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自己初投孙翊,难免在为人处世上会谨慎多虑一些。
而且对方可是孙翊的堂兄,军职又比自己高,因此陆逊对孙皎也保持着足够的礼敬。
两人一番见面礼仪都施完后,意味着陆逊带来的援兵已经顺利抵达柴桑,与孙皎所统领的三千兵马正式会师了。
会师之后,孙皎见陆逊带来的这三千兵马实在是太过疲累,因此便建议陆逊,将这三千兵马带至柴桑城外的军营中进行修整。
对于这一点,陆逊自无不可。
而后孙皎与陆逊并肩驾马而行,身后孙皎带来的一千兵马与陆逊的三千兵马合兵一处,一同朝着柴桑城外的军营进发。
在去往军营的路上,陆逊问起了孙皎,关于目前柴桑的局势的信息。
孙皎对于这些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孙皎对目前柴桑局势介绍的话语之中,陆逊大概了解目前柴桑的态势。
为了避免孙皎被刘表兵马突袭,在自己从庐陵郡出兵之日,他就命人快马传报孙皎,要多注意江夏兵马调动的情况。
在信中陆逊为了让孙皎信服,特地点明江夏会出兵攻打柴桑是孙翊的判断。
在点明这点之后,孙皎得到信的那天起,就派出大量斥候探查柴桑四周。
但斥候汇报回来的消息,却让孙皎与陆逊二人,感到疑惑。
江夏与柴桑隔着长江,距离不算远也不算近。
按照全柔叛乱的日期推断,若刘表真有意攻打柴桑救援全柔,那么算上往返命令的传送时间,
这时江夏的黄祖,应该早已得到刘表的出兵命令才是。
江夏有着大量战船,在黄祖得到刘表的命令之后,动员兵马之下,不出十日就可抵达柴桑境内。
按常理来说,就算江夏的黄祖领着全部兵马倾巢而出,时至今日,他的先锋兵马也应该会接近柴桑了。
但现在从斥候探的的消息可知,柴桑方圆数十里内,并没有大军行进的动静。
这种反常的情况,反而让陆逊心中存在不安。
就像暴风雨一般,虽然来临之前很宁静,但它酝酿的时间越久,最后爆发出来的威力就会越大。
一路上,孙皎不停的在跟着陆逊说着目前柴桑的其他情报。
在将陆逊带来的三千兵马送入军营中后,孙皎就兴致勃勃的带着陆逊参观了柴桑的城防。
虽然镇守柴桑的兵马只有三千,但皆是精锐之师。
孙皎有感于大战即将来临,因此这些时日他令这三千士卒分为三批轮流守卫城墙。
而且孙皎将靠近城墙的民居全部拆除,改造为了临时营房,就是为了给这些守城的士卒修整时休息之用。
在这个方法之下,孙皎可以有效的保证了,就算刘表大军神兵突降攻打柴桑城,他也能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调集兵马进行守城。
而且这样也能保证守城的兵马,有足够的精力能够应对强敌。
除此之外,孙皎还在这段时间内加紧修缮加固了柴桑县的城墙。
在孙皎的努力之下,柴桑的城墙坚硬程度,比之前坚固了五分以上。
陆逊随着孙皎,一面面的城墙和城墙上守卫的士卒。
一路看下来,就是陆逊也感到孙皎年纪虽轻,但已经初步展露将才。
就他眼前看到的这番守城的预备工作,孙皎就做得井井有条,准备充分。
只是孙皎的下一句话,让陆逊脸色大变。
孙皎指着柴桑城外不远处的一座高山说道,
“如今陆校尉带领的援兵已到,论守城我军已有六千士卒,兵力充足。”
“故而吾想带一半士卒往那高山上而去,在上面另设一营寨。”
“若敌军来之,陆校尉负责守城,而我就在那座高山上与陆校尉遥相呼应。
或可乘虚击敌军之后,大败敌军。”
“陆校尉以为如何?”
孙皎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浮现了一些得意之色,他似乎在得意自己想出了这等妙策。
他本想等着陆逊夸奖自己的才智,但没想到陆逊听完他的话后,脸色大变,疾呼出声道,“此事万万不可!”
看到陆逊这么不给面子的当面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提议,孙皎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为何不可?”
今日孙皎与陆逊的第一次会面,本来是和谐且友好的。
但因为陆逊断然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提议,年轻气盛的孙皎感觉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于是乎,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冷凝了下来。
孙皎与陆逊的第一次,变得不美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