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04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爹爹,我为什么想要一个女孩子陪我?”赵旸一脸莫名其妙,“再说,姐姐不也经常陪我么。”

    “爹爹有一个朋友,她的女儿非常乖巧聪明,你要是看到她,你会喜欢她的。”

    “爹爹,你果然无事献殷勤啊。”赵旸眼神锐利地望着宋仁宗,“爹爹,你今天请我来福宁宫用午膳,就是想让我接受你这个朋友的女儿吧。”

    见儿子明白了,宋仁宗也不绕弯子了:“爹爹这个朋友的女儿很好,让她陪你,好不好?”

    “不好!”赵旸拒绝地非常干脆。

    “为什么不好?”宋仁宗没想到儿子拒绝地这么快。

    “爹爹,你为什么认为我会答应啊?”赵旸觉得他爹爹太搞笑了,“就因为是你朋友的女儿吗?”

    “就因为是爹爹朋友的女儿,不行吗?”

    “不行,我不缺玩伴,也不缺人伺候,我为什么要接受你朋友的女儿啊?”赵旸的神色忽然变得非常严肃,“爹爹,你这个朋友图谋不轨啊。”

    “图谋不轨?”宋仁宗一脸惊诧,“为什么你会觉得爹爹的朋友图谋不轨?”

    “爹爹,我是谁,我是大宋的皇太子,你朋友想要把她的女儿送到我身边伺候,不就是冲着我这个皇太子身份来的么。”赵旸没好气地说道,“你朋友是想让她的女儿做我的太子妃吧,难道这不是图谋不轨吗?“

    宋仁宗被儿子这番话说得无法反驳。

    “爹爹,你是不是傻啊?”

    被儿子说傻的宋仁宗,面露吃惊:“朕傻?”

    “难道你不傻么,人家都把主意打到你儿子头上了,你竟然傻不拉几地帮人家当说客,你不傻谁傻。”

    宋仁宗被儿子说得噎住了:“……”

    “爹爹,你这是什么朋友?”

    “一个很重要的朋友。”

    “爹爹,你为了你这个朋友就把我卖了啊。”赵旸气呼呼地说道,“爹爹,看来在你心里,

    你这个朋友比我这个儿子重要啊。”

    宋仁宗见儿子生气了,连忙摆手说道:“没有,在爹爹心目中,你最重要。”

    “爹爹,你都把我卖了,还说我重要。”赵旸小脸十分愤怒,“以爹爹你的聪明,难道真的没看出来你这个朋友图谋不轨么。你看出来了,但是你还是想帮你这个朋友。爹爹,你太令我失望了。”说完,赵旸就跑走了。

    “旸旸!旸旸!旸旸!”宋仁宗追了一会儿,但是没有追上赵旸。

    赵旸直接跑去了坤宁宫,“嬢嬢,我来了。”

    苗昭容见赵旸来了,连忙迎了上去,急切地问道:“太子殿下,你答应官家了吗?”

    虽然苗昭容问得没头没尾,但是赵旸知道她在问什么,朝她安抚地笑了笑:“没有,我不仅没有答应爹爹,我还把爹爹骂了一顿。”

    “啊?”苗昭容一脸震惊,“你把官家骂了?”

    曹皇后有些好奇地问道:“你骂官家什么呢?”

    “骂他傻,我还说他太令我失望了。”赵旸把刚才骂宋仁宗的话跟曹皇后她们说了说。

    曹皇后听完,笑道:“骂得好!”

    苗昭容听完,心里就放心了。

    “太子殿下,你怎么会知道,张茂实跟你说的?”

    赵旸点点头:“嗯,张先生跟我说的。不过,就算张先生不跟我说,我也不会答应。”说完,他对曹皇后说道,“嬢嬢,我现在很生爹爹的气,待会我就出宫去曹家,过几日再回宫。”

    “行,你去吧。”

    “那我走了。”正好有借口,光明正大的出宫。

    等宋仁宗来到坤宁宫的时候,赵旸已经出宫了。

    曹皇后把赵旸临走前说的那句话跟宋仁宗说了:“官家,旸旸说了他很生你的气,暂时不想见到你。”

    宋仁宗一脸无奈:“这孩子……朕不是那个意思……”

    苗昭容说道:“官家,太子殿下很生气,说在你心中,你朋友的孩子比他重要。”

    “怎么可能,在朕心里旸旸最重要。”宋仁宗后悔跟儿子说陈氏女儿一事。他真的没想到儿子会觉得他朋友图谋不轨。其实,他心里清楚儿子的话说的很对,只是他没有这个意思,他就是想了却一个遗憾,没想到惹儿子生气了。

    “官家,我觉得太子殿下说得很对,你那个朋友就是图谋不轨。”苗昭容当做不知道宋仁宗说的朋友是陈氏。

    “她没有图谋不轨,这只是朕的想法,朕还没有跟她说。”宋仁宗轻叹一口气说,“朕没想到旸旸的反应会这么大。”

    曹皇后冷眼看着有些懊悔的宋仁宗,沉声道:“官家,我跟你说过,这件事情必须经过旸旸的同意。”

    “官家,太子殿下不喜欢,你还是放弃吧。”苗昭容没想到时隔十几年,宋仁宗竟然还没有忘记陈氏。不止如此,他居然还想让陈氏的女儿进宫伺候太子殿下,那他当年放走陈氏又有什么意义。

    “既然旸旸不喜欢,那就算了。”宋仁宗觉得有些可惜,“皇后,你给旸旸寻找一个好的女孩吧。”

    “好,臣妾马上就安排。”

    宋仁宗见赵旸不在坤宁宫就没有久待,回福宁宫了。

    “朕没想到旸旸的反应会这么大,而且还认为朕的朋友图谋不轨。”

    “官家,太子殿下聪慧,他会认为您的朋友图谋不轨也很正常。”如果不是他提前告知太子殿下这件事情,他也相信了太子殿下那番话。不过,话说回来,太子殿下认为官家的朋友图谋不轨也很对。

    宋仁宗无奈又宠溺地笑道:“朕没想到他

    年纪小小竟然这么警惕,朕小时候可想不到这方面来。”

    “太子殿下聪明。”张茂实转移话题说道,“官家,您惹太子殿下生气了,您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哄太子殿下吧。”

    宋仁宗顿时头疼了起来,求助地看向张茂实:“你说朕该怎么办?”

    “官家,太子殿下这次很生气,恐怕以往您哄他的办法不管用。”张茂实一脸爱莫能助地说道,“小人也没有办法,您还是自己想吧。”

    宋仁宗嫌弃地瞪了一眼张茂实:“朕要你有何用。”

    张茂实连忙赔笑,随后乖乖地退到一旁。

    宋仁宗长叹一口气:“唉,朕不该说。”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就是宋仁宗。

    张茂实在心里说道,您才知道啊。之前,我就跟您说了,让您不要这么做。

    宋仁宗苦笑道:“这孩子脾气大,要想哄好他不容易啊。”

    去了曹家,赵旸没有急着去检验他的亲卫军。他的亲卫军并不在曹家,而是在汴京城城外的一个庄子里。

    要从曹家去城外的庄子,坐牛车过去需要一两个时辰。

    这三年来,曹家一直帮赵旸招募孩子,现在一共有一百多个孩子。这些孩子有的是举子仓的孩子,有的是贱籍家的孩子,有的是贫苦老百姓家的孩子,还有的是以前牺牲掉的士兵的孩子。当然,也有现在的将士的孩子。

    一百多个孩子齐聚在汴京城城内的曹家不太现实,并且很容易引起误会。曹家在汴京城城外有一个庄子,这个庄子在山里,并且非常大,把一百多个孩子放在那里,不会引起别人的主意。

    训练这一百多个孩子的将士是曹家的将士,都是经过曹家严格训练的将士,在训练士兵这方面很有一手。

    这三年来,赵旸并没有去过看过他的亲卫军。不过,现在他决定亲自去检验,然后要用后世的训练方式训练他们。

    虽然赵旸没有去看过他的亲卫军,但是关于亲卫军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曹家每个月都会向他汇报他的亲卫军的训练情况。

    赵旸打算明日再去汴京城外,在那个庄子里好好待几天。

    他一到曹家,就先去睡了个午觉。每天睡午觉是他一天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必须睡。

    上辈子,他就听说小孩子多睡觉能长高,所以这辈子他也要多睡觉,让自己长得高一些。

    午觉睡醒后,赵旸就跟着曹班学习武艺。等学完武艺,他和曹许他们就开始练箭。

    等练完箭,曹班他们就跟赵旸聊起弓奴的事情。

    曹许这个大嘴巴一回来,就跟曹班他们说了赵旸制造的弓奴一事。

    曹班他们听了,自然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殿下,您可以把您想出来的弓奴的图纸给我一份吗?”曹班请求道,“我想试试看。”曹班精通各种武器,并且也擅长制作武器。

    “可以啊,我现在就画给你。”

    曹班看到赵旸画出来的弓奴,十分吃惊。

    “叔祖父,你能做出来吗?”

    “我试试看。”曹班非常喜欢赵旸画出来的弓奴,“殿下,您画的这个弓奴要是做出来,在战场上会是一大利器。”

    赵旸一点也不谦虚地说道:“我也这么觉得。”

    “我争取早点做出来。”

    “叔祖父,我让你做的沙盘做了吗?”

    “做了,我带您过去看。”

    曹班按照赵旸的吩咐,把他们以前跟辽夏打过仗的地方用沙盘做了出来。

    赵旸对曹班叫人做出来的沙盘非常满意,因为

    做的很逼真。

    “来,我们来模拟战场。”制作沙盘就是为了模拟战场。

    “来来来。”曹许撸起袖子说,“我们现在就来模拟。”

    曹班没有急着去制作赵旸画出来的弓奴,而是站在一旁观看赵旸他们模拟战争。

    “我们应该在潜伏在这里,这里适合埋伏,然后我们派人去把敌人引到这里,就能歼灭敌人。”

    “这里也适合潜伏。”

    “这条河也适合潜伏。”

    “我们可以把这条河挖了,届时河水就冲到

    “我们也可以效仿赤壁之战。”

    听着赵旸他们模拟战争,曹班心里是满满的欣慰,同时也非常心惊。这几个孩子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只是通过沙盘就能想出最好的作战方法。不过,希望他们不是纸上谈兵。

    有了沙盘,赵旸他们像是找到了好玩的玩具一样,一直在沙盘上模拟各种战争。

    用完晚膳,赵旸他们就跟着曹班学习兵法。

    曹班年轻的时候,曾经上过战场,对在战场上作战很有经验。他不仅教导赵旸他们兵法,还告诉他们怎么在战场上活下来。

    赵旸他们听得非常认真,同时也听得热血沸腾,一个个恨不得立马上战场杀敌。

    曹班说完兵法,又跟赵旸他们说起战场上一些残酷的事情。

    “如果可以,还是不要打仗好。”曹班语气沉重地说道,“但是有些仗不得不打。”

    “燕云十六州必须收回来,所以这场仗不得不打。”赵旸语气坚定的说道,“只有把辽夏打怕了,边境的老百姓才能永永远远地过上安稳的日子。”

    “殿下说得对。”一开始从曹皇后那里得知太子殿下长大后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曹班是非常高兴的。曹家一直以来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官家不愿意打仗,他们也不能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这场仗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

    “所以,我们要在开战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赵旸想到了宫里的禁卫军,眉头皱了起来,“这么多年没有打仗,很多将士应该都忘了在战场怎么杀敌。”

    曹班明白赵旸的意思,语气恭敬地说道:“殿下放心,曹家一定会好好训练将士,绝不让他们懈怠。”

    “要把将士磨炼成一把锋利的刀,这样以后上了战场才能杀敌。”汴京城的将士很多年没有上战场杀敌,早就生锈了。再者,这些年来,他们一直被文臣们打压,早就没有了往日的锐气,只怕他们还变得贪生怕死。如果这个时候不好好训练他们,等日后上了战场也只有死路一条。

    “是,殿下。”

    “明日,我先去汴京城城外的庄子检验我的亲卫军。”赵旸想了想又说道,“等我检验完我的亲卫军,带我去禁卫军营看看。”

    宫中的禁卫军一般般,那么禁卫军营的其他将士怕是也不怎么样。等训练好褚越他们,就派他们去禁卫军营训练其他将士。

    “殿下,您去禁卫军营,官家知道吗?”曹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禁卫军营十分重要,没有官家的旨意,哪怕是太子也不能随便去。

    “爹爹不知道,不过爹爹以前对我说过,不管是宫中的禁卫军,还是禁卫军营里的将士,我都可以任意使唤。”赵旸笑着说,“所以,叔祖父您不用担心。”

    曹班心中大惊,虽然官家只有太子殿下一个儿子,但是没想到官家竟然让太子殿下随意使唤禁卫军,这真的是……宠爱太子殿下啊。

    “殿下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我最近在琢磨一套新的训练方式。”赵旸一脸认真地说道,“

    我已经让宫中的禁卫军开始训练。明日去庄子,也会让我的亲卫军训练。如果训练结果不错的话,届时就推广到三军。”

    “殿下,您想的新的训练方式是什么样的方式?”曹班有些好奇问道。

    赵旸对曹班眨了眨眼,卖了个关子:“暂时不跟叔祖父说,等训练有效果了再跟你说。”

    “臣期待着。”曹班是真的期待赵旸所说的新的训练方式,并不是在说客套话,而且他也不觉得赵旸在胡闹。从赵旸安排他做那些事情起,他就知道太子殿下聪慧过人,并且在军事方面也非常有天赋。

    “叔祖父,辽夏那边有传消息回来吗?”三年前,赵旸就让曹家派人专门打探辽夏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消息传回来,不过传回来的消息都是小事。像军中的事情,派去的探子暂时没有探到。

    “暂时还没有。”曹班言道,“听说北方的草长得不错,在今年入冬之前,辽夏应该会老实一阵子。”

    提到草,赵旸就想到了马。

    “我要的汗血宝马呢?”

    “殿下,汗血宝马太过珍贵,想要买到汗血宝马不容易。”

    “那就买一些草原上的马回来。”赵旸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表情若有所思,“想办法培养自己的马。”战马一直靠购买外族的,终究不可靠,还是得培育自己的战马。“不管花多少钱都一定要培育出自己的战马。”

    “是,太子殿下。”

    “叔祖父,我们下一盘棋吧。”

    “好。”

    赵旸一边跟曹班下棋,一边跟他聊军中的事情。

    曹家没有人在朝堂上任职,但是不少人在军中任职,他们对军中的事情非常了解。而,赵旸最想要知道的事情就是军中的事情。

    曹许他们站在一旁观看赵旸他们下棋,听他们讨论军中的事情。

    越是了解军中的事情,越是觉得宋朝的武将真的太惨了。曹班对赵旸说,如果他日后要提高武将的地位,所有武将都会感谢他,会对他肝脑涂地。可惜,现在还不能让武将们得知此事。

    “殿下,如果您想要提高武将的地位,您得十分了解文臣。”曹班捋着胡子,一脸深意地说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叔祖父的意思是让我多亲近文臣,多了解文臣?”

    曹班微微颔首。

    “叔祖父,你忘了,我与晏相他们的关系很不错。”赵旸落下棋子,“不过想要彻底了解文臣,那我得上朝。我现在还小,是不可能上朝的。”

    “殿下,其实过两年,您就能跟官家提上朝旁听一事。”曹班别有深意地说道,“殿下,您在朝堂上多看多听,不仅能彻底地了解文臣,也能熟知国家大事,这对您来说是一件好事。”

    “旁听吗?”赵旸倒是没有想过去上朝旁听,现在听曹班这么建议,觉得可行。“好,等过两年,我就跟爹爹替我上朝旁听一事。”

    “殿下,您还要多在民间走走,这样您才能了解老百姓的情况。”曹班心里还是非常希望赵旸能做一个明君。

    赵旸赞同地点点头:“这倒是。”说到民间的事情,他忽然想到了春耕。

    每年春耕的时候,宋仁宗都会带曹皇后,还有满朝的大臣下田插秧。今年,他让爹爹带他一起去春耕。

    翌日一早,曹评他们就带着赵旸去了汴京城城外的庄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