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057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为什么?”

    “因为好玩。”赵旸一本正经地说道,“爹爹平日里看劄子看多了,定会心烦,这个时候看到这些荒唐可笑的劄子能笑一笑也是好的。”说完,他补充道,“就当做是生活调剂,逗自己开心。”

    张茂实

    没说话。宋仁宗之所以每个劄子都看,并不是像赵旸说的那样,而是宋仁宗十分认真负责。

    “笑死我了。”赵旸觉得自己的脸都笑的有些僵了,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脸。“先去看看爹爹有没有醒。”

    “是。”

    宋仁宗还是没有醒来。

    赵旸看了宋仁宗后,就前往坤宁宫,和曹皇后一起用晚膳。

    用膳的时候,他跟曹皇后说了说他下午看到的劄子,把曹皇后也逗笑了。

    “这些大臣实在是没东西写劄子就不要写。”

    “他们必须写。”曹皇后言道,“因为这样能让你爹爹知道他们,或者说记得他们。”

    赵旸一听这话就反应了过来:“原来是在爹爹面前刷存在感啊,难怪没东西写也要编东西写劄子。”

    “外地的官员们只能通过写劄子才能出现在你爹爹面前,所以他们哪怕写笑话也要写劄子。”

    赵旸一脸恍然:“原来是因为这样啊。”

    “如果你爹爹注意到他,那他就有可能会被调回汴京。”曹皇后感慨道,“大臣们写劄子也不是随便写的,明白了吗?”

    赵旸受教地点了点头:“明白了,不过比起写无聊的笑话,还不如好好做事,事情做好了,自然会传到爹爹耳朵里,届时就能调回汴京。”

    “有的人不这么想啊。”曹皇后教导赵旸道,“投机取巧的大臣很多。”

    “我可不想天天看到这样无聊可笑的劄子,明日我就跟晏先生说,像这样无聊的劄子就不要送到御书房。”看这样的劄子是挺好玩、好笑的,但是真的浪费时间。

    “你是看的很开心吗?”

    “我是看的开心,但是有看这种无聊的劄子的时间,我能干不少正经事。”

    “那就不要看了。”曹皇后给赵旸夹了一块鸡肉,”我让人去通知阿许,让他明日进宫陪你。”

    “阿许这段时间怕是玩疯了。”赵旸在相国寺祈福期间,曹许并没有陪在他的身边,毕竟曹许不会佛法。

    “得让他收收心了。”

    在坤宁宫用完晚膳,赵旸陪曹皇后聊一会儿天才回福宁宫,继续看劄子。

    看劄子看到一半,得知宋仁宗醒了,赵旸赶紧过去看了看。

    宋仁宗得知儿子这段时间要住在福宁宫,自然高兴。

    赵旸把他改了上早朝的时间一事跟宋仁宗说了,他还故意跟他爹爹炫耀晏殊他们比较疼他。

    宋仁宗见晏殊他们没有反对早朝的时间改在辰时,有些吃惊意外,不过更多的是吃醋,说晏殊他们偏爱赵旸。当然,他不是真的吃醋。

    赵旸还把他下午看劄子一事也跟宋仁宗说了。他讲的好玩,逗的宋仁宗笑个不停。

    宋仁宗笑完后,告诉赵旸虽然这些劄子有些荒唐可笑,但是也是大臣们的一片心意,不能漠视。

    赵旸心里不赞成,不过当面没有反驳宋仁宗。

    宋仁宗刚醒来,精神并不怎么好,依旧非常虚弱,和赵旸说了一会儿话,精神就不济了。

    赵旸见他爹爹跟他才说一会儿话又昏睡了过去,心里很是担忧。

    沈太医告诉他,宋仁宗这种经常昏睡的状况也就在这段时日会多一些。等休养一段时日后,宋仁宗就不会常常昏睡不醒。

    苗昭容让赵旸回去休息,她会照顾好宋仁宗。

    赵旸明日一早要上朝,比平时早睡了一会儿。他平日里亥时四刻才睡下,今日他亥时初就睡了。

    翌日,卯时四刻,赵旸就被张茂实叫醒。

    辰时上早

    朝,赵旸是不可能睡到辰时才起。

    赵旸迷迷糊糊地被张茂实伺候地穿好朝服。他要去上早朝,自然不能穿便服,要穿朱红色的皇太子朝服。

    等梳洗好,赵旸这才清醒了些,不过还是很困,一直在打还欠。

    “太子殿下,这是苗昭容特意为您做的早膳。”

    赵旸又打了一个哈欠,听到张茂实这句话,微微怔了下:“小娘娘起了?”

    “苗昭容早就醒了。”

    “这怎么行。”赵旸微微蹙眉说道,“小娘娘照顾爹爹已经很累,怎么还能让她一早起来为我做早膳。”

    “太子殿下,苗昭容给您做好早膳就去休息了。”

    “这样也不行,等我下朝了再跟小娘娘说。”赵旸见快辰时了,不敢再墨迹,连忙吃起早膳。

    苗昭容给赵旸做了饭团、烧麦、皮蛋瘦肉粥,还有羊乳。

    在赵旸用早膳的时候,大臣们已经进宫了,此刻正在垂拱殿的偏殿里等待上朝。

    大臣们的精神看起来不错,一个个有说有笑的。

    对于太子殿下上朝一事,大臣们是很期待的。

    对不少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太子殿下的大臣们来说,这可是一个能在太子殿

    不少大臣决定今天一定要在太子殿

    赵旸用完早膳,急急忙忙地来到垂拱殿。

    在进垂拱殿之前,他还特意整理了下仪容,随后非常有气势地走了进去。

    “太子殿下驾到!”

    赵旸走进垂拱殿,见

    他非常淡定地走到龙椅前,然后挺直腰背地坐了下来。

    晏殊还担心赵旸第一次上朝,面对满朝的大臣会害怕,会局促,没想到太子殿下却十分从容。

    穿上朝服的赵旸,整个人气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平日里,穿便服的他可爱乖巧。但是,穿朝服的他却非常有威严。

    晏殊带头行礼:“臣参见太子殿下。”

    赵旸面无表情地说道:“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

    台下的大臣们站起身子后,就好奇地看着坐在龙椅上的小小人儿。

    赵旸也好奇地看着大臣们。这满朝的大臣,他认识的不多。

    见大臣们盯着他看,不说话。赵旸轻挑了下眉头:“各位大臣,爹爹生病了,暂时没法上朝,所以这段时间,就由我替爹爹上朝,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说给我听。”

    “太子殿下一片孝心,是臣等榜样。”

    “你们有事要上奏吗?”

    “臣有事上奏。”晏殊身为宰相,当然要起带头作用。

    赵旸轻点了下头说:“晏相请说。”

    “太子殿下,江南已完成春耕插秧。”

    赵旸听到这话,面上一喜:“江南那边这么快就插好秧了?”

    “是的,太子殿下。”晏殊说道,“这都托了官家和太子殿下的福。”

    他这话一说,其他大臣纷纷附和,然后开始对赵旸吹彩虹屁。

    大臣们都快要把赵旸夸上天了。

    赵旸实在是听不下去,只好开口打断他们。

    “既然江南那边已完成春耕,那么可以让他们修建蓄水池了。”

    文彦博开口道:“太子殿下,江南那边开始在修建蓄水池。”

    “让江南那边多修建一些蓄水池,以备不备只需。”江南那边是运气好,在刚开始干旱的时候下起了大雨,但是并不代表后面几个月就不会再干旱。

    “是

    ,太子殿下。”

    接着,其他大臣纷纷上奏,不过说的都是小事。

    最近比较太平,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虽然都是小事,但是赵旸听的非常认真。

    小事不需要他处理,晏殊他们已经处置好了。虽说都是些小事,但是也说了一个时辰。

    赵旸见大臣们说完了事情,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上奏,便站起身走上前道:“你们中有很多人,我见过,但是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从晏相开始,你们一个个自我介绍,让我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大臣们没想到赵旸会这么说,先是惊了下,随后满脸喜悦。

    “对了,自我介绍的时候,记得说一下你们的官职。”赵旸看向晏殊,“晏相从你开始。”

    “是,殿下。”晏殊开口道,“臣晏殊,官职宰相,太子太傅……”

    等晏殊自我介绍完,就轮到文彦博他们。

    轮到其他人的时候,一个个都神色激动地自我介绍。

    赵旸听着大臣们的自我介绍,发现不少人身兼数职。

    幸好曹皇后以前非常详细地跟赵旸介绍过大宋的官职制度,不然赵旸现在会懵的。

    赵旸一直觉得宋朝的官职制度太过繁杂,又是六部,又是枢密院什么的。他一开始听曹皇后讲解并没有听懂,花了一些功夫才弄明白。

    宋朝的官职制度不仅繁杂,还有不少漏洞。他觉得宋朝之所以冗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之前,范仲淹他们推出的新政,虽然改变了点冗官的现象,但是也只是改了点皮毛,并没有彻底解决冗官的情况。

    赵旸觉得如果想要彻底改变冗官情况,就得整改宋朝的官职制度,首当其冲的就是荫补。

    像晏殊和欧阳修他们的孩子,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靠荫补就能赐进士出身。有了进士出身,就能入朝为官,这就导致官越来越多,同时对那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来说不公平。

    等他以后上台,第一个要整改的就是这个荫补制度。不管是官宦子弟,又或者权贵子弟,还是寒门子弟,想要入朝为官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

    等大臣们自我介绍完,今天的早朝就结束了。

    赵旸下了朝,就先去看望宋仁宗。

    宋仁宗今日醒来的早,他正在等赵旸下朝。

    听到外面传来给赵旸行礼的声音,宋仁宗不觉一笑:“比朕预计的要晚。”

    赵旸走了进来,见宋仁宗靠坐在床上,先给他爹爹行了个礼:“见过爹爹。”

    宋仁宗忽然发现今日的儿子有些不一样,很有威仪。

    他并不是第一次见赵旸身穿朝服的样子。之前祭拜天地的时候,赵旸就穿了皇太子朝服,但是宋仁宗并没有从儿子身上看到威严。

    赵旸见宋仁宗盯着他看,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爹爹,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宋仁宗这才回过神来,对儿子慈爱地笑了笑:“没有,你脸上没有东西。”

    “那爹爹你为什么盯着我看?”

    “爹爹忽然发现你很有皇太子的威严。”或许是因为旸旸今日上朝,所以身上多了几分威仪。

    “是吗?”赵旸自己并没有感觉到。

    “跟爹爹,第一天上朝有什么感觉?”宋仁宗戏谑地看向赵旸,“你没有睡着吧?”

    “爹爹,我又不是你,我可没有睡着。”赵旸扬起下巴,一脸得意地说道,“我听的可认真了。”

    “是么,那你跟爹爹说说,今天早朝说了什么。”

    “没什么大事

    ,都是一些小事。”赵旸的记忆里很好,早朝上大臣们跟他说的事情,他都记了下来,并且一件不差地复述给宋仁宗听。

    宋仁宗看了一眼张茂实,张茂实对他轻点了下头。

    “记的这么清楚啊。”宋仁宗心里很是意外,“你觉得大臣们处理地好不好?”

    “好啊。如果大臣们连这些小事都处理不好,那要他们做什么。”

    这话说的很对。

    “第一天上早朝,你紧不紧张?”宋仁宗到现在还记得他第一次上早朝时紧张不安的心情。

    “不紧张啊,这有什么好紧张的。”赵旸双手抱胸,站在离宋仁宗床边有些距离的地方。宋仁宗怕把病气过给他,不让赵旸离他太近。“我又不是没有见过大臣们。”

    见儿子一副自信从容的模样,宋仁宗心中很是欣慰,同时也有些惊讶。他以为赵旸第一次上朝,肯定会局促不安,没想到他跟没事人一样。

    “除了不紧张,还有什么感觉。”

    “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

    “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聊。”

    宋仁宗听到这话,很是哭笑不得:“你这是什么话?”

    “我以为会很无聊,然后我会睡着,没想到并没有。”赵旸一脸认真地说道,“都是些小事情,但是我却听的很认真。”

    “还有呢?”

    “还有就是感觉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赵旸实话实说道,“以前跟爹爹进垂拱殿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今日我走进垂拱殿那一刻,就觉得……”

    宋仁宗问道:“觉得什么?”

    赵旸斟酌了下用词:“就有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就觉得自己不能是小孩子。”

    这话说的宋仁宗一愣。

    赵旸捏着下巴,神色若有所思地说道:“就觉得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好好好。”宋仁宗满脸欣慰,“旸旸,你有这种感觉很好。”旸旸比他想象的要做的好,“爹爹很高兴你这么想。”旸旸这么小就有这么强的责任心,真是太让他惊喜意外。

    “爹爹,你第一次上朝也是这样吗?”

    “爹爹第一次上朝非常害怕,怕到脑子里一片空白。”宋仁宗夸赞道,“旸旸,你比爹爹做的好,爹爹远不如你。”

    赵旸闻言,嘿嘿地得意笑道:“爹爹,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此时,沈括再次来到汴京,准备参加太学的入学考试。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