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在君为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如今庐江,孙翊还关心另外一件事。

    孙翊问吕范道,“张公送来的那一万新兵训练的如何了。”

    吕范想了想,慎重地答道,“野战不足,守城已可。”

    吕范性格谨慎,他能说出守城已可,那就是非常可了。

    至于吕范口中的新兵野战不足,那只是跟江东的中军相比而已。

    而江东中军的野战能力是通过无数次战斗锻炼出来的,这一点是无论怎么训练也无法达到的。

    孙翊当初让吕范负责训练这批新兵时,本就不指望短时间内训练出野战强悍的军队出来,只要能用来守城,就可以了。

    才一个月,一万新兵交给吕范训练就已经有如此成效,孙翊不由得赞吕范道,“大兄在时常夸子衡有将才,今日吾识之矣。”

    吕范得到孙翊的夸赞只是微微一笑,脸上并无骄傲之色。

    之前孙翊让张昭招募一万新兵,并且让他将这批新兵和十万斛粮食一起送到皖县来。

    这一万新兵孙翊是准备拿来镇守庐江的。

    孙翊回去与山越决战肯定要倚靠中军的野战能力,所以此次带来庐江的一万兵马不久后孙翊就要带回吴县,这就会削弱目前庐江的防御力量。

    因此孙翊让张昭在江东招募一万新兵送到皖城来。

    到时候这一万新兵加上李术投降的本部兵马,再从庐江本地招募些兵卒,庐江的兵力就会达到两万之数。

    孙翊再派个将才统率这两万兵马镇守庐江,孙翊就能放下对庐江的担忧,放心回去与山越决战。

    张昭这次招募的新兵多是从丹阳郡中招募的,丹阳郡盛产精兵,几乎丹阳郡中的成年男子每一个都是优秀的步兵胚子,兵员素质很好。

    但是丹阳兵有个很大的缺点,他们太过骄悍,常常恃勇斗狠,不服从管理,军纪很差。

    诸侯讨董后,曹操觉得自己兵太少,丹阳精兵闻名天下,所以他怀抱着满腔热情和夏侯惇一起到丹阳募兵。

    在丹阳太守周昕的帮助下,曹操得到了丹阳兵四千多人,结果他带着四千多丹阳兵在龙亢县休息的时候,丹阳兵突然就作乱,烧了曹操的营帐。

    幸亏曹操勇武,手持利剑手刃了十几个丹阳兵,震慑住了阻挠他的丹阳兵,他才能逃出营来,不然哪里有后面的魏武帝。

    由此可见,丹阳兵的骄悍若是不好好整治,可能会让主将香消玉殒。

    不过孙军中,能治丹阳兵的有很多。

    吕范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吕范自随孙策渡江以来,就以军功累累得全军敬重,而他最擅长的就是整顿军纪。

    当初孙策势力扩张太快,手下兵马越来越多,但军纪却越来越坏。

    后来有一次孙策与吕范在一起下棋,吕范主动提出要为孙策整理军中纲纪。

    面对吕范的第一次请求孙策拒绝了,吕范又正色第二次请求孙策,孙策也只是笑笑并没有答应吕范。

    吕范就不请求了,开始专心下棋,孙策以为吕范放弃了这个想法。

    结果在下完棋后,吕范一出将军府就脱下士大夫所穿的褠,穿上武将常穿的袴褋,驾着马就来到吴县外的中军大营。

    对着军营中的一众将校挥鞭宣称孙策命他为都督。

    后来这事传到孙策那里,孙策没有发怒,只是无奈之下为吕范的都督之名补上了正式的手续,并正式委任他管理军中军纪一事,结果不出半年,五万大军军中肃睦,威禁大行。

    由此可见吕范的亮笃忠直与治军有方。

    因此在张昭送来这一万新兵时,孙翊立马就让吕范负责这一万大军的整顿训练事宜。

    丹阳兵最重要的就是军纪问题,只要军纪好了,那么丹阳的新兵迅速就能转化为一支战斗力不弱的合格军队。

    但没想到,吕范只花了一个月时间,成效就已经如此快了。

    屯田之事已经在慢慢步入正轨,新兵也已经可以用来守城,而且滞留庐江已经一个多月了,想来山越的士气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孙翊动了回吴之心。

    孙翊对吕范说道,“平越之策无须再去信告知张公了。”

    吕范有些诧异,孙翊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吾三日后就回吴县。”

    吕范听后大喜,孙翊回吴就意味着,孙翊要与山越进行决战了。

    只要孙翊能在决战中把山越击败,不仅意味因为孙策之死而带来的江东内乱被孙翊彻底平定,而且这个一直以来是江东心腹大患的山越,以后就再也成不了气候了。

    这绝对是影响江东孙氏兴衰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战。

    而这一战即将要展开了。

    身为孙氏之臣的他,自然心中会激动了。

    鉴于孙翊即将回江东开展一场大战,吕范向孙翊推荐道,“别部司马吕子明壮武有胆气,素有智计,如今江东大战在即,君侯不如将其带在身边委用。”

    这是吕范第三次推荐吕蒙了。

    吕范第一次推荐吕蒙是他刚进入皖城的时候,而吕蒙引起他注意是因为吕蒙向他提过一个建议。

    当初孙翊分兵,吕范率领一支部队负责作为疑兵在曾江吸引李军的主力,当时吕蒙就在吕范的军中。

    吕范当时打算乘四艘楼船而上,前三艘都是满载士兵,第四艘只是虚张声势。

    在临行前,吕蒙向吕范说道,“李术非不知兵之人,如今我军四艘楼船逆水而上,前三艘士兵皆有数千人马之数,唯第四艘仅数百人,楼船吃水不同,李术必会起疑。”

    吕范听后觉得有理,问吕蒙道,“若将七千人马平均布于各艘楼船之上呢?”

    吕蒙答道,“若如此,楼船之间吃水相同,李术不会起疑,但兵力分散,无法做到猛攻之态势。”

    吕范一时有点犯难,问吕蒙有何良策。

    吕蒙答道,“无须将兵力分散,只须在最后一艘楼船上放置石头,增加楼船重量即可。再令数百士卒多设旌旗,这样就足以迷惑李术了。”

    吕范听了觉得可行,果不其然李术被吕蒙的此计迷惑导致他做出误判,认为曾江上的孙军有一万多,就是此次孙翊北进的全部兵马了。

    而这促使他下定决心把皖县中的大部分兵马派去曾江增援。

    从那次吕蒙的表现之后,吕范就对这个小小的别部司马上心了,觉得他有兵谋。

    而且吕蒙作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