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燕看见村里的小孩在向游客卖水煮玉米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这个时候早玉米已经开始上市了。
玉米是华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又名玉蜀黍、包谷(包谷棒)、苞米、棒子等,属于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位。在国内玉米也是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它的熟期根据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成熟期。大西北那些干旱地区,一年一熟,华北、东北等平原地区一般都是一年两熟,而南方有些地区则是一年三熟的,可以说,这粮食一年四季都有。东北地区普遍种植硬粒型玉米,华北地区多种植适于磨粉的马齿型玉米,品质次于硬粒型玉米。
在李家村,因为华国的嫩玉米出口之后特别受欢迎,卖出的价格也比较高,所以村民们都是大面积种植,品种也是十分齐全。这也是典型的小农思想作怪,不敢种单一的作物,害怕遇到某些意外因素导致减产或者降价。多种几样,总无大错,如果这品种收获不好,至少另一个品种的收获还可以,不会因某个品种突然减产导致几个月的辛苦劳动白费。
以前小燕家里每年都会种几亩的玉米,可是今年家里的大部分土地都种了藏红花,剩下的土地也大都种了蔬菜,玉米种的非常少,如果不是为了解馋,估计都有可能一点也不种。
闻到那些小孩盆内传来的玉米香味,小燕再也忍不住的买了一个,立马不顾形象的啃起来。
“真的是太香太嫩了!”
这些玉米明显可以看出是今天才掰的,每个颗粒嫩的都可以掐出水来,小燕边吃边夸,甚至还想着再买几个带回家去吃。
“小燕姐,你在这里干什么?”
小燕转过身去一看,是大树叔家的贵安和晓霞,一个升入高三,一个刚参加中考。
“是你们兄妹啊,今年的早玉米闻起来真香,我也给你们买两个尝一尝,可好吃了!”
李贵安皱着眉头说:“浪费那个钱干什么,你没有看见我们俩背上的竹筐里全是玉米吗?”
刚才小燕只顾着啃玉米,现在才看见他们都是背着满满的嫩玉米,而且还带着玉米壳,回到家里把玉米扒出来之后,玉米壳可以拿来喂牛,牛也十分喜欢吃。
“你们家今年玉米的收成很好嘛,看起来都很饱满!”
晓霞满脸笑容的说道:“那是当然的,今年村里普遍大丰收,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村里的风水好了,反正不管种什么作物的收成都很好。不过,收成好,也不代表卖的价钱就高,还得看今年的行情。”
晓霞说到最后显得很低沉,有点担心玉米的价格会严重下跌,她家今年种了很多玉米,她自己又要上高中,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了,可她家的农家乐赚的钱根本不够两人的学费。
“今年的收购价格是多少?”小燕不由问道,她家今年没有玉米可以卖,也没有打听这方面的行情。不过,以前外面的玉米收购价格是李家村的两倍,主要就是因为交通问题,那些收购商人也对这个情况心知肚明,知道村民们最后会选择妥协。
“我打听过了,村里的收购价每斤比去年还要低2角钱,可是市里的收购价却比去年多3角钱,那些收购商实在是欺人太甚了!”贵安气愤的说道。
作为家里的长子,李贵安很有家庭责任感,一直都很关心家里的收入,他家里虽然没有什么外债,可是光靠父母种地供他们兄妹两读书,光是学费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小燕听了这话也只能叹气,就算她有净化空间能把晓霞家的玉米运出去卖了,那村里其他人家的玉米还是会因为交通问题被坑,毕竟李家村的玉米产量不是一个小数目,连县里的收购价也比市里的低很多。
要是有什么办法能让村里的粮食卖到市里就好了!
“对了,你们暂时先别慌着把玉米卖掉,我有办法了,先去村长家商量一下,你们等我的好消息。”
看到小燕这么急冲冲的跑掉之后,贵安和晓霞都有点期待起来,要知道小燕至今为止为村里做的事没有一件是不好的,她说了有办法就肯定有。
一口气跑到村长家,小燕在外面就气喘吁吁地喊了起来:“村长,你在家没有?出大事啦!”
“啥事啊?让你这着急的,汗水把衣服都打湿了!”老村长正乐呵呵的在树下乘凉,一眨眼就看见小燕冲了进来。最近村委会的事不多,基本上都被叶知秋包了,老村长也乐得享受人生。
“村长,村里的玉米都卖出去没有?我想到一个可以卖出高价的方法了,以前我们村的玉米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