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卫生,外国人特别注意这个。你收拾屋里,我收拾院子。
徐福顺看到儿子紧张的样子,跟在他身后发牢骚:不就是一个美国佬吗?当年要不是你姥爷成份不好,我就当上志愿军了,说不定能打死几个美国佬呢。
徐利国听到父亲的话,真的很无语,难怪大家说老小孩,老人真和小孩子一样。竟然能从大卫身上联系到抗美援朝的事上来。
看到儿子没理自己的茬,徐福顺继续跟在他身后教育:看你紧张的样子,和迎接皇上一样,还来个黄土垫道净水泼街。
徐利国一边仔细地收拾院子一边说:爹,这你就不明白。燕子男朋友首先是外国人,然后才是咱家姑爷。亲戚成不成没关系,我们不能丢中国人脸。外国人总批评咱们中国人不讲卫生,咱们让他看看中国人是讲卫生的。
徐福顺虽然赞成儿子的话,却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揶揄道:光咱们家收拾干净有什么用,别人家的院子鸡粪鸭粪猪粪到处都是,还不是一样让人家笑话。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徐利国感觉父亲说了半天,只有这句话说到点子上,停下手说:不行,我还得找于书记,让他动员全村打扫卫生。
徐福顺背着手,看到徐利国认真的样子,很似不耐烦地:你消停一会,听风就是雨。还真拿那个外国鬼子当贵宾了。让村里动员老百姓打扫卫生,亏你想得出来。你拿钱啊?赶紧收拾,然后买菜去。
徐利国觉得父亲说的对,现在的村民和过去可不一样,那会讲究奉献学雷锋,只要队长一声令下,全村总动员,那个热火朝天劲。唉,现在不行了,集体有点活少给一分钱都不干,更别说奉献了。想到这些,只好拿起扫帚又忙起来。
徐利国把垃圾收起来,倒到粪堆上,回屋洗洗手,对王玉枝说:我去买菜。
徐福顺跟进来说:燕子爱吃炒藕,你买点藕。玲儿爱吃虾,你也买点。
知道了,偏心眼。我爱吃的东西你怎么不提啊。徐利国故意挑父亲一把。
徐福顺莞尔地说:你天天在家吃,想吃什么用得我提醒,你自己早买了。这么大岁数和孩子争口。
在屋里打扫卫生的王玉枝听到父子逗嘴,忍不住偷偷的乐起来。
第二天,徐立新和丁晓带着徐晓雪先回来。徐福顺看到本不应该是一家人却以一家人身份堂而皇之走进家门,非常尴尬,只能假装稀罕徐晓雪掩饰着内心矛盾。
接着是徐玲带着方家虎和陆菲菲及徐博也走进家门。看来徐玲这个小姑子真不好当,管完非正牌的三嫂,还得顾及正牌的三嫂子。
最后回来的是李梅梅带着徐芳,李梅梅下车就把采购来的菜往屋里搬。这里真得表扬一下李梅梅,想的周全不说,到家还主动当力工。
屋里的大家说笑,孩子们说笑,徐利国和王玉枝主要是忙着做菜。刹时间,小院里的笑声、喊声混着菜肴香味飘出农家院。
十点多钟,一辆商务车开进来,全家人除了徐福顺外其余人都迎了出来。
徐福顺本来也想下地去接孙女,可看到徐燕和一个外国小伙子挽着胳膊进院,心里非常不舒服,撤过身又坐回炕头。
徐燕看到走在前面的母亲,挣脱大卫的胳膊,把王玉枝紧紧抱住:妈妈,真想你。
野丫头,你还知道回家啊?五六年没看到女儿的王玉枝把无限思念化做怨恨,埋怨着徐燕。
妈妈,对不起。徐燕在失意的时候,在无助的时候,经常想到的俩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老姑。
徐利国在旁边劝慰:人都回来了,哭哭啼啼干什么。快进屋,你爷爷在屋等你呢。
徐燕松开母亲和父亲轻轻拥抱一下:爹,你老了。
你都这么大了,我能不老吗?走进屋,还有那个。徐利国本来想叫大卫,可是一时蒙住,想不起大卫的名字,只能笼统地说:都进屋。
徐燕看到亲昵地瞧着自己的徐玲,又投到徐玲怀里:老姑,我好想你。前几年,我爹说你失踪,我哭好几天。我天天去教堂祷告,求上帝保佑你平安。
徐玲也非常激动,紧紧的抱住她:燕子,老姑也想你。傻孩子,别哭了,老姑不是好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