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剑在江东舆图上,挥剑指点起来。
这次他的动作更加从容,言语之间更为自信。
他说道,“因我上面所说的情势,平叛全柔其实并不难,可用三路围攻之计。”
“第一路,”陆逊用剑尖指着宛陵城说道,“吴府君新败,暂时不可冒进,君侯可命其收揽败兵固守宛陵。
宛陵位处宣城、泾县、陵阳三县上游,宛陵不失,全柔不安。
故而全柔后期,定会整顿兵马再攻宛陵。
吴府君无须与其接战,只需紧闭城池,固守不战即可。
因为只要吴府君守住了宛陵,就等于掐住了全柔的生路。
而宛陵只要不丢,全柔的叛乱之势就会被遏制在三县之内,无法席卷丹阳。”
孙翊点点头,示意陆逊接着说下去。
随后陆逊将剑尖滑向吴县,继续说道,“吴县中尚有数万精兵,君侯可下令徐中领军率两万精兵由吴县出兵。
经乌程、故鄣、怀安、宁国四县,直趋泾县,将其包围起来。”
孙翊的目光随着陆逊剑尖的一路滑动,来到了那位于三县之中的泾县处。
“泾县乃宣城与陵阳相互联络之枢纽,若将泾县包围起来,宣城与陵阳二城的联络将会断绝。
最重要的是,徐中领军所率皆是精锐,又有两万之数。
有这两万之数,足以包围住泾县的同时,将来自于宣城,陵阳两县的全柔援军尽皆击退。”
“宣城、泾县、陵阳三县靠着青弋江相连,就犹如一条巨蟒一般,若只攻其一部,很容易受到其余两县的夹击与支援。”
“而徐中领军率兵两万将泾县包围起来后,就等于将这条巨蟒拦腰斩断,令其首尾不能相连。
首尾不能相连之下,待驻扎宛陵的吴府君恢复元气之后,其可再派兵攻打宣城,断其蛇头。”
“至于第三路,可由君侯亲率大军北上,攻打全柔亲自驻扎的陵阳。
君侯武功卓着,君侯一旦亲至,加上宣城、泾县两城被困,无法救援陵阳,陵阳城中必然震荡。
守城自古守的便是人心,若人心动荡,无论城中有多少兵马,将其攻拔下来都不会是难事。”
“除此之外,君侯可命吴府君与徐中领军在青弋江旁设立烽火台,五里一台,绵延千里。
待三方合围之势形成之后,届时三方可借助这烽火台之便互相传讯。
若宣城出兵南下救援泾县,吴府君可点燃烽火提醒中领军,中领军便可提前设好埋伏,围点打援,反之亦可。”
“三方合围是主谋,乱全柔叛军人心,断全柔叛军大势。
围点打援是次谋,击敌人之兵于无形之间,削弱叛军兵力。
主次相辅之下,全柔之乱,可计日而定!”
陆逊终于说完了他整体的平叛策略,孙翊听完后哈哈大笑起来。
“好个陆伯言!”
孙翊心情激动之下,接过陆逊手中的长剑,他说道,
“善。”
“孤就用伯言之计,将那全贼活活困死在陵阳城内!”
说完后,孙翊将剑狠狠地扎在了舆图上的陵阳城上。
陵阳城,瞬间被扎出了一个大洞。
...
在采纳陆逊的献策之后,孙翊当即手书两封手书,一封发往丹阳,一封发往吴县,令人连夜快骑送出。
而孙翊本想当日动身,却因为天色已晚打消了这个念头。
夜间行军虽不是不行,但始终是不便,所以孙翊打算第二日一早再率军北上。
但陆逊在献策中说道全柔会投诚刘表,对于这点孙翊也觉得很有可能。
在这点很有可能的情况下,陆逊提到的派遣将领支援柴桑一事,就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从其他地方调兵到柴桑来不及,柴桑在豫章郡内,本来让孙贲前去支援最好最快。
但豫章郡距离荆州最近,兵马大都各有镇守要务,如果贸然抽调兵马的话,会留下隐患。
因此孙翊考虑再三之后,决定从镇守庐陵的兵马中,抽调三千前去支援孙皎。
至于统兵将领嘛,孙翊也想好了——那就是派陆逊去。
在孙翊对陆逊宣布他的这个决断之后,陆逊颇为惊讶。
他没想到他刚投奔孙翊,就会被孙翊委以如此重任。
陆逊下意识的就要推辞,孙翊却拉住他的手说道,“今日你持剑为孤指点孙家山河,孤希望你也能持剑为孤守卫孙家山河。”
孙翊的这句话透露出,对陆逊的浓浓欣赏之情及信重之意。
这让陆逊感动不已,他也不作推辞,当即应下了这个任务。
在整点好兵马之后,因为担忧柴桑局势,陆逊决定率军连夜出发。
...
临近深夜,西昌城门早已紧闭。
这时候在西昌城外五十里处,有一红衣将领正在骑马快速地朝西昌而来。
他就是在听到全柔造反的消息后,从吴县日夜兼程赶来庐陵郡寻孙翊的周瑜。
公瑾千里寻君,只为二字——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