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老太太是怎么处置的,反正那天发生的事情就像是梦过无痕似的,没有在程家掀起一丝波澜。
不过终究是有些事情发生了,雨竹注意到了谢氏近几日开始不间断的偏浓妆容,注意到季氏脸上越来越勉强的笑容,包括程巽勋晚上回来时眉宇间缠绕不休的沉肃……都预示着某样事情,或者某一些事情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向前发展。
**的同时又伴着天灾,当第四批举国征召的名医被送进宫中时,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打破了京中浮于表面上的平静。
——豫州大水,自古就不太平的壅河再一次改道,决黎阳及宋郡大堤。泛雍豫,入贵阳,鏶北、荆扬,灌三郡二十三县,淹地十九万余顷,深者二丈有余,坏庐舍五万余所……
消息传来,京师震动,如此大的灾祸简直是亘古少有,等反应过来了就要赈灾了,户部马上开始哭穷,不敢说国库被皇上折腾运河掏空了,反正户部尚书眼一闭,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豁出去了的模样,咬紧了牙关就是没钱,爱咋的咋的。
没钱那工部就是摆设,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哪样不要钱,没法子事情就只能搁议着。再过几日,不成了,加急奏折又送了进来,说是连降暴雨导致又溃堤两处,垣屋倾颓殆尽,溺死者不计其数,物价暴贵,开仓赈恤已到无粮有余,赈无可赈的地步。百姓饿死者以千数,已经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现在民怨沸腾,灾民怨声载道,灾情严重之地已是匪乱四起,当地官衙无奈迁徙,连做摆设都不成了。到处告急。急需朝廷一切支援……
牵扯到民怨这个敏感的字眼。还有闲工夫掐架的诸位大人皆端肃了面庞,不再吵些没营养的话题,开始正经寻找应对之策来。
皇上早就不能上朝了,天天窝在宫中“养病”。据说淑贵妃身子本身就弱,受不得如此打击一下子也病倒了,只有位份最高的安贵妃有资格随侍御前,亲手端药喂饭,赢得了前朝后宫一致赞扬。
于是早朝的时候就显现了比以往更加鲜明的阵营,明嘲暗讽。唇枪舌剑。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势要将对方扳倒。
这些年四皇子瘦了一些,不过也沉稳了许多。而且从以往的贵胄风华中衍出了淡淡的帝王威仪,穿着蟒袍在百官之中静静而立,身材修长,不怒自威,俨然已经一副监国皇子的气派。
五皇子仁善的贤名在外,微笑着表明自己的观点“寇匪亦为我子民,颠沛若斯,我等怎可不悯恻于心,痌瘝在抱?宜抚之,若能改邪归正,即认之为良民,嘉与护佑,一体收恤。”
其后一党纷纷表示此乃宅心仁厚,百姓之福……就差没说是天命所归了。
四皇子剑眉一挑,不动声色,父皇当年继位的时候虽然靠的就是用仁来争夺民心,但是这是什么时候,“乱世”出的不仅有英雄,还有刁民……只能说,每一任帝王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
冲站在身边的林远之轻轻点了点头,林远之会意,马上上前一步笑道:“五皇子所言甚是,就是不知水涝灾祸后,田租必要减半,国库尚空虚,不知五皇子可有应对之策?”
“富庶地方的赋税可暂且多收两成,想必百姓也不会在意为朝廷办些实事;此外本皇子会带头厉行节俭,削减日常用度,京师繁荣,只要齐心协力,省出来的银钱必能缓此前之局,等新税收上来后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五皇子知道现在是展示才干的好机会,不过这种事情真的确实是没有再好的办法了,历代遇此大灾都是陷入死巷,元气大伤,非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不能恢复。只能借用史书上记载的惯用法子,谁都挑不出错处,而且……他意味深长的看着沉默不语的四皇子,嘴角微勾——要赶在老四之前说,就这么一个法子,谁说得快那就是谁的功劳。
几个老大人也捋着花白却打理的油光水滑的胡须点着头,此法较妥,瞄着四皇子一派也没人说什么,便纷纷附和,豫州之事也确实拖不得了,当即就定下解决之策,又将宫中的经费挪了挪,再将国库刮了刮,凑了点钱买了米往灾区送去了。随米过去的还有朝廷的安抚——筹备需要时间,这点米你们先吃着,活着最要紧,一定要等到朝廷来救你们啊。
五皇子还没回府,得了消息的五皇子妃便命人拿银子去米铺高调购米,本来选三个大铺子就够了,可五皇子府出门采购的管事足足分成十几组,将满京城的米铺都买遍了,甚至还跑到百姓聚居的城南去买了十几袋米——距离皇宫足足要穿越小半个京城。
史氏也听到了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