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遇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赶回赵王府,已经是上灯时分,秦长歌装模作样把"神符"贴在小院院门上,萧包子则蹲在院门口,绘声绘色口沫飞溅和一对婢仆大谈那位"仙师"是如何的神奇如何的大架子他们父子两人为了求这符又是如何的艰难的从上午等到下午,听得两个下人咋舌连连,对那个鬼画符的东西,充满了膜拜之情。

    打发走婢仆,萧包子拽着秦长歌,把今天遇见萧玦的事说了一遍,不过很聪明的隐去了买点心的情节,只说自己逛街遇见萧玦,皇帝陛下很好心的请他吃千层糕自己严词拒绝却盛情难却为了避免皇帝老子生气砍他脑袋只好勉强吃了一点点云云。

    秦长歌哪里理他的鬼话连篇,注意力都在那个道士和那番对话上,听完仔细的瞅了瞅包子......这孩子,虽说象前世的睿懿多些,但确实有萧玦的影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越来越象,迟早都会被发觉的。

    嗯......萧玦在上林庵没找到她,会想些什么呢?

    如果,他真的认为睿懿母子都活着,而包子是他的儿子的话,那么怀疑她也是正常的,看来得加快在赵王府探索的脚步了。

    从怀中摸出祁繁交给她的纸卷,看了一下,微微一笑,道:"果然如此。"

    郢都大儒孟廷元户帖上的生辰,并不是赵王在王府为他庆贺的那日。

    而陇东大豪安飞青的消息虽然还没传回,但祁繁很细致的查了当年他在郢都时的行踪--安飞青在郢都有自己的别院,祁繁不知道用的什么办法,从安飞青家的车夫口中细细问了安飞青在京多日的行踪,其中有两件事蹊跷,一件就是出事前几日,安飞青曾不要套车,单独出城,另一件事是出事当日,安飞青命车夫套车,说要去天衢大街买些京都礼物给留在陇东的家人,他们从南寺大街出,明明可以抄近路到天衢大街,安飞青却坚持从西府大街绕路,其间不知怎的,车子走得好好突然一歪,撞到旁边一座府邸的守门石狮,守门人出来喝骂,车夫忙着道歉说好话,也没在意是谁家府邸,他又不识字,只隐约记得匾额上是四个字。

    祁繁在信中最后道:西府大街本就是王公贵族的集居地,公主国公王爷郡王很多住在那里,四个字的匾名,可以排除公主府和王府,郡王和国公却是有可能的,至于是谁家--只得继续访查了。

    秦长歌微微叹息,"还真是错综复杂啊......郡王么......"她慢慢的笑了下,将纸卷就火,烧了。

    火舌一舔,纸卷由白变黑再变灰,悠悠飘落在桌上灯盏内,秦长歌拍拍手,对儿子道:"睡觉!"

    -----------------------------

    半夜里起了风,深秋的夜风哗啦啦拍打窗纸,隐约有了几分萧瑟的冬意,秦长歌一周天运动毕,缓缓睁开眼,目光明亮如星子。

    师门的碧落神功,本就是绝顶武功,这段时间下来,秦长歌已经小有所成,她现在的身体纤细轻盈,骨骼灵活柔软,是练轻功的好料子,练起师门轻功"踏莎行"更是事半功倍,秦长歌很满意--轻功最重要,逃命的制胜法宝。

    下床,换了身深色衣服,纱巾蒙面,秦长歌轻轻掠了出去,夜色中身姿飞舞如水草,虽然还抵不上前世的绝顶轻功,但是应付一般王府护卫,想必差不多。

    夜色深黑,秦长歌看也不看,直奔那日萧琛夜饮之地,远远看见长廊两侧明亮灯盏,成串成排,蜿蜒无尽,似向天际而行,宛如天河倒挂,飞光流彩。

    真是奢靡!秦长歌停住脚步,暗骂,大半夜的,还点着这许多灯笼,叫人怎么过去!

    再看向亭内,纱幕上映出人影,有人在。

    那日亭中宴饮,秦长歌注意到,亭内地面和外廊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换句话说,这亭下有问题,本来她是打算到萧琛书房去看看的,见了这亭子,她临时改了主意。

    至于那日容啸天问她,为何盯住了看起来完全是局外人的萧琛,她没有明说,其实是因为不能说,当初萧琛是萧玦最疼爱的幼弟,也是最没防备的一个兄弟,按说他身体荏弱,不当牵扯到朝局阴谋,但不知为何,她对他总有几分戒心,而当年秦楚二王谋叛事件之后,她的疑心更重了几分。

    秦楚二王谋叛消息,秦长歌最初只是隐约猜想,尚未抓着实证,是某夜一封匿名飞信,证实了这个逆案,二王被杀后,秦长歌立即命人查此信来历,却每次在即将摸到线索时,对方便被灭口,对方掐灭线索的手段干净利落,无迹可寻。

    二王案是萧玦夫妻###第一次龃龉的开端,秦长歌并不后悔为萧玦背负杀兄之名,但是她绝不允许自己被人当枪使,她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萧玦的兄弟们--萧玦兄弟六人,长子早死,###第二###第三的便是秦楚二王,萧玦排###第四,老五懦弱,老六体弱,看似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但是,作为萧玦最疼爱的幼弟,难道秦王楚王就不曾想过拉拢萧琛,里应外合?

    而最终萧琛的置身事外,看起来那么理所当然--那段时间他病了。

    当然,如果萧琛确实接到过秦王楚王的暗示,他更应该向兄长萧玦说明,而不是去暗示嫂子秦长歌,秦长歌的猜想看起来并不合理--所以,如果真的是萧琛所为,他在这事件前后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心里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他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那就真的很有点意思了。

    只是时隔三年,是否还能在极其聪慧,行事缜密有度的萧琛这里有所收获,实在是件没把握的事,但秦长歌一向觉得,如果不去试,那岂不是半分的成功机会都无?

    隔世重来,秦长歌仔细想过这些前世有可能招致祸患的纠葛,始终觉得,以她对萧玦的了解,以两人浴血沙场开国建业一路扶持而来的默契与相知,仅仅靠那些对朝政时局行事风格的分歧,并不应该成为萧玦杀妻的理由。

    只是,谁知道呢?

    人心本就是世上最难测的东西。

    心里想着往事,时间似乎过得很快,远处,亭子中的灯火终于熄了,两人一前一后走了出来,却是萧琛和那个叫蕴华的女子。

    萧琛似乎精神不佳,步履有点虚浮,那女子见状去扶,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萧琛一让。

    手在半空微微一僵,随即收了回去,灯影下那女子淡然一笑,微微侧首,将那灯又向萧琛靠了靠,行步间似是无意一个回眸,那目光飘飏如碎叶,迎风涉水而来,直落向廊后暗影之处。

    秦长歌一动不动--此时伏低身子,更易给人看出潜藏行踪。

    蕴华又看了看,萧琛却已走出好远,她急忙赶上给他照亮,不再回顾。

    秦长歌伏下身子,隐在暗影中,知道这女子精细,定然会回来查看,今晚这个亭子是查不成了。

    猫着腰从廊侧一路飞窜,秦长歌看着萧琛行路的方向,白日里她问过婢仆,看得出那是往他自己寝居而去,换句话说,书房无人。

    要不,还是去书房?

    却见那蕴华送萧琛入了寝居,返转过来,对路过的一队侍卫招招手,嘱咐了几句,那人躬身领命而去。

    心中一凛,秦长歌立即打消再探的主意。

    那蕴华默默站在黑暗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秦长歌武功未成,却知道她武功不弱,不敢在她视线范围内退开,她却也不急躁,伏在黑暗中,静静等着。

    蕴华立在园门口,微侧首一个聆听的姿态,然而这寂静的夜里,除了风声,和极远处一两声凄厉的犬吠,以及落叶的簌簌之声,几乎什么也听不见。

    然而她似乎等待的就是这一刻的安静。

    黑暗中,蕴华笑了笑,一个极缓慢的,有如贴在脸上般的虚浮的,浮光掠影似喜似痛的笑容。

    她整了整衣袖,挺直肩背,姿态优雅的走开。

    却突然有东西闷声跌落的声响。

    是肉体落地撞击地面的声音。

    随即又一片安静。

    已走出几步的蕴华霍然回首,怔了怔,跺跺脚,立即一个飞鹤般的转身,烟青裙裾如在夜空中开了朵巨大硕美的花,又似一道青色流光,瞬间投入萧琛的"绾风园"。

    秦长歌立即潜进几步,将耳朵贴近地面。

    隐约听得内苑步声仓促,有拖动的声音,移动桌椅的声音......又有一声咚的微响,秦长歌怔了一怔--怎么听起来象是双膝落地的声音?

    过了半晌,响起衣袂带风声。

    秦长歌屏住呼吸,远远看去,出来的正是蕴华,她臂下还夹了个被单卷,看形状,里面竟似裹着个人,蕴华轻轻巧巧夹着,不时移移位置,一缕光泽柔亮的黑发从被单卷里掉落,晃晃悠悠飘荡在夜风中。

    蕴华出了园门,突然回身向园中看了一眼,气死风灯的微光映着她眉目,一丝凄凉一丝欣喜一丝庆幸一丝落寞一丝犹疑一丝无奈......那神情竟复杂至不可描述。

    一眼过后,她飞掠而起,向园外黑暗处奔去。

    秦长歌不敢追她,等她离开好久后,才乘着侍卫交班慢慢退出。

    好不容易回到自己院子,对着儿子睡颜,默默沉思。

    蕴华复杂的神情,被单里露出的黑发,那沉默而无奈的等待,都似在隐约告诉她某些关系着萧琛的不可触碰的秘密,她似乎在无意间,于黑暗中摸着了某个庞然大物的轮廓,却因为对方对于庞大,显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她无法得知对方的全形。

    呵......没关系,毕竟,我摸着了你。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