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城北,简朴书屋内。
卢旭与周老相国二人隔着书桌相坐。
一老一少,一个问,一个答,就像是长辈在考校晚辈的学业。
老人静坐不语,倾听着卢旭的回答,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慢慢点头,眼里流露出一丝赞赏。
“你的赈灾之策,虽有些稚嫩,但别出心裁,细细品味,却有一番道理,立意在民,深入浅出,好,很好!”
老人一连说了两个好字,足见心中欣赏。
“晚辈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称不得老相国夸赞。”卢旭拱手谦逊的说道。
“你现在不是学问不够,而是阅历不足。”老人说着,突然就咳嗽了两声,这才继续道:“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步步拾阶,眼界大开,但愿你在红尘官场走上一圈后,能将自己的观念落实。”
将手中书本放下,继续开口道:“文能见心,你的文虽有斧凿痕迹,但里面的慕民之意真实无虚,只要行得正、坐得直,科举必将能有所成。”
卢旭听了,拱手行礼:“承老相国吉言。”
说着,他忽的想到一事,也不犹豫,直接便问道:“晚辈请问老相国,此来沅陵,有何用意?”
这样直白的询问,并未让老相国着恼,他缓缓回道:“我被圣上遣来边疆,正好去了凡俗干扰,安心著书,哪里都是一样,只是得到消息,沅陵南方十万大山外围有一处封印松动,所以来了这边,以防出现意外,使得生灵涂炭。”
“封印?”卢旭闻言有些好奇。
“这些现在的你不必知晓,朝廷已经派人来巩固封印,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听了这话,卢旭不在多问,转口又说道。
“早就听闻老相国心念万民,果然传言不虚,只是因为一条消息,就不远万里的来到沅陵。”
这句话不是卢旭奉承,读书人自有一个圈子,无论贫富,都会有心无意的注意士林风闻,而似周老相国这样的人物,更是士林之中的主角,一言一行,备受瞩目,多方流传。
老相国却摇摇头:“民为国之根本,为民做事不值得赞,乃为官本分。须知民能载国朝,亦能覆天下,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不能有一丝轻视,与民有关的事情,再平常的,都不能当成小事。”
“老相国所说发人深省,可世上能这般想,又这样做的人,怕是寥寥无几。”
老相国点点头,继续道:“所以要多读史书,以史为镜,明得失,知进退,懂道理,自是天下太平。”
“相国说的是。”卢旭回道,不过却是注意到了老相国眉目中流露出一丝倦意,于是接着开口说道。
“今日时辰已晚,晚辈就先告退了,老相国早些歇息。”说着便起身拱手行礼。
“嗯,去吧,以后学业上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
卢旭闻言心生狂喜,别看着小小的一句话,却代表着老相国对他的认可,授业解惑,这便定下了师生名分,老相国可是三朝元老,不知多少青年才俊欲拜其门下而不得,也不迟疑,连忙改口道。
“多谢老师!”
“去吧。”老相国摆了摆手,卢旭便感觉命魂失重,狂风呼啸,好似跌入了无底深渊,心下一惊,念头炸裂,劲力便涌了出来。
咚!
撞击声中,他猛地从石凳上起身,撞在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