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土地制度
自太祖打下江山后,便制定了以文治国的思想,这种思想一直作为赵家治理国家的主流思想。宋朝的开国皇帝鉴于唐末五代武人的跋扈,在政治制度上“以唐为鉴”, “守内虚外”, “强干弱枝”, 这就使得其政治渐渐趋向于温和, 文治于国民,从这一层面上来说, 即使是到了现代依然是主流,正是有了以文治国的思想作为主流,宋朝的政治环境也就相对开明了。
从古到今,立朝之初的统治者哪个不是心怀杀戮以至深重之人?古今共事大业的功臣们,都无一幸免于难,难逃狡兔死 走狗烹的命运。汉唐盛世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唐高祖李渊借故除掉刘文静,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开国功臣几乎杀尽。
而宋王朝绝对是个例外。太祖贤德,虽是武夫出生却不以暴而治暴,又立下“誓不杀士大夫”的誓言,绝对是前无古人。宋王朝历代帝王都以此言为戒律,不敢有违,在这种传统政策条件下,宋朝的政治开明言论自由已经达到了一种空前的水平。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宋朝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都没有超过一个省的范围,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十分罕见的,足以证明其社会的相对稳定。
然而,凡事都有利有弊,长期的以文治国,也导致了军力的衰退,一代一代的帝王基本上都采取了“舍小钱保大国”的思想,一味的退让,最终导致宋人安于享乐,从而被强大的蒙古铁骑彻底摧毁。
如果说秦亡于苛政,汉亡于战乱,隋亡于兵役,唐亡于割据,那么宋就是亡于安逸。
随着我来到宋朝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对于宋朝的分析自然也是越来越客观。
我可以大胆的说,宋朝实际上正处于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夜。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曾经有过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么我认为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只可惜,这刚刚萌生的嫩芽,就被北方刮来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
当然,到了宋末,赵家的家底也基本上空了,地域人口急剧减少,国库也是曰渐空虚,官僚体系[***]不堪,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而且其对手是历史上最为强大的蒙古铁骑,这些征兆和历朝亡国时都是相同的。
唯一不同的是,我的出现。
在宋朝鼎盛时期,国库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只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但在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的,其中的税收比例已经不再是农业税占绝对地位了。但是到了宋朝末年,却不得不靠公田法来筹措军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的后退和悲哀。
这些我也只能坦然面对,我无法再向前穿越一次。
关于土地政策,宋朝采取了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市场经济。随着官僚体系的曰趋[***],形成了土地资源的垄断者,官僚大地主阶层,他们并不是通过正当手法获得大量土地,而是以特权获得,这就造成了极其的不公平现象。
我仔细考虑了二天,决定先制定出土改的纲领文件,然后从已经丈量完土地的福建路开始试行。
按照我的旨意,小七在五月初的大朝会即将结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