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映衬下,陆宛君的绝色也不甚太打眼,可陆宝菱却看得分明,那个宁妃虽然不爱说话,可经常盯着陆宛君看,那眼神里绝没什么善意。
太后挽着陆宝菱让她坐在旁边,朝云太妃笑道:“你是第一次见吧,这就是陆家的三姑娘宝菱,你瞧瞧,是不是个俊俏人?”
云太妃微微颔首,她声音也很好听:“的确是个美人胚子,徐家有福气了,娶到这么一个标致的儿媳妇。”
太后笑道:“不光人长得俊,也聪明,都说陆家的闺女各各不同凡响,我瞧着都不如这个通透。”
云太妃笑着附和:“太后的眼光必定是不错的。”
因为知道陆宝菱即将出嫁,太后便赏了两盆红珊瑚给她,云太妃和诸人也各有表示,陆宝菱稀里糊涂入宫,反倒得了不少好东西。
太后上了年纪,,最喜欢闲话,说着说着便说到了京城未出嫁的女儿身上去,提到了程皇后的侄女,程怀玉的妹妹程怀秀:“我记得那丫头也是差不多的年纪了,不知道许人没有?”
程皇后笑道:“怀秀是我大嫂的心头肉,如今虽到了年纪,可也没有说亲事呢,倒有不少人上门去问,大嫂也犹豫着呢。”
太后笑道:“一家有女百家求,都有哪些人家啊?”
程皇后忙道:“别的我也记不清,有一个是威远侯魏家的次子魏长清。”
太后点头笑道:“长清不错,人长得俊秀,也体贴孝顺,不过,到底是次子,不免委屈了那孩子,要我说,不如配给秉书更合适。”
何秉书是太后的侄孙子,何家的长子嫡孙,宜德长公主的嫡长子。
程皇后喜出望外,赶忙应了。
云太妃笑道:“没想到太后又促成一桩好事。”
太后笑道:“年纪大了,就爱在这些上头操心。”
又说笑了一阵子,太后露出了乏意,大家便纷纷告辞,陆宛君便把陆宝菱带了回去,陆宝菱这才问太后为什么宣她进宫,陆宛君笑道:“是我求了太后,想给你一个体面,若是能得了太后赏的东西压箱底,岂不高人一头?”
陆宝菱这才恍然大悟,想起进宫前的忐忑不安,埋怨道:“姐姐也不明说,倒吓了我一跳。”
陆宛君此时又免不了一番嘱咐,叫她嫁人后如何如何,总归是不比做姑娘的时候,要她守规矩罢了。
半路上倒碰见了一同回去的宁妃和惠嫔二人,虽然陆宛君是妃位,可因为入宫最晚,就算是对着惠嫔,也要称一声姐姐,却不必行礼,陆宝菱便独自行了礼,问了好,宁妃满脸不屑,理都未理,拉着惠嫔扬长而去。
陆宝菱道:“姐姐,她们平时对你也是这样么?也太嚣张了。”
陆宛君道:“宫里就是这样,有得宠的就有失宠的,她们如今不如我,自然不高兴,今儿又见你得了太后的青眼,有气没处撒罢了,不要理会她们。”
陆宝菱出宫后,少不得又要解释一番,虽是虚惊一场,可陆万林还是害怕得很,二夫人看着赏下来的东西说话都冒酸气:“怪不得都说宝菱有福气,进一回宫就得了这么多好东西。”
这些东西虽然都没有岫岩玉观音来的珍贵,可却是太后赏赐,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因此便决定用了那两盆红珊瑚打头。
时间转眼即逝,一眨眼到了九月初,中间还隔了一个中秋节,又是陆宝菱出嫁前的最后一个生日,陆万林自然大肆庆祝,亲朋好友都请了过来庆贺。
徐家定了九月初六的日子,陆宝菱这两个月一直被关在房里做针线,如今好容易“闭关结束”,却是要出嫁了,因陆家早就办过三回嫁女儿的喜事,这第四回自然轻车熟路,二夫人连同来帮忙的赵太太,两个人分工合作,竟也打点的有声有色。
赵老太太握着陆宝菱的手直掉眼泪,想起当初她也是这么把女儿嫁到了陆家,可是没几年女儿便去世了。如今又眼见着外孙女出嫁,叫她心里怎么不难受。
其实要说难受,柳姨娘才是最难受的那个,她把陆宝菱从小养到大,虽不是亲生女儿,却早已胜过了亲生女儿,如今陆宝菱出嫁,她却连插句嘴的资格都没有,只是在旁边默默地打下手。
直到吉时,徐广庭来迎亲,拜别长辈,陆宝菱给陆万林和赵老太太磕了头,本该盖上盖头上轿的,可陆宝菱却在人群里找到了柳姨娘,喊了一声:“姨娘。”
然后跪下冲着柳姨娘磕了三个头:“姨娘,我走了,你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
柳姨娘捂着嘴无声的流眼泪,无论受了多少委屈,无论吃了多少苦,无论听了多少闲言闲语,就为了这一刻,值了。
赵德清作为表哥把陆宝菱背上了花轿,赵家四个兄弟连同沈家的沈朱和沈墨都跟着去徐家送嫁。陆宝菱坐在花轿里,心里很难过,却哭不出来。
外头的唢呐声震天响,她却有些心不在焉,她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想起了祖父的纵容,柳姨娘的疼爱,还有二伯母的不善表达的好意,甚至想起了陈毅宁,想起了那株海棠花,无论开的如何繁盛艳丽,风雨过后都注定要凋零的,想起了那张她没有看到的纸条,想起了曾经的欢喜和笑声,痛苦与泪水。
人这一生真是奇怪,不论经历多少事,好的还是坏的,都好好地藏在你的脑子里,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会跳出来吓你一跳。
她又想起了徐广庭,想起他在皇上面前的说的两情相悦,生死不离,想起他捉弄自己时的笑容,思考问题时紧皱的眉头,不高兴的时候,好看的凤眼会微微眯着,无缘无故的叫人觉得害怕。
从今天起,她就是徐广庭的妻,无论前尘如何,无论之后怎样,她发誓,为了那句两情相悦,生死不离的誓言,她都会生同寝,死同椁,诚心相待,不离不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