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里的距离,虽然中途要越过大伾山与雒水之间的坎坷地带,但对于全军骑兵的鲜卑大军来说,也不过是须臾之间的事情。
如若不是一边查探敌军是否有所埋伏一边行军,这速度还要快上几分,总之,不到半个时辰,大军转过一处树木丛生的小丘,就看到了前方不远处,集结在一处的敌军。
实际情况确实如同今晨那名士兵通禀的那样,敌军人数不少,黑压压的一片,少说也有上万人。
而且,他们有意地用战旗高台等物阻挡来自这边的视线若不上得近前,根本看不到他们在做什么。
令探查更加艰难的是,他们与敌军中间,并不是什么草木茂盛的地带,而是一片平坦。
平坦到,这边出现什么风吹草动,另一边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自己派出的士兵未能获得半点信息的原因。
并不是他们无能,而是此事确实太过艰难,别说他们,就算是拓跋宏自己,都没有办法知晓敌军阵列之后的情况。
隐隐地,他猜到了敌军为何选在这样一个地方进行布局,平坦到没有任何遮掩的地带一方面可以防止己方发现异常,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决堤后的大水按照他们预想的方向流动。
凡大河决堤,洪水只能确定是朝着下游奔涌,但想要控制水势,便是仙人手段。
至少,有史以来没有人能够做到控制水流的走向。
但这也不意味着水流完全不可控制,至少,能够利用地形在一定程度之上控制一下大水蔓延之势,不至于在第一时间便危及到成皋南部。
而这,可以给敌军主力争取到充足的时间撤离至安全区域。
所以,选择此处作为谋划之地,算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做法。
不过,这种做法在拓跋宏看来,反而成为了敌军失算之处。
就差一点,敌军便可以完成布局了数日的计划,最多再过两三个时辰,大水便会奔流到成皋城下。
如果……不是自己及时洞察到了敌军算计的话。
现如今,自己率大军出城阻止敌军放水决堤,想来,也是敌将未曾预料到的一重因素。
固然,平坦的地势对于敌军有诸多优点,但在此时,反而成为了己方的有利条件。
早知道,自己身后尽是骑兵,八万大军一趟冲锋下来,一切阻挡在他们身前的,都将支离破碎。
而且,这平坦的地势为他们尽可能地缩短了冲锋的时间。
无论敌军修筑的堤坝是何等规模,若是想要积攒到足够阻碍己方大军出城的那种程度,寻常堤坝都会被冲垮,至少,也不是那么轻易便能够掘开的,少说,也需要花费一柱香的功夫。
这点时间,足够他率领大军冲杀而来,阻止敌军的行动。
由于敌军随时都有决堤放水的可能,拓跋宏并没有犹豫太长时间,简单地观察地形,发现并不像是有所埋伏的样子,便下令全军冲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