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的椅子上坐下,打量着神情疲惫的邱娴芝,难道真如周煜昌所说,发生了什么不可预料的事么?
“九儿到府上三天了,也该来见见大奶奶,大奶奶看起来精神不好,若是有什么烦心事,能否说给九儿听听,九儿受大奶奶的恩典,就该为大奶奶分忧解愁。”杜小九轻声道,像是怕打乱了邱娴芝的思绪。
“你能为我解什么愁?”邱娴芝叹了一声,神情又萎顿下来。
自己这个当家的都感到为难的事,你一个小小丫头又能有什么办法,但她忽然又想来,杜小九可不是个平常丫头,这个丫头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
她眼睛一亮,反正这事说出来也无妨,倒不如听听这丫头的意思,“九丫头,我不妨实话和你说,咱们赵家看着家大业大,但那都是蒙祖上的荫庇,这些年下来,年景不好,生意也难做,家里的银库基本都空了,别看咱们赵家在徽州府有十几处铺面,可这些都是借着别人的银子在生财,进货开销用的都是借贷来的钱,赢了利再还人家,下次生意再借。”
“我懂,真正的商人做生意从来都不会花自己的银子,拿别人的钱为自己赚钱,这才是大商人,这也叫钱生钱,利生利,是吧,大奶奶?”杜小九立即听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干脆利落地总结了一句,“其实,真正的大商人都是欠债的行家。”
赵家的银库里一向存银不多,大量的银子都用在了交易流通这个环节上,也正因此,赵家才会从一开始的一家小杂货店发展到如今拥有十多个大铺面的规模。
这话听得邱娴芝双眼明亮,一拍桌子,“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咱们赵家都是在拿别人的钱在赚钱,可是这几年钱也不好赚了,更不好借,银库里统共也没多少银子,粮油行会的马会长给了我一个副会长的闲职,刚才知府龚大人又送来一块匾,九丫头,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匾?
杜小九这时才留意到在仁益堂一侧的墙边果然放着一块匾,上书四个大字“大清义商”,这四个字写得龙飞凤舞,气势磅礴。
“这匾写得真好,不如把这匾挂在咱们公盛安总号的铺子里,让所有人一进门就瞧得见,以后咱们的生意呀,就指望着这块匾越做越红火呢!”杜小九笑了起来。
这匾写得好,一定是龚大人性情所至,亲笔所书,挂出去那就是脸面,何况还是知府大人赏的脸面,这脸面可比一整面墙都要大得多了。
可邱娴芝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看着那块匾,越看越是哀愁,“好什么好?你说这块匾能是白给的吗?龚大人送来这块匾,那意思就是要我发动徽州商人,至少是咱们粮油行会的商人,义捐!要在前两年,商人们也就捐了,可眼下,商人都是心有余悸,怕捐了钱粮,又落进贪官的口袋,我就是挨门挨户的去劝,他们也未必会捐出一两银子,你说我这该怎么是好?就是咱们赵家,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开个粥铺倒还能勉强。”
原来邱娴芝是因为这件事感到烦心,其实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是她太多虑了。
老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些事情倒未必看得越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