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以笔会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正是一篇描写从下乡知青到小学教师心理转变的文章,让郑翠翠收到了不少观众来信,从而跟其中一年龄相仿的人成为了笔友。

    笔友在这个时代,算是非常时髦的交友方式。

    这位到访的笔友是男同志,目前在黄山茶林场插队,是地地道道的沪江人,跟郑翠翠年纪相近,高中毕业后被早一年分配到皖南山区。

    黄山茶林场顾名思义,就是位于黄山脚下的林场,以种植茶叶为主。

    这里也是沪江市的一块飞地,由安皖省政府转交给沪江市经营,属于市农垦局管理。

    为了开拓林场版图,沪江市动员了6000多名知青在此插队下乡,算是皖南山区另一个沪江人聚集点。

    正是因为有相近的人生经历——高中毕业后没有机会高考被分配到皖南插队,同病相怜的背景,让两个人开始通过一笔一纸超时空相遇。

    手中拿着一本《牛虻》抱在胸前,这是郑翠翠跟笔友约定好的接头信号。为了表示自己不是肤浅的人,两人之间一直来没有交换过照片,直接跳跃到见面的环节。

    原定中午12点钟到站的班车却迟迟没有现身,110公里的路程大多是山路,正常情况的话只要3个半小时就能抵达。

    “可能路上出了故障,或者半路堵车,之前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比班车预定到达时间多等了半个小时候,郑翠翠忍不住去找售票处工作人员询问,得到了上述回答。

    “那还需要等多久?”

    想不到一大早兴致冲冲出门,眼下反倒被泼了一大盆冷水,浇得透心凉,郑翠翠心里很郁闷。

    “我知道的话还会在这里!

    等着吧,反正天黑前总会到达。”

    啪的一声,售票处窗口关上,工作人员不耐烦地离开了。

    无奈之下,郑翠翠只好到车站旁面馆,简单要了一碗素面填饱肚子,继续在车站蹲守。

    《牛虻》作为一度被禁止流通的外国小说,此书在知青心中地位很高。虽然停止了刊印,但高达上百万册的旧书仍然在民间流通并十分抢手。

    书中男女主角的爱情就是一出悲剧,想到此,郑翠翠有些后悔提议用此书来当接头暗号。

    连续几辆班车进站,但都不是来自黄山站的车辆,让几番燃起希望的郑翠翠心情忽上忽下。

    眼见太阳开始下山,再不想办法回厂的话就晚了,此时她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最后等10分钟。”

    郑翠翠看着手表,心里为自己鼓劲,又一眨眼的功夫,3个10分钟过去了,她终究没舍得就此离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声汽车喇叭响起,印着黄山站的班车终于进站了。

    将《牛虻》一书高高举起,郑翠翠也顾不得矜持,等了大半天她终于豁出去。

    “半路上两车相撞堵住了路,所以才耽搁了那么久时间。”

    “是啊,运气真不好。”

    从班车上下来的乘客忍不住相互抱怨。

    此时,一位戴眼镜的高大男青年从车上下来,径直走向了郑翠翠跟前。

    可以看出来,因为营养不良,他脸庞消瘦,但一双眼睛却在镜片后绽放着光芒。

    “你好,我是黄山茶林场的何志坚,请问你是八零一一厂的郑翠翠同志吗?”

    看到来人脸庞,跟脑海中幻想之人的印象逐渐重合,郑翠翠发现对方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

    “是……是啊——”

    这个一直以来在周逸眼中讲课滔滔不绝的班主任,此时却脑袋卡了壳。

    “很抱歉让你久等了,路上堵车堵了近3个小时。15分钟后,我就要搭车回程了,这是送你的见面礼。”

    何志坚从挎包掏出一束野菊花,是他天没亮就去路边采摘的成果。因为郑翠翠在信中说过欣赏野菊花,虽然生在路边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总是迎着太阳绽放。

    人生之中的一大幸运,就是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郑翠翠脑海中不由想起这样一句不知道出处的话,但她却表现得像一个粗鲁的农妇。

    “啊——那赶紧去吃面吧,免得回去路上饿着了。”

    真是一点都不罗曼提克!

    坐在回厂的公交上,郑翠翠发现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梦。

    眼睁睁看着远道而来的笔友急匆匆吃完一碗面,马上后脚跟又搭上了回程的班车,幸好她还记得将《牛虻》当做回礼硬塞了给对方。

    两人甚至连客套话都没有来得及多说,就匆忙忙分开了。

    这样的15分钟笔友见面,就感觉没有发生似的,只不过手中拿着这束野菊花,不时提醒郑翠翠这不是梦。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