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庆字营进驻汉城南门外南檀一带,与大院君李昰应的“乱兵”遥遥想望。
李昰应一直对清廷极力攀附,主张依靠中国的力量驱除日、俄在朝鲜的势力,可以说他与大清的各路官员关系不错.一直亲中的李昰应,怎能想到自己会遭到清兵的攻击?所以李昰应虽知道这些清兵是来“平乱”,不过他下令士兵们紧守营寨不可妄动,希望通过谈判或者攀附的方式,来说服这支清兵的将领,支持自己对朝鲜的控制。与此同时,李昰应一边派人与清军接触,一边派出士兵搜索闵妃的下落,只要将这个女人正法,那么朝鲜只有他一人掌权,到时候清兵除了支持他别无选择。
刚开始启程的时候,由于不明乱兵情况,吴长庆本以为会有一场战斗,此时探明虚实,那就要重新布置。刚刚扎好营盘,吴长庆便召集了手下所有高级军官开会,袁世凯作为两营营官,自然也在出席之列。当袁世凯来到中军帐之时,里面已经气氛已经十分热烈,不过他向里面各位官员行礼后,便坐在一旁暗自观察众人的表现。
对于朝鲜局势,虽然众人都主张打,可这如何打,官员们却分为两个阵营。一方以丁汝昌和马建忠为首,主张用兵平乱,将叛乱的朝鲜兵全数清除,然后正法大院君。这样可以扬“上国天兵”之威,而且还能“震慑”其他对朝鲜虎视眈眈的国家。吴长庆的想法是能够偷袭李昰应的亲兵,用较少的损失将其擒杀。而就在双方热烈讨论的时候,金允植却一言不发的坐在一边,脸上尽是焦急之色。
看到众人各异的表现,袁世凯稍一分析,众人的心态便了然于胸。马建忠如此主张以常规战斗平乱,无外乎是他将来要接着处理朝鲜外交。如今这里已经处于中、日、俄三国力量的交汇处,立威自然能够便于他今后行事,所以,战——扬的是“国家的威”;亡——损失却是吴长庆的兵。
不过马建忠不心疼那些士兵的命,可吴长庆心疼啊!如果要开战,必须要得胜。要得胜,吴长庆自然不能调用那山东三营的弱兵,他只能用庆字营的老兵去打,这些老兵可都是跟随他多年的精锐,损失一个少一个,叫他如何舍得!
金允植的表现则更加好猜。在朝鲜分为“亲中”、“亲日”两派,大院君主张守旧制、依附中国,是亲中派的首领。闵妃主张投靠日本,用日本的力量来换取朝鲜的“独立”和“富强”,代表了亲日派的力量。虽然金允植不认同大院君完全守旧的观点,希望通过洋务来富强国家,但是心里还是希望继续依附中国,用中国的力量来改变朝鲜的落后,因此他也算亲中派的一员。如果大院君倒台,虽然金允植不会受到太大的波及,但是也意味着他只能依附中**队的势力在朝鲜政界混,可谁知道这中**队会不会长期驻扎。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金允植能不着急吗?
袁世凯考虑成熟之后,悄悄的靠近金允植,压低声音道:“贵使是否想保住李昰应的性命?”
听了袁世凯的话,金允植立刻点点头,悄悄的道:“大人可有办法?”
“办法我有,不过……”
一听可以保住李昰应的性命,金允植道:“只要袁大人能够保住大院君,今后有事,在下一定会鼎力相助。”
话很明白,互相换取好处。袁世凯一笑低声道:“贵使误会了,不过贵使有此美意,在下一定全力相助。”说罢袁世凯站起身来道:“大帅,属下有一愚见不知可否说说!”
袁世凯的机敏吴长庆是有深刻体会的,他此刻正为下面的人争吵而烦恼,看袁世凯有主意当下说道:“恩,你有什么办法不妨直说!”
袁世凯道:“据属下所知,那大院君虽然为此次兵变之首,但是其一直主张归附我大清。闵妃虽为此次兵变受害者,但是却与倭国勾结。我们作为大清之臣,为何杀朋友而助对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