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章 甘宁巧设疑兵计 庞统斩绳定君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视我为敝履者,我视之为仇寇,

    这就是他甘宁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

    ...

    沙羡城中发生的一切,已经过去数日。

    而当初在下稚城中看望过周泰之后,孙俨当即任凌操统率本部兵马为新的先锋,朝着沙羡城进发。

    而他自己则亲率大军,紧紧跟在凌操之后。

    在孙俨亲率大军到达下稚,及他所写的那封檄文传遍江夏之后,孙俨进攻江夏就取得了新的进展。

    下稚城距离江夏郡的郡治之间尚有数县,这数县分别是,蕲春,鄂县,邾县,西陵等四县。

    这四县皆是阻隔孙俨朝着沙羡进发的要地,孙俨本来以为哪怕此刻江夏郡中兵力空虚,但至少像样的抵抗也得来几场。

    岂不料,在凌操率领本部两千兵马朝着沙羡进发后,

    他每途径一县,每一县的县长就直接亲捧印绶出城投降。

    别说像样的抵抗了,那些县长简直像是江东安插的内应一般,生怕投降晚了一步。

    若是说单单一县,还可以说是因为兵力不足及在孙俨檄文的感召之下,出现的投降个例,但如今,已经有三县是这样了。

    短短数日之间,凌操就已经突进到了西陵县,而孙俨的大军也刚刚到达了邾县之外。

    此刻在邾县外的长江水域上,孙俨正在大军团团守卫的一处高大楼船的阁楼内,望着窗外的雨水细细深思。

    而在其身后,此刻正聚集着一大批随军出征的文臣武将,而这一批文臣武将也全然都没有行军进展顺利的喜悦,此刻他们脸上大多浮现着不解及疑惑之色。

    孙俨手中正捏着一封从前线凌操处传来的战报,战报上赫然写着,

    西陵又降了!

    一战都没打。

    本来是件大喜事的战报,此刻孙俨拿在手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与其有同样的心思的,还有他身后的那些江东名臣名将们。

    在沉默良久之后,孙俨缓缓说道,

    “凌操来报,西陵又不战而降了。”

    孙俨此言一出,他身后的那些文臣武将们,瞬间面面相觑起来,最后甚至响起了窃窃的讨论之声,窗外的雨声夹杂着群臣的议论声,让孙俨有些烦躁。

    在讨论之后,有一位站在众臣之首的青衫老年文士对着孙俨的背影一拜道,

    “君侯,西陵的情况可是与其他几县相同?”

    这位发言的青衫老年文士,正是当今被孙俨尊称为东部的张竑张子纲。

    张竑本在吴县之中,但随着孙俨调发粮草的军令传到吴县,知晓了战情的吴国太即刻就让张竑也来到了孙俨身边。

    吴国太让张竑来孙俨身边,一是让张竑为参赞军机,二是让张竑来看着孙俨的。

    孙俨与孙策相似,作战喜欢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在今年中的平定山越一战中,孙俨当时就因为这受过伤,当时吴国太得知这个消息后,吓得差点没晕过去。

    孙策之死已经让其痛彻心扉,要是孙俨再有啥三长两短,吴国太估计也就直接跟着去了。

    为了限制孙俨那亲临战场的心思,吴国太只能让张竑来其身旁规劝其,

    张竑是孙俨之师,自幼受孙俨敬爱,在江东众臣之中,能规劝得住孙俨的,想来也就张竑了。

    而听到张竑问及西陵的详细情况是否与其他几县相同,孙俨点头表示肯定。

    在孙俨点头之后,张竑随即深吸一口气,然后言道,

    “在之前凌校尉的军报中,皆言及蕲春,鄂县,邾县,西陵这四县城栅崩坏,不予修治,且县民散在田野,不惧大军,此乃一疑也。”

    “再者,据江夏城中探子汇报,黄祖在得知君侯大军到来后,不仅敕令城中人不与其相见,又对外托病,自卧舍中不起,不见臣,不临军。”

    “黄祖久居战阵,其又深知君侯与其有血仇,断然不会如此轻慢我军,此乃二疑。”

    “依吾料之,刘表以此人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君侯至而其不动,此要么其有所图谋,要么就是依仗有外救。”

    “还望君侯莫要轻敌冒进,以给敌军可乘之机。”

    张竑话语一落,瞬间引起一众文臣武将的附和声。

    一则张竑乃是江东如今第一重臣,德高望重,二则乃是他们也都大多抱着与张竑一样的看法。

    在这些人看来,黄祖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没必要急切进军,只要稳扎稳打,江夏自然是囊中之物。

    不得不说,孙策给孙俨留下了非常好的遗产。

    这些贤臣良将便是。

    在如今吴军凯歌频奏的情况下,这些臣子还保持一定的清醒,这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而在张竑谏言之后,看到诸多臣子都抱着与张竑一样的看法,孙俨有些迟疑起来。

    他也猜出这有可能是黄祖的疑兵之计,但他是江东的主君,他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在他的角度来说,慎重是必要的。

    稳扎稳扎,徐徐图进,看来好像是目前最妥当的进军策略,更何况如今阴雨绵绵,也的确不太适合大军行进。

    而就在孙俨心志有所动摇的时候,一声清亮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张公所言,实则不然!”

    这声不合时宜的声音一响起,顿时吸引了众人所有的注意力。

    是谁,胆敢当众反驳张竑之言?

    不说张竑在江东的地位多么尊崇,就单单张竑所言的,也都是合情合理的谋国之言,有啥好反驳的。

    孙俨认得这声音的主人是谁,正是那南士冠冕庞统。

    众人将目光都聚焦在貌不惊人的庞统之上,包括孙俨。

    在被众人的目光所注目后,庞统却显得很淡然,他立即来到孙俨身侧对其言道,

    “君侯切不可中了黄祖疑兵之计。”

    “今四县城城栅不修,这乃先君策去年征讨黄祖之故也。”

    “去年一战,黄祖手下精锐尽丧,府库金银俱失,今相隔不到一年,纵使黄祖想要修整城防,他一无人力,二无财力,以何修整之?”

    “再者所谓士民流于田野,此乃近日来天降阴雨,毁坏房屋之故,定非黄祖所设伏兵。”

    “况且如今江夏精锐尽在柴桑,纵使黄祖想要守卫四县,手中并无兵力,以何守之?”

    “依臣下料之,黄祖弃四县乃无奈之举,但于沙羡一城城防,他定然不会放松。”

    “黄祖手下并无大量兵士,而我军有数万之众,就算其有所图谋,论设伏其兵力不足,而若非设伏,我军又何惧之有。”

    “再者张公所言,担忧黄祖有外援至,统以为更不可能。”

    “当今天下,近在江夏左右,有可能出兵救援黄祖,唯有刘表及曹操。”

    “曹操远在中原,我军动向近日才为天下所知,就算他有心救援,也断然不可能短期到达。”

    “刘表虽近在迟尺,但吾荆州人士,深知刘表好谋无决,

    其虽在黄祖身侧,但却犹如远在天边。

    况且黄祖近年来有渐渐不遵从刘表之态,刘表外宽内忌,不会轻易出兵救援黄祖的。”

    “当此之时,我军当广发精兵,昼夜冒雨,径袭沙羡;祖既不武,又素无兵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若我军徐徐前进,不仅会令黄祖有时间整顿城防,召回黄射大军,更会给刘表及曹操派遣援兵的机会,如此一来,江夏非君侯所有也。”

    庞统说完后,对着孙俨深深一拜。

    庞统的进言逐条反驳了方才张竑所言,这令孙俨若有所思,却引得其余尊敬张竑的臣子的怒目而视。

    正当有人要出来驳斥庞统之时,张竑却伸手止住了他们。

    张竑心胸宽大,并不会因为有人不认同自己的看法,而对其党同伐异,相反的,他还很乐意见到有不同的声音可以谏言孙俨。

    但张竑却不会轻视改变自己的看法,他继续对着孙俨言道,

    “还望君侯三思。”

    一方是自己的老师,一方是自己的心腹爱臣,这两者还都是为了自己好,孙俨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抉择。

    而看到孙俨脸上的犹疑之色,庞统心下一急。

    他立即离开楼船上的阁楼之中,下到了楼船上的甲板上,这一幕让孙俨及众臣惊异,

    外面可正是在下着雨呀。

    只见庞统来到甲板上之后,他的身躯瞬间被阴雨淋透,他的视线也被阴雨阻挡。

    但他却径直走到固定船身的,连接水底船锚的粗绳之旁,而后他抽出腰间长剑,一剑狠狠地砍在了那根巨绳之上,

    巨绳粗壮,庞统无法一剑劈断,但在经过锲而不舍的劈砍之后,那根巨绳终于应声而断。

    庞统的这番作态,惊的有些臣子对着下方的庞统大声斥道,

    “庞士元,你放肆!”

    面对这呵斥,庞统充耳不闻。

    在庞统砍断绳索之后,他来到甲板正中,将长剑掷于一旁,而后在雨中抬头对着阁楼之中俯视他的孙俨,沉声诚恳地进谏道,

    “君侯,兵贵神速!”

    “若来日曹操进讨邺城,君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是否会立马出兵相阻呢?”

    “来日之曹孟德,便是今日之君侯呀!”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楼船巨大,固定船身的绳索不可能就这一条。

    况且哪怕庞统把绳索都砍断了,没有孙俨下令船上舵手行动,这艘庞然大物也无法动起来。

    因此庞统的这番作态,更多的是在表明他的坚决态度。

    而在听到庞统这一声沉重的劝谏之后,孙俨瞬间醒悟过来。

    是呀,若是被曹操得知江夏快被其拿下,曹操是断然不可能坐视不理的,就如自己也不可能坐视不理他拿下邺城一般。

    醒悟过来的孙俨不再迟疑,他当即对韩当下令道,

    “传令三军,立刻起行,朝沙羡进发。”

    随后孙俨又对张竑言道,“东部,立马为孤拟写一封军令,令凌操不得在西陵逗留,令其刻日启程朝沙羡进发。”

    “不要管黄祖有没有伏兵,哪怕真有伏兵,也让他为孤给清理掉!”

    孙俨连续的两道命令,表明了他的态度。

    那就是采纳庞统的建议,立刻兵围沙羡。

    张竑在得到这个命令后,想要再劝谏孙俨,但看到孙俨脸上那坚定的神色,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而一旁的韩当却脸有难色,他进言孙俨道,“君侯,如今阴雨连绵,不利大军前进呀。”

    谁知孙俨听后,却斥道,

    “不利前进并非是不能前进,小小阴雨而已。”

    “你乃我江东大将,竟畏水乎?”

    孙俨的语气颇为严厉。

    虽然他往日里对韩当尊敬有加,但他毕竟是江东至尊,当他释放出那种气势时,哪怕是三朝老臣,韩当也招架不住呀。

    在被孙俨斥后,韩当连连告罪,然后急忙起身去安排大军行进事宜去了。

    而在韩当走后,孙俨环视了一周在场众将,见他们脸上还有不解之意,孙俨为了坚定军心,抽出腰间长剑,对着在场诸将言道,

    “若有人胆敢对此事再有所异议,

    士元斩绳,

    而孤斩人!”

    孙俨此言一出,在场诸将尽皆俯首应命,不敢再有所疑议。

    而一旁的张竑看着孙俨这番果决的模样,他抚须微笑,并没有半分自身谏言不被采纳的不甘。

    反而此时他充满了欣慰。

    正如当初他教孙俨的那般,君主最重要的要学会做决断,

    果决总比好谋无断好上太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