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新文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防守就是进攻。

    “诸君以为,民为贵,君为贵。社稷为贵,熟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本朝太宗已有定论。”杜十三郎终究嫩些。

    “文为民,文为君,文为社稷?”

    众人都是清流一派,自然脸皮薄,且是朝中主张文章复古的文人,一听,也没法昧着良心说当下为民而做。

    读书学文,在当下是昂贵的,不说世家,书籍少有流通,就是供养读书人纸墨,束脩,非上百倾的大地主,还得是江南的!

    “二郎,欲做是叫’义务教育‘?”孟染老辣,一语定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在琼州,欲行义务教育,教蚁民识字明理,有理有礼,有礼有进,诸位以为,我大宣盛世都是国泰民安?若十年,二十年后,复六朝五胡乱华,什么做我唐人脊梁?”

    ”“自然,非教化不足以立骨气,”孟染等常年不得志,自然明白朝廷积弊颇深,不由的沉默着,杜十三郎年轻气盛,急切的发言。

    “我年轻,说话难免有不当的地方,诸兄见谅,我以为,大众日常说的话,是日后行文的基调,这头篇文,要适应当今和以后,不如编三字经,千字文这些浅显易懂,都是常用字。能有些浅显的道理在里面即可,诸如算术,乐理,农书,都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有这几本书在肚子里,领会政务政令,日常也尽够用了,若人人通晓这些,何愁大宣不盛?”

    “没有政令,你这推行起来可是难上加难,这不仅是财力人力的事。”朱阳言语十分实际。

    “小儿学字识算无伤大雅,我是情愿用有文化的雇工的,至于理念,孔夫子立书千年,不是汉时才开始兴盛?”若非大宣朝,她一女子再不敢想这些!

    这个朝代,大诗人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有《赠汪伦》,有《兵车行》,有为嘱咐亲故让孤寡老妇人打枣而特意作诗,这就是大宣的风骨,以人为本,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同平民以诚相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度量!

    “二郎心中有腹稿,快别卖关子。”

    萧宏听他这样说,小声嘱咐王萱,王萱适时捧上几本小册子,九九乘法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八阶音符,三字经的前面十几句,小学识字课,汉语拼音。

    众人浏览了一遍,惊为天人!

    “二郎大才!”

    如果说今天来是因为几人够善良,那这几样真正让众人将萧宏放在同等地位来看待。

    今夜之前,众人眼中的萧宏不过是识得几个权贵,做得一手好生意,但商者贱籍,上千年的偏见,大家并未把她放在眼里,她忽然跑到诗会上,不过因为她是个女子,有几本流传甚广的话本,众人不好轰她,不成想她胸中有丘壑。

    “前有平阳后有二郎,我大宣人才济济,何愁不兴盛?”杜十三郎惊叹。

    “十三郎谬赞了,”萧宏知道自己的斤两,如何与保家卫国的平阳公主比,不过是个念头,只有集众人心智才能真正实现,才有拿到台面上来的一天。”

    这时的湖里依旧热闹,广陵有夜市,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来往,隐隐约约的,有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传唱着。

    不时有小划子船娘提了茶,小笼点心来卖,几人一边赏景一边吃茶与点心,议定了各自负责的事项,在晨光熹微中上了岸,各回各家,颇有几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安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