之外的身份向这片沃土发起进攻,且进可攻退可守,虽不比当年老秦之于六国,却也相差不远。
于是,收到项明的来信之后,秦正与麾下众将进行了一次关乎未来规划的集会,将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部署规划妥当,这才点齐十万大军,进攻玉门关。
这则消息,是项明特意嘱托秦正快马加鞭送至前线的,还派出一队探马对凉州的斥候进行拦截,使得董卓收到这条情报的时间滞后不少,足矣让联军从容地完成布局。
项明的解释当然不会那么详尽,最起码不会提到他与秦正的约定,一切敏感的话语都含糊带过,却也让众人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