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苏浩和怀沙定下的传教原则。
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将斯巴达作为一种精神来宣传,而非一尊神像。
这其中自然有苏浩自己的考量。
第一,如果将斯巴达当成一尊神像来宣传,宣传口号为“伟大的神祉斯巴达”,而非“一种名为斯巴达的精神”,那么毫无疑问,信徒们会将来自苏浩、怀沙等人的帮助视为“神的恩赐”,是“理所当然的”,苏浩和怀沙这种真正做事的人根本收获不了半点好处。
这毫无疑问,是苏浩和怀沙不愿意看到的,相当于为魔剑教团做了嫁衣。
第二,斯巴达是但丁的父亲,而但丁就居住在红墓市。
如果让但丁知道苏浩拿他爹当成一尊神像来招摇撞骗,那非找上门来拆了这座教堂不可。
但如果将斯巴达作为一种精神进行宣传,反而和但丁的想法不谋而合。
因为但丁本身也认为,他的父亲斯巴达真正强大的,并非是他无与伦比的力量,而是他“高洁的灵魂”。
这是他在鬼泣3与维吉尔的最后一战前,所说的原台词。
如此宣传,不仅不会成为但丁的敌人,反而会因为理念相同而可能和他结交为朋友。
第三,就是个人的好恶了。
苏浩也是生长在红旗下的一枚热血青年,不然也不会成为一名缉毒人员,一个卧底。
就他个人而言,他是非常厌恶成为一名神棍,一个所谓的“神的代言人”。
这与他一直以来所受到的教育相悖。
他可以忍着一时的恶心去进行这样的宣传,但如果一直去做这种事的话他是无法接受的。
苏浩没有办法长期坚持去宣传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理念,那实在是对他三观的折磨。
在聆听过怀沙的教诲后,在场的“信徒”们都深受感动,然后在与怀沙亲切诚恳甚至泪肆横流的交谈,并留下一些“捐赠”后,便陆续离去。
在离去之前,“信徒”们还恋恋不舍地向怀沙告别,眼中的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由此也可见怀沙的魅力。
当然,所谓的“捐赠”,也只是一些超市常用的优惠券,几张打折券,一些全新出炉的面包,一些玩具,或者干脆少量的金钱而已。
虽然这些“捐赠”的价值并不高,但苏浩却在这些“捐赠”中,看到了他们对“斯巴达精神”的认同,并将这种认同传递到了这座美丽的布鲁克林大教堂上。
而相应地,他们会对带来这种理念的苏浩和怀沙,产生感激之情和认同之情。
必须得承认,怀沙的传教工作,做得很到位。
在送别了这些“教徒”之后,苏浩走到了一张长椅旁坐了下来。他笑意吟吟地看向怀沙,询问道:“看来你传教的工作做得蛮不错的。”
怀沙笑着摇了摇手指,回答道:“我做的工作不是在传教,而是在开导这些深受生活折磨的世人,让他们能够获得直面生活的勇气,仅此而已。”
苏浩点了点头:“是的,心灵鸡汤,精神氮泵,但如果能激发出这些人的勇气的话,那我们的确是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